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出版20周年,林毅夫為該書新一版撰寫了近3萬字的長篇序言,系統地總結分析中國經濟增長奇跡、存在的問題、解決的路徑和未來發展的前景。
《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增訂版)》共分10章,討論了趕超戰略與傳統經濟體制的形成,經濟績效與發展戰略,比較優勢戰略,經濟改革的歷程與成就,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和難點,經濟改革與持續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以及中國改革的道路與經驗。作者林毅夫、蔡昉、李周在目睹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一系列重要進展以及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發生的諸多大事并參與中國經濟學界的爭論后,進行了修改和增刪,對書中的一些理論和政策問題作了更深入的闡述,從而使本書的理論更臻完善和具有針對性。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及時人。2012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林毅夫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林毅夫于1986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榮膺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并獲得法國奧佛涅大學、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三農"問題、就業與勞動力流動、經濟改革和發展、收入分配和貧困等。著有《窮人的經濟學》和《科學發展觀與增長可持續性》,合著《中國的奇跡》、《中國經濟》、《中國勞動力市場轉型與發育》,主編《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系列等。李周,1952年生于上海。1982年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1986年于該校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1 緒論
1.1 改革以來的增長與下個世紀的展望
1.2 長期增長所面臨的政策障礙
1.3 本書所要回答的幾個問題
2 趕超戰略與傳統經濟體制的形成
2.1 邏輯起點:重工業優先增長目標
2.2 重工業的基本特征與中國經濟現實
2.3 推行趕超戰略的宏觀政策環境
2.4 資源的計劃配置制度
2.5 以國有化和化為特征的微觀經營機制
2.6 三位一體的傳統經濟體制:國際比較
3 經濟績效與發展戰略
3.1 改革以前的經濟增長
3.2 傳統戰略下的畸形結構
3.3 缺乏激勵和效率低下
3.4 步履艱難的趕超:國際透視
4 比較優勢戰略
4.1 對"東亞奇跡"的不同解釋
4.2 可供替代的發展戰略
4.3 比較優勢戰略與資源稟賦結構的提升
4.4 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4.5 比較優勢戰略與金融危機
5 經濟改革的歷程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點
5.2 微觀經營機制的改革
5.3 資源計劃配置制度的改革
5.4 宏觀政策環境的改革
5.5 "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邏輯
6 經濟改革的成就
6.1 經濟激勵和經濟效率的改進
6.2 產業結構扭曲得以矯正
6.3 關鍵在于發揮比較優勢
7 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和難點
7.1 改革和發展的周期性
7.2 尋租活動與腐敗現象
7.3 國有企業改革的難點
7.4 呆賬、壞賬與金融體制弊端
7.5 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加重
7.6 糧食供給潛力問題
8 經濟改革與持續發展的內外部環境
8.1 國有企業改革與經濟體制的整體配套性
8.2 深化改革與防范金融危機
8.3 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9 中國改革的道路與經驗
9.1 改革的起步環節和推進部門
9.2 經濟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
9.3 中國改革道路的普遍意義
10 總結
參考文獻
雖然從1978年底開始改革開放到1993年,中國已經實現了15年年均9.7%的高速增長,在一個底子薄、人口超10億又處于轉型期的國家取得這樣的成績在人類經濟史上前所未有,但是《東亞奇跡: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于是,作為中國的經濟學者,蔡昉、李周和我三人義不容辭地在先前合作的基礎上,以"中國的奇跡"為題撰文著書,分析、探索了中國轉型期經濟高速增長背后的道理,預測了這個增長速度是否有可能持續,探討了如何深化改革才可以將之繼續保持下去?!吨袊钠孥E》于1994年出版,1999年我們又做了些增補出版了增訂版。
在此書出版的當年以及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分析和預測遭到學界和輿論界的很多質疑,認為我們過于樂觀。不僅許多人認為說"中國的奇跡"為時過早,而且,多數學者看到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存在許多體制的扭曲,中國的轉型并未按當時占主流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主張的轉型路徑,也就是"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休克療法,一次性地消除各種扭曲,而是采取了從主流經濟理論來看最糟的漸進、雙軌的方式來進行轉型。因此,主流經
濟學界認為中國即使能一時取得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必然要為這種體制的扭曲付出代價,中國經濟的崩潰必然不可避免。所以,只要中國經濟增長稍微一放緩,"中國崩潰論"就此起彼伏。不過,出乎主流經濟學界預料之外的是,中國經濟在此書出版后20年卻基本沿著我們在書中所預測的增長軌跡前進。
我們的預測之所以是因為這是根據經濟的競爭力和增長的本質以及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的后發優勢所作的分析而得出的。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基本按照這本書所分析的路徑進行,增長的績效也如這本書的預期。
鑒于這本書討論的是如何通過政府發展戰略轉型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經濟取得了人類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們把書名正式定為《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中國現在已經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尚未完成,中國能否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落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的目標,實現中國幾代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強國夢",既是中國執政者和全體人民想弄清楚的問題,也是國外人士的好奇心所在。
現在重版這本書又恰逢其出版20周年,我們以此長序回顧這本書20年前的出書背景、出書當時和其后的各種爭論、中國改革發展的歷程,希望對冀圖了解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本質,以及中國轉型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各界人士能有所幫助,并以此書為例,推動中國的理論創新,貢獻于中國的社會學科尤其是經濟學科的發展。
一直在當當采購書籍,價優物美!
感覺很好,老師推薦的書,買來看看
林毅夫的巨著,需要用心拜讀。
已經在當當網買好幾年的書了,書的質量一直非常好,是正版,以后會一直在當當網買書和其它東西的!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迫不及待就開始閱讀,增長知識,對于即將開始的初中生物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啟蒙書.
寶貝質量不錯 很喜歡了。謝謝掌柜。
名家名作,有內涵有收獲,好書。物流快!
寶貝收到啦,物流快,而且書還沒有破損的地方,包裝也很好,字也很清晰,不錯。真心很不錯!?。?
紙張很好!
投資必讀經典!
發貨快,給力。
性價比很高
很不錯的書
寄來的書封面臟,包裝不好,書角折了!!!
通俗易懂,觀點獨特,包裝好,性價比比較高
書的封面破了一點,比較傷心,但依舊習慣好評
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增訂版)問題和T難點改革和發展的周期性尋租活動與腐敗現象國有企業F改
書挺好的,就是送來之后發現封面弄臟了,好煩惱
比較經典的書啊,作者是現在著名的經濟學家,推薦這本書。
內容好,邏輯性強,曾經在二三天內把該書讀一遍
書的內容并不很新,但是也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解釋方式
不錯的一部介紹中國經濟的好書,對理解中國經濟有幫助
不錯的一本經濟學的書,值得推薦,紙質排版不錯,很喜歡
買了8本書,正版質量好。這一次包裝超好,用紙盒,無損傷。每次這樣包裝就好了。
關于對中國三十年高速發展具有深刻的論述,開創結構經濟學,闡釋比較優勢理論
林毅夫的比較優勢戰略以其邏輯的自洽性和對于中國改革前后的歷史有很強的解釋力,因而對中國的改革之路有著很好的啟發作用。文章在重讀林毅夫的比較優勢戰略的基礎上,運用企業動態能力的理論,對比較優勢戰略提出三點質疑:首先,從理論的邏輯起點上,比較優勢戰略理論忽視了企業自生能力的內生性;其次,在理論論證過程中對于資源稟賦與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之間缺乏必要的邏輯承載鏈條;最后,在理論的政策含義上,對于中國未來產業發展有著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誤導。
林老師用淺顯的語言解釋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