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并在深入研究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以及高中歷史《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編寫,共分四編。每編下分若干課題,每課題按照基礎知識梳理、重點知識拓展、疑難知識分析的欄目架構進行編寫。
1.基礎知識梳理
在基礎知識的歸納方面,注重線索清晰,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和常考考點。在呈現形式上,注重靈活多樣,既有文字敘述,又有表格、圖示等。并在重要知識點后插入“注意”,對一些重點、難點、易混點進行點式講解。
近300個基本概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講解精細
100余條“注意”,及時提醒容易忽略的問題,深入點撥重點、難點
2.重點知識拓展 本書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并在深入研究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以及高中歷史《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編寫,共分四編。每編下分若干課題,每課題按照基礎知識梳理、重點知識拓展、疑難知識分析的欄目架構進行編寫。
1.基礎知識梳理
在基礎知識的歸納方面,注重線索清晰,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和常考考點。在呈現形式上,注重靈活多樣,既有文字敘述,又有表格、圖示等。并在重要知識點后插入“注意”,對一些重點、難點、易混點進行點式講解。
近300個基本概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講解精細
100余條“注意”,及時提醒容易忽略的問題,深入點撥重點、難點
2.重點知識拓展
依照《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并根據近幾年高考考查情況,確定重點知識,從高考的角度、深度和高度上講解。既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和綜合,更注重對知識的深度講解和拓展延伸。
170余條各類考試尤其是高考中常考的重點知識,講解詳細透徹
110余處重點知識的辨析、列表比較、歸納綜合,助您深入理解教材
160多道典型高考題,解析詳細,幫助您提高解題技巧和能力
3.疑難知識分析
在梳理基礎知識、突出解讀重點知識的基礎上,針對學習中的疑難知識點,進行科學深入的分析和講解,幫您攻克難點,消除疑點,掃除學習道路上的障礙。
70余條難點,分析科學精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80余處疑點,剖析透徹詳細,化抽象為具體,清晰明了
一冊在手,知識全有;一套在手,學考無憂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是在1993年薛金星先生主編的《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引領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33個單品的系列圖書。她的服務宗旨是:全程、科學系統地滿足學生從小學到初高中階段的不同需求。其追求的目標是:“一冊在手,知識全有;一套在手,學考無憂;一旦擁有,愛不釋手。”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的成功,正是基于這種服務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來備受廣大一線師生的厚愛,年年暢銷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從全國范圍內聘請了一大批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家、特教和名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科的不同特點,結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學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細刻、精心著述、反復修訂,從而確保圖書的高質量和學術的性。
特立須獨行,領異應標新。“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匠心獨運,風格別具。她既有系統、清晰的知識梳理和講解,又有科學獨到的規律總結;既有學科思想方法的啟迪,又有實用管用的技巧點撥;既有同步學習的備查資料,又有中高考的方向指導。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知識;她方便快捷,隨查隨用,工具性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目前“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的類似產品不少,但北京金星書業的“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銷量卻在市場上名列前茅。因為她是專家心智的結晶,是學生的良師,是教師的益友!
薛金星,全國知名教育專家、金星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吉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自1993年出版《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一書以來,薛金星矢志不渝,專注于教育教學研究和圖書策劃、出版發行工作。他以“關愛華夏學子,服務民族教育”為己任,又相繼策劃出版了享譽全國的“中學教材全解”“小學教材全解”“大學教材全解”“怎樣解題”“小學教材全練”等系列圖書。2008年,薛金星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教育行業十大風云人物”。 薛金星創建的金星國際教育集團,是致力于小學、中學及大學教育教學、考試研究、圖書策劃、出版發行等業務的大型教育服務機構。金星國際教育集團下轄北京金星書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二十一世紀金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金星書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吉林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是全國教育圖書研發行業具發展潛力的集團公司之一。
及時編政治文明歷程
及時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課題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2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2
一、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的不同及相互關系 3
二、西周的宗法制 3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4
課題2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建立 4
二、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 5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5
認識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5
比較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異同 7
課題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 7
二、從漢至元君主專制的演進 7
三、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8
四、古代的監察與諫議制度 8
一、歸納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9
二、漢、唐、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異同 9
三、比較三公九卿制與三省六部制的異同 9
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10
二、中國古代三大地方政治制度 10
課題4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 10
二、明朝內閣的設立 10
三、軍機處 11
一、比較宰相與內閣 11
二、歸納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11
三、比較內閣與軍機處 11
中國古代加強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 12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課題5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13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運作方式和特點 13
三、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14
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條件 14
二、比較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類型 14
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15
課題6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一、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5
二、羅馬法的內容 16
三、羅馬法的影響 16
一、比較《十二銅表法》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異同 16
二、從羅馬法看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16
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的比較 17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課題7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8
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與發展 18
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9
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 19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因素及意義 20
二、明朝內閣與英國內閣的比較 20課題8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一、1787年憲法 20
二、聯邦政府的建立 21
三、美國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21
比較美國總統制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21
一、邦聯與聯邦的不同 22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與西方三權分立的區別 22
課題9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一、法國共和制確立的曲折歷程及原因 23
二、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23
三、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23
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共和制、法國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 24
一、資產階級代議制 25
二、美國共和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25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課題10鴉片戰爭
一、虎門銷煙 26
二、鴉片戰爭 26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 26
