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講話,怎么辦?沒關系!本書準備了各種講話公式,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景的對話,熟練掌握這些講話公式,你就再也不擔心出現說了后悔、說不清楚、沒講重點、有口難言的問題!
本書內容包括:講話不冷場、不尷尬、不糊涂、不生氣、不強制、不死板、不魯莽、不傷人八大講話公式;每一章結尾部分均附有實戰指南,如如何“圓場”“拒絕”“說服”“應變”等,并配以與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口才實例,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讓你通過套用極簡的講話公式,得到多方位的語言訓練。
《講話其實可以套公式》:讓你的表達清晰而有邏輯。
談判、演講、推銷、說服、圓場、拒絕、請示、匯報……8種講話公式,8類實戰指南,48個說話技巧,任你套用,得心應手,無往不利,從此告別說不出口、說不清楚、說不到重點、說了后悔的現象。
學會套公式,5秒鐘讓人對你有好感,半分鐘讓人對你敞開心扉,1分鐘打動人心。
套用以下公式,別輸在不會表達上:
1.巧妙講話 及時救場=不冷場
2.禮貌說話 巧妙拒絕=不尷尬
3.靈活講話 清楚辦事=不糊涂
4.和氣講話 客氣講理=不生氣
5.態度親和 情感說服=不強制
6.談吐幽默 友好交流=不死板
7.慎重說話 巧提建議=不魯莽
8.巧妙批評 照顧面子=不傷人
端木自在,一個勤奮做事,冷眼觀人,自在處世者。喜讀詩、讀詞、讀易、讀佛。平生之志:不求立功,但求立言,奢求立德。雖涉足出版業十余年,卻自慚未窺門徑。繁忙之余,編纂有《三分能力七分責任》《你在為誰工作》《沒有任何借口》等小書若干。
及時章 講話不冷場的公式:及時救場
巧妙講話 及時救場=不冷場
沉著冷靜,恰當處理冷場 / 003
委婉周旋,化干戈為玉帛 / 007
靈活處理,打破會議冷場 / 011
引導談話,化解交談冷場 / 015
運用策略,扭轉談判僵局 / 019
實戰指南:圓場六法 / 023
第二章 講話不尷尬的公式:禮貌拒絕
禮貌說話 巧妙拒絕=不尷尬
用心傾聽,優雅地說“NO” / 029
故意裝糊涂,示意你的態度 / 032
轉移話題,應付別人的責難 / 035
聰明回擊,讓對方無力反擊 / 038
對事不對人,表明拒絕態度 / 042
巧妙斡旋,不行就找機會溜 / 045
實戰指南:說“不”十法 / 048
第三章 講話不糊涂的公式:靈活辦事
靈活講話 清楚辦事=不糊涂
先肯定別人,獲得對方好感 / 055
靈活說話,掌握語言“障眼法” / 059
多給人“點贊”,不揭人短 / 062
激發同情心,難事不難辦 / 066
等人把話說完,你再開口 / 070
事不可盡言,話只能說三分 / 074
別人愿意聽,也要適可而止 / 077
實戰指南:交談七要素 / 081
第四章 講話不生氣的公式:和氣講理
和氣講話 客氣講理=不生氣
心態平和,客氣在先話好說 / 087
態度真誠,錯了就說對不起 / 091
做事沉穩,說話拿捏好分寸 / 094
謙虛謹慎,有理也要讓三分 / 098
尊重他人,讓人感到你的尊重 / 101
一旦發生爭執,盡快平復心情 / 104
實戰指南:講話七忌 / 108
第五章 講話不強制的公式:輕松說服
態度親和 情感說服=不強制
多說“我們”,少說“我” / 113
不妨說點受歡迎的“廢話” / 116
先給對方安全感,讓其動心 / 120
商量說,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 123
剛柔并濟,把話說到點子上 / 126
以情動人,讓對方卸去武裝 / 129
不卑不亢,讓對方心服口服 / 133
實戰指南:說服七法 / 136
第六章 講話不死板的公式:風趣交流
談吐幽默 友好交流=不死板
夸張式幽默,增強人脈和氣場 / 143
曲解式幽默,巧拿借口來解圍 / 146
自嘲式幽默,提升個人的魅力 / 149
批駁式幽默,讓人愉快地接受 / 152
雙關式幽默,彰顯言詞的智慧 / 156
反語式幽默,正話反說的魔力 / 159
善意式幽默,講話更深入人心 / 162
實戰指南:幽默六法 / 165
第七章 講話不魯莽的公式:巧提建議
慎重說話 巧提建議=不魯莽
慎重表達:先把動機隱藏起來 / 171
提意見之前,先說對方的損失 / 174
先揚后抑,不碰要點巧提建議 / 177
巧言進諫,讓人從內心里接納 / 180
利用的力量,更讓人信服 / 183
實戰指南:應變五法 / 186
第八章 講話不傷人的公式:巧妙批評
巧妙批評 照顧面子=不傷人
贊美式批評,更讓人心悅誠服 / 193
暗示式批評,給對方留足顏面 / 197
免責式批評,更容易讓人感動 / 200
激勵式批評,讓他人主動認錯 / 204
場合式批評,更容易被人接受 / 208
實戰指南:批評三忌 / 211
沉著冷靜,恰當處理冷場
冷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向交流中,聽者毫無興趣;另一種是雙向交流中,聽者毫無反應。
冷場的根本原因在于發言者的話沒有吸引力。冷場的出現,是發言者的失敗,因為它不能達到彼此溝通交流的目的。發言者要發言,必須實施控制,避免冷場的發生。
控制的辦法是:
發言簡短單向交流中那種應景式講話,越短越好。如華達商場舉行開業儀式,邀請了市內各方面的人士參加。總經理只說了兩句話:“女士們,先生們:熱忱歡迎各位光臨!現在我宣布:華達商場正式開業!”
