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邁爾斯的《心理學精要》是專為美國大學非心理學專業學生普通心理學公選課而撰寫的,是該細分市場最為暢銷的教科書,本書譯自第5版。
全書共15章,涵蓋了普通心理學方面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神經科學與行為、行為的天性與教養、人的發展、感覺與知覺、意識狀態、學習、記憶、思維語言與智力、動機、情緒壓力與健康、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等。這些內容系統地闡述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論,反映了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作者充分發揮了其在心理學教材撰寫方面無與倫比的才能,將科學的正統嚴謹與人文的形象寬泛巧妙結合,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輕松掌握心理學知識。
本書適合作為我國高校心理學公共選修課教材,也可供心理學其他方向的學生參考,同時也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更多心理學好書盡在:static.dangdang.com/topic_custom/publication/2272_220082.shtml
戴維?邁爾斯教授,戴維?邁爾斯在愛荷華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后來一直在密歇根州的希望學院(Hope College)從事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那里,他是John Dirk Werkman心理學教授,講授過多門心理學課程。希望學院的學生邀請他為畢業典禮發言人,公認他是"杰
第1章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心理學是什么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視角
心理學的分支
為什么學習心理學
如何看待直覺和常識
科學的態度
批判性思維
心理學家怎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心理學的科學方法
描述
相關
實驗
批判性思考:籃球比賽和股市中的連續得利與失利
心理學的常見問題(FAQ)
第2章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網絡
神經元
神經元如何進行信息交換
神經遞質如何影響我們
神經系統
外周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腦
探索工具
低水平的腦結構
大腦皮層
大腦兩半球
批判性思考:左腦和右腦
內分泌系統
第3章行為的天性與教養
基因:我們的生物藍圖
進化心理學:適應較大化
自然選擇
性
行為遺傳學:預測個體差異
雙生子研究
收養研究
氣質研究
遺傳力
基因-環境的交互作用
環境的影響
父母到底應該得到多少贊揚(或批評)
出生前的環境
經驗與大腦發育
同伴影響
文化
性別的天性與教養
性別的天性
性別的教養
第4章人的發展
胎兒期發展和新生兒
孕育
胎兒期的發展
反應能力很強的新生兒
嬰兒期和兒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青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成年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對兩大發展主題的反思
連續性和階段性
穩定性和變化性
第5章感覺與知覺
感覺世界:基本原理
閾限
感覺適應
視覺
刺激輸入:光能
眼睛
視覺信息加工
顏色視覺
聽覺
刺激輸入:聲波
耳朵
其他感覺
觸覺
味覺
批判性思考:精神高于物質:赤腳過火焰
嗅覺
身體位置與運動覺
選擇性注意
知覺組織
形狀知覺
深度知覺
運動知覺
知覺恒常性
知覺解釋
感覺剝奪和視覺恢復
知覺適應
知覺定勢
第6章意識狀態
清醒時的意識狀態
信息加工的水平
白日夢與幻想
睡眠與夢
生物節律
睡眠節律
人為什么要睡覺
睡眠障礙
夢
催眠
事實與謬誤
批判性思考:催眠的年齡回歸:一個真實的故事
催眠是另一種意識狀態嗎
藥物與意識
依賴與成癮
精神性藥物
藥物使用的影響因素
第7章學習
經典性條件反射作用
巴甫洛夫的實驗研究
新巴甫洛夫的理解
巴浦洛夫給后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特寫: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強奸案例
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
斯金納的實驗研究
行為塑造
懲罰
新斯金納的理解
斯金納給后人留下的文化遺產
觀察學習
班杜拉的實驗研究
觀察學習的運用
第8章記憶
記憶現象
記憶喪失和記憶奇跡
信息加工
編碼:信息的輸入
編碼的過程
編碼策略
貯存:保持信息
感覺記憶
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
信息在大腦中的貯存
提取:信息的獲取
提取線索
遺忘
編碼失敗
貯存消退