一、比較兩次鴉片戰爭的異同 27
二、從不同史觀看鴉片戰爭 27
一、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8
二、對比說明鴉片戰爭導致中國社會的巨變 28
課題11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 28
一、中國近代農民運動中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 29
二、太平天國運動同以往歷次農民起義相比表現出來的新特點 29
比較《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 30
課題12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一、甲午中日戰爭 31
二、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與八國聯軍侵華 31
比較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進程中的幾次侵華戰爭 32
一、近代列強的侵華手段 33
二、從不同史觀理解中國近代開放的通商口岸 33
課題13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義 34
二、中華民國的成立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 34
三、清帝退位與袁世凱上臺 34
四、理解辛亥革命 35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35
二、運用多種史觀評價辛亥革命的影響 35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比較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6
課題1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一、 36
二、中國共產黨誕生 37
三、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37
一、比較辛亥革命與國民革命 38
二、比較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 38
三、對“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新”的認識 38
一、理解“五四精神” 39
二、正確理解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9
三、國共“黨內合作”的含義、原因及其評價 39
課題15國共的十年對峙
一、南昌起義、八七會議與秋收起義 39
二、土地革命 40
三、紅軍長征 41
一、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 41
二、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兩次嚴重挫折 41
理解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42
課題16抗日戰爭
一、日本侵華 43
二、中國人民的抗戰 43
比較近代史上兩次中日戰爭 44
兩次國共合作比較 45
課題17解放戰爭
一、內戰的爆發 45
二、戰略反攻和三大戰役 46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6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的政策調整及依據 46
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 47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課題18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空想社會主義 48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48
三、巴黎公社 48
認識巴黎公社 49
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首次嘗試 50
課題19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50
一、比較俄國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51
二、比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51
三、理解中俄兩國革命道路的不同 51
一、俄國十月革命的特點及勝利原因 52
二、從多元史觀角度理解十月革命 52
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課題20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一、新中國的誕生 53
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53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53
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54
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所體現的中國特色 54
一、多角度歸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特點 55
二、比較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 55
課題21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一、“”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55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 56
一、“依法治國”的內涵、確立與意義 56
二、新中國的政治制度 57
一、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出現的“左”的錯誤及其經驗教訓 57
二、從“”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并理解民主與法制建設二者之間的關系 58
課題22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58
二、“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港澳回歸 58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59
一、當前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59
二、認識實現祖國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59
一、香港、澳門問題與臺灣問題 60
二、比較“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與民族自治地方的異同點 60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課題23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61
二、外交成就 61
一、運用多角度分析法認識“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62
二、正確理解“求同存異” 62
三、認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6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方針”的比較 63
課題24開創外交新局面
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63
二、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63
三、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64
新中國的四次建交高潮 64
認識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65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課題25兩極世界的形成
一、從盟友到對手 66
二、美蘇“冷戰” 66
三、“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67
一、比較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的異同 67
二、正確認識美蘇“冷戰” 67
一、雅爾塔體系、“冷戰”、兩極格局 68
二、兩極格局的影響 68
課題26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一、走向聯合的歐洲 69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69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70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70
二、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71
一、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理解 7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與西歐、日本關系的演變 71
三、不結盟運動、歐共體和日本對兩極格局的沖擊的比較 72
課題27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東歐劇變 72
二、蘇聯解體 72
三、和平與動蕩并存 72
四、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73
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73
一、對蘇聯解體的認識 74
二、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 74
第二編經濟成長歷程
及時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課題1發達的古代農業
一、早期農業的發展 76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76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77
一、掌握小農經濟 77
二、正確認識小農經濟與自然經濟的關系 77
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78
課題2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一、官營手工業 78
二、民間手工業 79
三、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的表現 79
一、古代中國手工業三種主要經營形態的比較 80
二、從產生條件、途徑及特點等方面把握資本主義萌芽 80
古代中國手工業的發展特征 81
課題3古代商業的發展
一、重農抑商下的古代商業 81
二、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 82
三、官府控制下的對外貿易 82
一、影響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因素 82
二、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 83
三、古代商業的發展趨勢 83
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83
課題4古代的經濟政策
一、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 84
二、“重農抑商”政策 84
三、“海禁”與“閉關鎖國” 85
一、土地兼并問題 85
二、比較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異同 85
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原因、影響 86
第二單元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課題5開辟新航路
一、新航路的開辟 87
二、走向會合的世界 87
一、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88
二、從多種史觀的角度看新航路開辟的意義 88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 88
