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呂思勉文史四講圖書
人氣:60

呂思勉文史四講

《呂思勉文史四講》是1942年至1943年,呂思勉先生為青云中學高中二年級學生講授的"國文"、"本國史"、"中國文化史"、"國學概論"四門講課筆記。(外附呂思勉先生《自述》、《自述學習歷史之經過》) "國文"課呂先生用...
  • 所屬分類:圖書 >社會科學>經典名家作品集  
  • 作者:[呂思勉] 述,[黃永年] 記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101060393
  •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3
  • 印刷時間:2015-03-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呂思勉文史四講》是1942年至1943年,呂思勉先生為青云中學高中二年級學生講授的"國文"、"本國史"、"中國文化史"、"國學概論"四門講課筆記。(外附呂思勉先生《自述》、《自述學習歷史之經過》)

"國文"課呂先生用《古文觀止》作教本,之所以用這部書,是因為它選得壞。呂先生以為:"《古文觀止》這部書是為科舉時代學做八股文的人誦讀的,做八股文要從沒有話可說處硬找話說,因此《古文觀止》所選的有相當一部分是說空話發空論的文章。"

"本國史"從元代講起,一直到近代。文字不多,要言不煩,舉凡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典章制度各個方面無不顧及,在取舍詳略之中,體現出呂先生的史學史識。

"中國文化史"則包括社會等級、經濟情況、生活習慣、政治制度,以至學術宗教等各個方面,而作綜合的歷史的講述。

"國學概論"者,即"中國學術思想史"之謂,這比現時的"中國哲學史"的范圍似乎還要寬廣一些。其中佛學部分,是最不好懂的,而呂先生這篇講義中,用不多的篇幅就把佛教大小乘的基本教義、中國佛教主要派別法相宗、天臺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等在理論上的異同得失,講得非常清楚。

這些筆記由當時的學生黃永年先生記錄。黃先生回憶說:"他當時已是五十八歲的老先生,但課堂里從不設坐椅,老是站著先在黑板上寫一段,然后從容不迫地邊踱方步邊講說。他沒有叫我們買教科書,也沒有專門印發講義,但把呂先生每次寫在黑板上的抄下來就是一部好講義。……呂先生在黑板上寫的是文言文,這種文言文既不象章太炎那么古奧艱深,又不象梁任公那么多水分,而是簡雅潔凈,這對有志文史之學的青年人學習文言文也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歷史學家。大半生在學校度過,教學之余,筆耕不輟。一生寫過兩部通史:《白話本國史》和《呂著中國通史》,五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八部專史:《先秦學術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宋代文學》《中國制度史》《中國民族史》《史學與史籍》和《文字學四種》,以及大量的史學論文、札記、講稿、教材和歷史通俗讀物。

呂思勉推崇顧炎武的"閎雅"、錢大昕的"淵博"、戴震的"論證"和章學誠的"辯達",熟讀"二十四史"等傳統典籍,析解、分類、排比、考證史料,寫下大量札記。呂著史實扎實而,歷史的來龍去脈、前因后罘敘述清楚,見解獨到而精辟。嚴耕望評其治學特色為:"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

目錄

前言

回憶我的老師呂誠之(思勉)先生(代序)