提取失敗
記憶建構
錯誤信息和想像效應
源頭遺忘癥
兒童目擊證人的回憶
受虐記憶的壓抑還是建構
改善記憶
第9章思維、語言和智力
思維
概念
問題解決
決策與判斷
信念偏差
語言
語言發展
思維和語言
語言影響思維
無語言的思維
動物的思維和語言
動物有思維嗎
動物有語言嗎
智力測驗的起源
阿爾弗雷德·比奈:預測學業成就
劉易斯·推孟:先天智商
智力是什么
智力是一種一般能力還是幾種特殊能力
情緒智力
智力與創造性
智力評估
現代心理能力測驗
測驗編制原理
遺傳和環境對智力的影響
遺傳影響
環境影響
智力測驗分數的群體差異
偏向問題
第10章動機
動機的概念
本能與進化心理學
驅力與誘因
喚醒
動機的層次
饑餓
饑餓生理學
饑餓心理學
性動機
性行為描述
性生理學
性心理學
青少年性欲
性取向
性與人類價值觀
工作動機
人事心理學
特寫:工作中的工業組織心理學
特寫:發現你的長處
組織心理學:成就的激發
第11章情緒、壓力與健康
情緒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和坎農-巴德理論
認知和情緒
情緒的兩個維度
情緒的生理表現
情緒和生理反應
特定情緒的生理反應
批判性思考:測謊
表情
非言語交流
文化與表情
面部表情的功能
情緒體驗
恐懼
憤怒
快樂
特寫:怎樣才能更快樂
壓力與疾病
壓力與壓力源
壓力與心臟疾病
壓力與疾病的易感性
促進健康
壓力應對
批判性思考:替代醫療——是健康的新方法還是老生常談
第12章人格
歷史上的人格觀
精神分析觀
人本主義觀
現代人格研究
特質觀
批判性思考: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占星家或看相大師
社會認知觀
特寫:走向更為積極的心理學
探索自我
第13章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概述
心理障礙的定義
對心理障礙的理解
心理障礙的分類
心理障礙的標定
批判性思考:精神病與責任心
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恐怖癥
強迫障礙
對焦慮障礙的解釋
特寫:戰爭的傷口:創傷后應激障礙
心境障礙
重度抑郁障礙
雙相障礙
對心境障礙的解釋
特寫:自殺
特寫:孤獨感
批判性思考:分離障礙和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的癥狀
精神分裂癥的類型
對精神分裂癥的理解
人格障礙
心理障礙的發生率
第14章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
人本主義療法
行為療法
認知療法
團體與家庭治療
評估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有效嗎
批判性思考:從不正常"回歸"到正常
不同治療的相對有效性
評價替代療法
各種心理治療的共同點
特寫:心理治療的消費者指南
心理治療的文化和價值觀
生物醫學治療
藥物療法
電痙攣療法
精神外科療法
心理障礙的預防
第15章社會心理學
社會思維
把行為歸因于個人或情境
態度與行為
社會影響
從眾與服從
群體影響
社會關系
偏見
攻擊
沖突
吸引
利他主義
調停
附錄:自我檢測題答案
第1章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為了滿足對人類的好奇心,也為了排解自己的苦惱.成千上萬的人希望從"心理學"中找到答案。他們收聽電臺的脫口秀咨詢節目,閱讀報刊雜志中開發人類心靈力量的專欄,參加戒煙的催眠療法研討會,瀏覽各種自助類圖書,探尋夢的意義以及浪漫愛情的秘密和人生幸福的根源。
也有人著迷于所謂的心理學真理,他們想知道:出生后的數小時內,母嬰之間是否能建立親密的心理聯系?是否該相信成年人"恢復的"兒時遭受性虐待的回憶——從,而控訴那些所謂的施虐者呢?從筆跡真能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嗎?心理治療的確有效嗎?
大多數人對心理學的接觸來自大眾書籍、雜志和電視節目,他們心目中的心理學家所做的工作無外乎分析人格、提供咨詢意見以及給出教養子女的建議。
心理學家的確在做這些工作,但他們的工作遠不止這些。思考一下以下心理學問題,或許你也曾不時碰到這些問題:
你是否發現自己對某些事情的反應和父母一樣——或許你發誓再不會以這種方式反應了——所以你想知道個性有多少來自父母的遺傳?你類似父母的程度有幾成?人格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來自父母的基因的影響?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后天家庭和居住環境的影響?
你有沒有和6個月的嬰兒玩過藏貓貓游戲?有沒有想過嬰兒為什么如此樂此不疲?當你暫時躲在門后面時,嬰兒的反應就像你真的消失了——而當你再次出現時,嬰兒會覺得你是從空中突然冒出來的。實際上,嬰兒又是如何感知和思考的呢?你是否曾經從噩夢中驚醒?醒后松了一口氣.想知道為什么自己會做如此荒唐的夢?為什么我們會做夢?我們做夢的頻率有多高?
你是否想過,學業和事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某些人天生就聰穎過人嗎?單憑智力就能解釋為什么某些人變得更富有,更能創造性思考.更善于處好人際關系?
你是否曾經感到沮喪或焦慮,并期待變得"正常"?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情緒感覺良好。抑或一團糟糕呢?
