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關貿總協定》第21條,軍工產業似乎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無絲,其實不然。本書以鮮為人知的材料和獨到的見解,論述了中國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以及國防配套工業"入世"后的機遇、挑戰和軟硬風險,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見的對策。本書即是軍工產業的必備著作,也是一切關心國防建設和中國"入世"后經濟安全的讀者的解渴讀物。
葉衛平,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國防經濟專業學科帶頭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福建省政府經濟顧問,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市政府境外投融資管理中心戰略發展顧問。發表和出版了900多萬字的著作和論
及時章中國航空工業"入世"實力
一、航空工業產業構成
(一)兩大集團由來
(二)民用航空工業
(三)第三產業和非主業民品
二、主業民品生產能力
(一)支線客機生產能力
(二)通用飛機生產能力
(三)地效飛機生產能力
(四)民用直升機生產能力
三、轉包和組裝能力
(一)總體轉包能力
(二)"西飛"轉包能力
(三)"沈飛"轉包能力
(四)"成飛"轉包能力
(五)"上航"組裝能力
四、非主業民品生產能力
(一)汽車、摩托車生產能力
(二)汽車零部件生產能力
(三)機電產品生產能力
(四)輕工產品生產能力
(五)新能源和環保設備生產能力
(六)小型機械生產能力
(七)建材生產能力
第二章航空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一、航空工業"入世"機遇
(一)有利于引進技術
(二)有利于進入國際市場
二、航空工業"入世"挑戰
(一)軍品部門的挑戰
(二)主業民品部門的挑戰
(三)非主業民品部門的挑戰
第三章航空工業"入世"對策
一、目標是消除不安全因素
(一)硬風險因素
(二)軟風險因素
二、從西方航空工業找壓力
(一)非對稱打擊的主要手段
(二)美國F22的壓力
(三)日本F2的壓力
(四)美國隱身B2的壓力
(五)美國超級B3的壓力
(六)美國E2、E3的壓力
(七)美國電子偵察機的壓力
(八)美國魚鷹和科曼奇的壓力
(九)美國空中霸王和C4OA的壓力
三、向俄羅斯航空工業學習
(一)俄羅斯航空人有志氣
(二)向S37學習
(三)向米洛1.42學習
……
第四章航天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五章核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六章船舶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七章兵器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八章鋼鐵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九章有色金屬工業"入世"機遇與挑戰
第十章"入世"與其他國防相關工業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