雙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絕地包場,要有意識地給對方留下發言的時間和機會。如果當眾講話時遭遇冷場,可通過暫時變換話題的辦法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目的達到后,仍要回到原有話題的軌道。比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精力分散,東張西望、打瞌睡、竊竊私語、在桌上亂畫,可以暫停講授,穿插幾句應景、詼諧的話;或者簡短地講個與教學相關的掌故、趣聞,學生的精力便會一下集中起來。
中止交談是任何發言者都不愿碰到的冷場。但若這種情況出現后,自己也采取了諸如簡短發言、變換話題、加強語氣等控制手段,卻仍然不能扭轉冷場的局面,那就應中止交談。長時間的冷場對交流雙方都是殘忍且浪費時間的。
另外還有一種在說話時時常出現的情況就是攪場,即惡意破壞現場秩序,使發言者不停被打斷,甚至被迫終止。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單向交流中。如上課、做報告、大會發言等場合,聽眾開小會、隨意進出、喧嘩、喝倒彩、吹口哨等。
攪場出現的原因有三種:一是聽者本就對發言者有成見,是反對派。之所以來聽,就是想來鉆空子、找岔子,不管你怎么說,他都要攪。二是發言者思想、學術、業務等水平不高,聽者覺得言之無物,聽下去純粹是浪費時間。三是講話內容聽者不感興趣。
作為發言人,對攪場的出現只能自己去控制。那種依靠與聽者有利害關系的他人出面干預、壓制,或者自己憤而退場之舉,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樣做,產生的負面效果可能會更差。因此,發言者必須正視攪場,主動實施控制。
控制攪場的辦法要區分不同原因。
對一種原因的攪場:堅定信心、置若罔聞。
1860年2月,林肯首次競選美國總統,在紐約庫鑰學會做演講。他到紐約時,當地報紙已發表了許多攻擊他的文章。在他登臺時,還未開口,臺下便掀起一片嘲笑起哄的聲浪。演講開始不久,臺下已十分混亂,一些共和黨人高聲叫嚷要他滾下臺去。但林肯全然不為所動,十分鎮靜地按事先準備的講下去。漸漸地,會場安靜下來,除了林肯的聲音,只有煤氣燈的燃燒聲,聽眾都聽得入迷了。第二天,報紙又紛紛發表了贊揚林肯演講異常成功的文章。
對第二種原因的攪場:謙虛謹慎,自剖自責。
1986年菲律賓大選,競選者科 阿基諾夫人曾被人指責為啥也不懂的家庭主婦。她上臺發表競選演說,不少人以這種眼光看待她。反對派則公開叫嚷說她只配圍著鍋臺轉,要她回去燒飯菜。她一開口便說:“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對政治和經濟都不甚了解,也沒有經驗。”這誠懇、真摯的大實話使聽眾一下靜了下來。接著她又說:“對于政治,我雖然外行,但作為圍著鍋臺轉的家庭主婦,我精通日常經濟!”聽眾旋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對第三種原因的攪場:幽默風趣,生動活潑。
某廠宣傳部部長按廠的宣傳工作計劃,到一分廠宣傳時事政策。分廠一些工人正為下崗問題憂慮。但在這節骨眼兒上又不敢不來聽。
當分廠廠長講了部長要宣講的時事政策內容后,臺下一下炸開了鍋,吵吵嚷嚷,不可開交。
部長扯開喉嚨大喊道:“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臺下頓時靜了下來。部長故意停了一下才說:“我愛人下——崗——了!”臺下先是一愣,隨即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接著部長就從自己愛人如何主動要求下崗講起,將夫妻的對話、兒女反對的言辭惟妙惟肖地描述一番。待聽眾情緒調動起來后,才簡要講了講為什么要下崗、當前下崗的形勢等問題。事后,大家都說部長真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