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出版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作品超越推理小說的范圍,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弦。
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癥,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
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發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重遇未知的自己》
困境來臨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活得出來,就算活不出來,也沒有關系,事后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承認、接受自己的不足,進而很快原諒自己,這是成長的關鍵。
而在事后的檢討、反省中,我突然明白了,不是你拜過多少老師,上過多少靈修課,讀了多少本書,念了多少萬遍的咒語,磕了多少頭,做過多少大禮拜,或是靜坐可以雙盤多少個小時,你就能夠脫胎換骨般開悟。終你要面對的,還是自己心里的那些陰暗面和負面的人格特質。
——張德芬
《解憂雜貨店》
《白夜行》后,東野圭吾受歡迎作品
不是推理小說,卻更扣人心弦
榮獲中央公論文藝獎
榮登紀伊國屋、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各大排行榜第1名
東野圭吾這次選擇的,是生活中平凡的片段:在事業和愛情間艱難抉擇的運動員、離家打拼卻屢遭挫折的音樂人、想要掙錢報答親人的女招待……他們真誠又忐忑地寫下信件,想要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新的可能。互不相識的人因一家可以咨詢煩惱的雜貨店而走到一起,雖未謀面,心與心卻真誠相對,這正是東野圭吾想要展現的力量: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
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店,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咨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
《解憂雜貨店》充分展現了東野圭吾的創作才華。通過書信這種已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交談方式,人物依次登場,精巧的結構讓溫情、驚喜與感動悄然滲入讀者心中,回味無窮
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么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東野圭吾
隨書附贈解憂雜貨店主題溫馨書簽
《重遇未知的自己》
繼百萬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后都市身心靈成長進階課:要愛上生命中的不,因為任何困境之中,都潛藏著智慧、經驗和意外的收獲。讀懂未知的自己,溫暖、純凈的原創精美插圖,感動每個都市靈魂。
新增三篇文章,張德芬分享關于成長的生活心得。
摘選十二篇代表性內文精心配樂,一起傾聽"德芬悅讀",關注微信公眾號"張德芬",輸入書中對應編碼,讓德芬念書給你聽。
周國平讀后分享推薦、作序。
《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放學后》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專職寫作;
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地同時獲得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
2008年,《流星之絆》獲第43屆新風獎;
2009年出版的《新參者》獲兩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第1名;
2012年,《解憂雜貨店》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2014年,《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暫譯《祈禱落幕時》)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重遇未知的自己》
張德芬:臺灣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曾任臺灣電視公司記者、主播多年。在美國UCLA取得MBA學位,2002年辭去國際知名公司IBM高薪工作,致力心靈潛修及寫作,迄今其系列作品總銷量已經超過500萬冊,被譽為華語世界具影響力身心靈作家。作品已被泰國、韓國、越南等國翻譯成該國文字熱銷中。
2007年,出版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在臺灣一上市就掀起了閱讀狂潮,該書被譽為華語世界本身心靈成長小說。同年,大陸引進的簡體版,很快位列各大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至今銷量已突破200萬冊。
2008年至2013年,作品《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臺版為:《愛上自己的不》)《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逐一上市。與此同時,張德芬還翻譯了德國心靈導師艾克哈特 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修煉當下的力量》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福 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禮物》,以及《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等身心靈作品,為華語世界的身心靈普及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憂雜貨店》
《重遇未知的自己》
[注]本套裝以商品標題及實物為準,因倉位不同可能會拆單發貨,如有需要購買前可聯系客服確認后再下單,謝謝!
《解憂雜貨店》
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么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罕見的幻想小說。——《每日新聞》
《解憂雜貨店》是人與人真誠面對時產生的小小奇跡,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這個故事。——《解憂雜貨店》舞臺劇導演兼編劇成井豐
我是為了打發時間才買這本書,但讀著讀著竟淚流不止。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奇跡的小說。(50歲男性讀者)
本作讓我再次感到,人無法獨自生存,必須要相互支撐才能活下去。(20歲女性讀者)
這是一本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閱讀的作品。(40歲女性讀者)
有時傷害,有時相助,人們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的人生緊密相連。(20歲女性讀者)
東野圭吾正是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其作品情節緊湊,故事展開快捷,逼人之氣力透紙背。——《讀賣新聞》
憑著超強的情節和超強的人氣,東野圭吾將萬千讀者聚集在圖書周圍。——《朝日新聞》
東野圭吾對情感的刻畫常常跟緊張的推理懸念扣在一起,處理得出人意料,不落俗套。——《新民晚報》
東野圭吾是由不屈的堅持淬煉出的奇跡。以讀者的角度而言,能與東野圭吾這樣的作家共處同一個時代,真是宛如奇跡一般的幸運。——林依俐(知名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