當和不同文化、種族、性別的人們相處時,是否憂心忡忡呢?作為人類犬家庭的一份子.我們的共性和差異有多大?所有這些都是心理學著重研究的領域,因為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解答我們自身的各種問題:我們怎樣思考,如何感受,又如何行動?
心理學的起源
作為一門科學,心理學是怎樣發展的
人始為人,就對自我和外部世界充滿好奇。故而心理學的肇始可以追溯到世界早期產生文字記錄的時代。公元前300年之前,古希臘博物學家和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對學習和記憶、動機和情感以及知覺和人格進行了理論概括。對于他的一些理論猜想,今天人們會一笑置之。比如他認為人之所以在飯后昏昏欲睡,是因為飯菜的香氣和溫熱包圍著產生人格的器官——心臟。但我們仍然贊賞亞里士多德所提的問題擊中要害。
哲學家們對思維的思考一直持續到心理學的誕生。1879年12月的24小時,在德國萊比錫大學一座破舊樓房的第三層的一間小屋里,兩個年輕人正幫助威廉?馮特(WiIhelm wundt)教授設計和制作實驗儀器。馮特教授時值中年,臉形瘦削,表情嚴肅。他們的儀器可測量人們聽到小球撞擊聲到作出按鍵反應的時間間隔。后來,研究者把這個時間間隔和稍復雜任務的反應時間進行了比較。馮特試圖測量"心理元素"——最快速最簡單的心理過程。于是,以馮特及及時批心理學學生為主力,他們開始了公認的及時個心理學實驗。建立了及時個心理學實驗室。
心理學誕生不久,就從更成熟的學科比如哲學和生物學汲取營養。馮特自己既是哲學家又是生理學家。提出演化心理學的查爾斯?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家。學習過程研究的先驅者伊萬?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著名的人格理論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內科醫生。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兒童觀察家讓-皮亞杰是瑞士生物學家。1890年心理學尤為重要的教科書《心理學原理》的作者威廉?詹姆斯是美國哲學家。莫頓?亨特把這些心理學的先驅們稱為"探索心靈奧秘的麥哲倫"(麥哲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譯者注)——這也表明心理學興起于多個國家,多種學科(圖1.1)。
那么心理學是什么?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太過廣泛,從心理治療到神經細胞的活動,所以對此不好下定義。心理學一開始是關于精神生活的科學。馮特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內省法——對個體自我情感狀態和心理過程的自我考察。馮特的研究重點是內部感覺、情感和表象。因而直到20世紀20年代,心理學被認為是"精神生活的科學。"
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者先在勁頭十足、富有批判精神的華生,后在同樣具有批判精神的斯金納的帶動下拋棄了內省法,而把心理學定義為"外顯行為的科學"。畢竟行為科學家認為,科學起源于觀察。感覺、情感或思維無法直接觀察,但你可以觀察并記錄人們對不同情境作出反應時的外顯行為。
在20世紀60年代,由于對大腦加工和儲存信息研究的興起,心理學重新關注于內部的心理過程。為把外顯行為和內隱的思維、感情納入心理學的研究中,心理學成為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
稍解析一下此定義。行為是有機體發出的任何反應.即我們能觀察、記錄的任何活動。叫喊、微笑、眨眼、流汗、說話以及做問卷等等都是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心理過程是我們從行為推斷出的內部主觀體驗——感覺、知覺、夢境、思維、信念和情感等。
對許多心理學家而言,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在本章和整本書中我會一直強調:心理學不僅是一系列的科學發現,更是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科學方法。心理學作為科學分支,試圖以細致的觀察和嚴謹的分析來評價思想,篩選觀點。在描述和解釋事物本質(包括人性)方面,心理學并不排斥各種直覺預感和似是而非的理論假設,而是要對這些直覺和假設一一檢測,甄別真偽乙如果一個理論行得通(即實驗數據支持了其預測結果),則欣然接受;反之,如果預測結果失敗,就得修改或者拋棄該理論了。
本書的目的不僅是向你報告各種心理研究結論,更要告訴你心理學家是怎樣開展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怎樣篩選那些相互矛盾的主張和觀念?心理學家和對心理學發生興趣的普通人,在描述和解釋生活事件時如何正確思考?