及時講國文——《古文觀止》評講錄

小序

上卷 一九四二年秋

1.左傳 子魚論戰

2.左傳 陰飴甥對秦伯

3.左傳 子革對靈王

4.國語 祭公諫征犬戎

5.公羊傳春王正月

6.檀弓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7.檀弓 杜蕢揚觶

8.國策 樂毅報燕王書

9.國策 魯仲連義不帝秦

10.史記 五帝本紀贊

11.史記 項羽本紀贊

12.史記 秦楚之際月表

13.史記 高祖功臣侯年表

14.史記 伯夷列傳

15.史記 游俠列傳序

16.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17.西漢文 賈誼過秦論上

18.西漢文 史記晁錯論貴粟疏

19.西漢文 路溫舒尚德緩刑書

20.李密 陳情表

21.王羲之 蘭亭集序

22.陶淵明 桃花源記

23.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璺檄

24.韓愈 原道

下卷 一九四三年春

1.韓愈 諱辯

2.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3.柳宗元 駁復讎議

4.柳宗元 箕子碑

5.柳宗元 捕蛇者說

6.柳宗元 鈷姆潭西小丘記

7.柳宗元 小石城山記

8.歐陽修 朋黨論

9.歐陽修 釋秘演詩集序

10.歐陽修 五代史伶官傳序

11.歐陽修 豐樂亭記

12.歐陽修 瀧岡阡表

13.蘇洵 辨奸論

14.蘇洵 心術

15.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

16.蘇軾 范增論

17.蘇軾 超然臺記

18.蘇軾 石鐘山記

19.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

20.蘇軾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劄子

21.蘇軾 方山子傳

22.蘇轍 六國論

23.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24.王安石 讀孟嘗君傳

25.王安石 同學一首別子固

26.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

27.王安石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28.宋濂 閱江樓記

29.方孝孺 深慮論

30.方孝孺 豫讓論

31.王鏊 親政篇

32.王守仁 瘞旅文

33.唐順之 信陵君救趙論

34.歸有光 吳山圖記

35.歸有光 滄浪亭記

36.西漢文 楊惲報孫會宗書

37.李斯 諫逐客書

38.史記 屈原列傳

39.史記 貨殖列傳序

40.史記 太史公自序

41.禮記 檀弓六節

第二講 本國史

元朝

1.蒙古之興及其盛

2.蒙古汗位之爭及大帝國之分裂

3.蒙古在中國之政府(即元朝)之腐敗

4.蒙古人入中國者之腐化

5.元之滅亡

明朝

1.明初事跡

2.土木堡之變

3.倭寇及豐臣秀吉侵朝鮮

4.滿洲興起

5.明清戰爭

6.明朝滅亡

清朝

1.清軍入關

2.平定三藩

3.清前期

4.民族交通

5.鴉片戰爭

6.清后期

7.民國時期

8.此后之大事

第三講 中國文化史

1.研究歷史之目的

2.何謂文化

3.中國文化之起源

4.歷史年代

5.三皇五帝事跡

6.古代之社會組織

7.社會階級

8.古代之生業

9.古代之道路

10.古代之用人

11.先秦諸子學術

12.秦、漢時之新局勢

13.此時之政情

14.漢代學術

15.漢代兵制變遷

16.漢代刑法變遷

17.此時代重要之現象

第四講 國學概論

1.何謂國學

2.中國學術之分期

3.先秦諸子之淵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學

4.先秦諸子之淵源二——王官之學

5.先秦諸子之學

6.秦漢時代學術之新趨勢

7.魏晉玄學

8.佛學

9.宋明理學

10.清代考據學

11.中國近代之思想家

自述

自述學習歷史之經過

在線預覽

上卷

(動物的知識,不能遺傳,每個動物必須從頭學起,因此相互問的能力,必相差有限。人類則不然,前人世代積累之知識,后人可于短期內學得。人類之所以進化,此點最為重要。]

語:有限制的傳遞,不能久留。[因語言無形狀,只能口耳相傳,欲變耳聞為目見,須以無形為有形,即成為文字。故文字,即有形之語言。]

(口能發音,手即能書形,最初文字之作用,即止于此。]

[惟社會上的事情,愈發展,愈復雜。雖原理簡單之事,到后來亦必日趨復雜,語言亦不例外。]

[語音有變遷:(一)發音之異;(二)用辭之異;(三)語法之異。我國(一)最不統一;(二)亦有相異;(三)則主統一,而自古至今,亦有不同,如](古)"未之知也"(沒有這個知道);(今)(這個沒有知道,沒有知道這個)。[以篇法言,亦多不同。評文者以為古文與今語言不同,而古人語言與今相同。實不然也。]

[即白話(語體)文,看似語文一致,甚為簡單,實亦不然,蓋語文必不能一致。此自有原理,即耳聞目見不同,目見不若耳聞之速,而目見可重復再三,耳聞則不能。此白話文必不能與說話相合也。(語調不同)]

理論上說:(一)以古為標準:(1)非古語必不能用;(2)或無古語可用時,方(A)參用口語,(B)或準口語造"辭"。(二)以今文為標準,盡量使用口語。(三)介乎兩者之間。[以上三者,在今社會上同時并行,且實有此必要。高深的文言,不能人人學會,且以表達今日之思想感情,亦有時而窮,如執定文言,將阻文章進化之路,故語體文不能反對。然文化之事,自古至今,大體沿舊——其利弊殊亦難言,總利多害少,如盡去其舊,費力過大,是以舊老亦不能不學。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贊爆!

2016-10-15 10:17: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幫同學買的

2017-11-18 16:44:26
來自gracebj**的評論:

還不錯

2016-03-28 13:17: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如既往的好

2016-04-15 12:24:11
來自裝睡de**的評論:

紙質一般,內容非常好

2016-04-26 16:52: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4-28 12:43:45
來自隨你講**的評論:

為深入學習國學而備

2016-05-23 14:53:11
來自zl8797**的評論:

很不錯

2016-08-24 15:32:12
來自時の馬**的評論:

挺不錯的,很喜歡

2016-11-28 14:54:01
來自快***j(**的評論:

不錯,包裝可以,發貨快,值得推薦

2017-05-01 16:23:50
來自2***4(**的評論:

很好,正版,200-100買的,信賴當當。

2017-05-02 19:18: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很好,是全新正版,我非常滿意,當當自營就是不錯,下次一定再來!

2017-05-30 14:34: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值得購買

2017-06-01 15:44:12
來自f***k(**的評論: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2017-06-19 15:36: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內容不錯,質量可以,價格還行,值得一讀。

2017-07-26 11:55:1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打折 的時候買的,收藏了

2017-10-14 17:11: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書,我挑選的都是經典,照著買沒有問題。

2017-10-20 09:15: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幸看到呂先生的講義

2017-10-20 11:06:26
來自wzmzl00**的評論:

史學大家黃永年整理的呂思勉大師講稿,本身就是經典,這種講稿閱讀起來,能讓人感覺身在課堂聽大師娓娓道來!

2016-07-19 10:17: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主要是以前看過介紹性的文字,很想看看呂思勉是怎么講古文觀止的

2016-06-08 08:07:02
來自寶玉情**的評論:

呂思勉老師的講義,很棒,提出不一樣的理解,像親臨課堂!

2016-12-22 18:41:00
來自xygzwj**的評論:

本書所列四講,實為呂思勉先生所教授的四門課的筆記。《國文》篇選《古文觀止》作為課本。《本國史》從元代說到民國近代,宋代以后研究成果可從這些筆記中一窺。《文化史》從社會層級、政治、經濟、學術思想等各個方面做了概述,可謂全面。《國學概論》篇可看作《思想史》,篇幅不長,但脈絡清晰、講解透徹。

2015-06-27 11:12:3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