當然心理學有其固有內容。在對各種紛繁龐雜思想的科學篩選的基礎上,心理學融合了各種概念和結論.對此我們難以面面俱到。只要了解心理學土那些研究深入的熱點,你的思想必將煥然一新。這些熱點有:人的身體和心理是怎樣聯系的;兒童的心理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怎樣來組織對外部世界的知覺:以往的經驗是怎樣記憶和遺忘的;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形成差異和共性的,等等。
心理學的視角
心理學家所持的理論視角
以后的章節我們會詳細考察心理學簡短的歷史.會發現心理學仍然在一些老問題上爭議不休。
最有影響、持續時間最長的爭議(第3章詳述)當屬生物和經驗對人的相對影響。人類的特質是從經驗發展而來還是生而有之?如今心理學家會通過以下的問題繼續爭論天性與教養(nature—nurture):
?智力、人格以及心理障礙方面的差異更多地受到遺傳還是環境的影響?
?兒童對語法的掌握是先天生成還是后天習得?
?進食和性行為是人體內部生物機制"推動"的還是外部環境刺激"拉動"的?
?抑郁癥是大腦器質性障礙還是思維功能性障礙?
?人類因為有共同的生物基礎而共性更多,還是由于生活的文化不同而差異更大?
?性別差異受生物因素決定還是由社會因素塑造?
?因為共同的演化歷史人類更相似,還是因為文化的塑造更差異?
這種爭論還在繼續。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天性和教養不再那么緊張對立了:先天打下基礎,后天在其上發揮作用。生物學上人類就具有的學習和適應能力。而且每個心理(思維、情感等)事件同時也是生物事件。所以.抑郁癥既是思維疾病也是大腦疾病。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某一心理事件(表1.1).比如從不同的心理學角度思考憤怒。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可以研究"臉紅脖子粗"生理狀態所對應的大腦神經回路。
?從演化的角度可以分析憤怒對人類祖先生存的適應意義。
?從行為遺傳學的角度可以研究遺傳和環境對個體氣質差異的影響。
?從心理動力學角度可以把憤怒的爆發視作無意識敵意的宣泄。
?從行為主義角度可以研究憤怒所伴隨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或者探究何種外部刺激引起了憤怒反應和攻擊行為。
?從認知的角度可以研究大腦怎樣詮釋情境從而引發憤怒.憤怒又如何影響人的思維。
?從社會文化角度可以考察哪種情境會引起最強烈的憤怒情緒,在不同文化下憤怒情緒的表現有何差異。這些視角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各種視角在對同一個生理心理現象解釋時是相互補充的。正如解釋灰熊為什么會冬眠一樣,是因為冬眠增強了灰熊祖先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還是內部的生理機制所引起?抑或冬眠是因為要適應冬天氣候寒冷、難以覓食的環境?這些視角是相互補充的.因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所以需要在頭腦中明了心理學是有局限性的。不要指望心理學能回答像俄國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提出的那些終極問題:"為什么我要活著?為什么我要做事?是否有什么樣的人生目的讓我逃脫死亡,讓生命永恒?"心理學回答不了這些終極問題,但心理學可以幫助你理解為什么人們要這樣或那樣思考、感受和行動。那時你會發現對心理學的學習是多么讓人著迷,多么有用了。
心理學的分支
心理學有哪些分支
想像一下忙碌工作的化學家:身著白大褂,四周各利瓶瓶罐罐和高科技儀器。而忙碌工作的心理學工作者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他也許身著白大褂正把微電極探針插入老鼠的頭部。
?他正在測量嬰兒注視圖片的時間,當嬰兒對圖片熟悉而厭煩時會把臉轉開。
?他作為公司主管正倡議為員工實施"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訓項目。
?他正在電腦前分析數據,考察領養孩童的氣質與養父母相似還是與生父母更相似。
?他作為心理治療師正在仔細聆聽抑郁患者的傾訴。
?他深入到另一種人類文化中搜集其他文化模式下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資料。
?他作為教師或者作者正與他人分享心理學的快樂。心理學分支龐雜,與其他科學相比缺少統一性。但這也有好處:心理學成了各種學科的匯聚點,吸引了許多興趣廣泛的人士加入。心理學雖然有各種不同的實踐活動.從生物實驗到跨文化比較,但心理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描述并解釋行為和行為背后的心理過程。
有部分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構筑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后面的章節中我們會提到許多從事基礎研究的心理學家:
?生理心理學家考察大腦和心理之間的關系:
?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個體從受孕到死亡過程中能力的變化規律:
?認知心理學家進行實驗研究,揭秘人們怎樣感知、思維和解決問題:
?人格心理學家探索人們內在的人格特質:
?社會心理學家考察人們怎樣評價和影響他人。
另一部分心理學家從事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如工業組織心理學家對工作環境下人的行為進行研究并提出實用建議。他們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和方法等),幫助一些機構和公司更有效地選拔和培訓員工、鼓舞士氣、提高效率、設計產品以及制定生產計劃。
盡管大部分心理學教科書的重點內容都是心理學的研究療法和基本理論,但心理學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致力于解決如何使婚姻幸福、怎樣克服焦慮和抑郁,以及如何教養子女等許多實際問題。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vchologists)研究、評估并治療有心理障礙的個體。臨床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后,就可以實施心理測驗并解釋結果.進行心理治療,設計心理康復方案,以及進行一些基礎或應用研究。而精神病學家(psychiatrists)也常進行心理治療,但他們擁有醫師資格并具有處方權,能從生理的角度治療心理疾病。
……
在美國,心理學導論性教科書品種繁多,竟爭激烈。其中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在近半個世紀以來不斷修訂再版,被公認為經典;而邁爾斯的這部《心理學精要》則是近年來最為暢銷的新銳。兩部之作能夠先后被引進中國,且得到高質量的翻譯、出版,這無疑會對中國的心理學教
粗翻了一下,邁爾斯的文字,生動、流暢,感覺比《心理學與生活》還要好。
我是在圖書館看的這本書,很好的書啊,作者通過通俗易懂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苦澀”的心理學。是心理學入門的上等教材!
內容很不錯的一本書,可惜翻譯的著實真的太差勁了。。。。
內容不錯。裝訂太差,沒看幾次前面幾頁彩圖的已經脫落了。
收到貨后打開包裝一看,書皮壞了,心想沒事,結果里面的書頁都掉下來了,這次在當當上買書真的是受傷了,怎么可以這樣啊!
整體還不錯。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送20元的禮券,另外還想買本書。
朋友推薦給我的,雖然很厚,但是很有幫助,可以一看。
在圖書館租了一本很不錯,就想還是買了細細看
源于西方的版式和案例,概念不明顯,但是讀書效果不錯
分了給朋友一起學習,希望能成為懂孩子、懂生活的媽媽!
剛發現的新書,作為題名精要的書 相信應該不會令我失望
老師推薦的書,還沒怎么仔細看!但感覺還是用幫助的,專業需要!
當初看到這本書是在翻“新書上架”里面看到的,首先是看到作者(他寫的社會心理學很不錯);接著看到譯者(黃希庭);最后看到出版社(好像出了不少管理、心理方面的書籍都是不錯的);再大略看了看下面的內容就決定買了。等了6天終于拿到手,大略翻了翻,覺得不錯;再過了幾天要開始準備資料了,再來翻看這本書的內容:從結構和內容來說,國外的著作大略都是這樣的論述語氣,例子也不少,數據也算新;雖說這本書一開始作者就說是要給非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編的,但是作為專業書籍也行。幾乎里面主要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知識點都有,過程就少了“注意”。
心理學的相關書籍瀚如煙海,但還得讀西方人寫的才得啊。這本書屬于總覽概況型的。
書很厚,內容很仔細,是自學的一本好書,特別是對于我這個沒有學過心理學的人來說,很好很值.
心理學中的經典,內容充實有趣,正版,沒什么不足
書很厚,挑戰不小,但很多人看后都推薦了,對我這種心理學基礎都不懂的人來說,期待這本書能把我帶入心理學的世界中。說下物流,本來我選平郵,以為當當會發郵政,誰知竟然還是發了快遞,我工作的地方很偏,最后還被了3元錢快遞費,唉。發貨時間也太遲,同時在兩個網站下單買書,人家北京的都送過來了,當當廣州發貨的,竟然還比別人遲,這個當當是不是應該檢討和改進一下。
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在果殼上的穆課看到的,是自習心理學的輔助用書
內容全面,新穎,可以和心理學與生活相媲美的教科書
很喜歡,正是我要的,以理論和實驗為主的教科書,而不是象有些書以案例拼奏起一本書,很值得買。
淺顯易懂,適合非專業或者入門的心理學愛好者閱讀
很好的一本書,對于像了解心理學的朋友很有用處。
為了自學心理學才買了這本書。是比較厚的,但是內容非常好。
權威的經典教材,基本心理學知識都有,經得起讀。
因為沒有精力看完《心理學》整套書所以選了《心理學精要》。是心理學導論課程的教科書。開始看的時候真的很艱難完全啃不動,但是看完很有成就感,邏輯清晰又深入淺出,只要有毅力看完就能得到很大收獲!
要買心理學書籍,在網上仔細搜了一遍,津巴多和邁爾斯最為出名,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等;邁爾斯《心理學精要》、《社會心理學》;原想四書同時購,但比較是相同之處較多《心理學與生活》和《心理學精要》、《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選不是教科書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