課題6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一、“海上馬車夫”(荷蘭的殖民擴張) 89
二、英國的殖民擴張 89
三、世界市場的拓展 89
一、英國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有利因素 90
二、辯證地看待殖民擴張 90
早期殖民擴張的比較 91
課題7及時次工業革命
一、及時次工業革命 91
二、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92
工業革命的影響 92
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推動作用 93
課題8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第二次工業革命 93
二、壟斷組織的出現 94
三、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94
一、把握兩次工業革命 95
二、及時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聯系 95
三、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點及給我們的啟示 96
四、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96
一、用多種史觀認識工業革命的影響 97
二、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97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課題9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一、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 98
二、洋務運動 98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99
一、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 100
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的原因及表現 100
一、正確看待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對近代中國經濟的影響 100
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 101
三、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原因 101
課題10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01
二、短暫的春天 101
三、曲折的發展 102
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03
二、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 103
一、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04
二、民族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地位和作用 104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課題11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一、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105
二、探索與失誤 105
三、國民經濟的劫難 106
一、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正確探索及探索中的失誤 106
二、理解“一五”計劃 106
一、1956—1976年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失誤 107
二、“”和化運動的主要不同 108
課題12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一、偉大的歷史轉折 108
二、經濟體制改革 108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109
一、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 109
二、新中國成立后工業經濟體制的三次重大轉變 109
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的原因、內容和影響 110
四、把握經濟體制改革 110
一、比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農業合作化前的農民個體經濟的不同 111
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的原因 111
三、正確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111
課題13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原因 112
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112
三、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113
一、比較鴉片戰爭后的“開放”與當今中國的開放的主要區別 113
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的區別 113
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114
第五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課題14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一、近代中國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115
二、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 115
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趨勢和影響 116
二、近現代以來中國四次大的社會生活變遷 116
西方物質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 116
課題15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一、交通工具的發展 117
二、通訊工具的變遷 117
交通與通訊工具發展的原因及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118
近代中國交通事業發展的特點及影響 118
課題16大眾傳媒的變遷
一、報刊業走向繁榮 119
二、影視事業的發展 119
三、互聯網的興起 119
中國近代報刊業發展的原因、特點及影響 120
互聯網與傳統媒介的關系 120
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課題17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21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機措施 121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教訓(啟示) 122
自由放任主義與凱恩斯主義的區別 122
課題18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 122
一、羅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23
二、運用多種史觀評價羅斯福新政 124
一、羅斯福新政“新”的含義 124
二、羅斯福新政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原因 124
課題19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125
二、福利國家的出現 125
三、第三產業的興起 126
四、“新經濟”的出現 126
一、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26
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幾種經濟思想 126
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模式的演變與認識 127
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課題20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28
二、新經濟政策 128
三、“斯大林模式” 129
一、比較“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129
二、認識斯大林模式 130
一、新經濟政策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130
二、羅斯福新政與新經濟政策的比較 131
三、蘇俄(聯)新經濟政策與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相似之處 131
課題21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
一、赫魯曉夫改革 131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32
三、戈爾巴喬夫改革 132
比較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爾巴喬夫改革 132
一、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經驗與教訓 133
二、對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理解 133
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課題22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一、布雷頓森林會議 134
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 134
三、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134
四、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135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美國在經濟、政治領域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以確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霸權,進而謀取世界霸權的 135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關貿總協定的比較 135
課題23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一、歐洲聯盟 136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 136
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37
一、認識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137
二、比較各區域組織 138
歐洲一體化的特點 138
課題24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一、經濟全球化 139
二、世界貿易組織 139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40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40
一、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之間的關系 141
二、世貿組織與關貿總協定的區別與聯系 141
第三編文化發展歷程
及時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課題1“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43
二、孔子的學說 143
三、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 144
四、道家和法家 144
質量不錯,物流給力,親,我買了這么多,為啥沒有配送的禮品呢??
書不錯哦!和描述的一樣,活動價4折多入手,好好好!
高中必備用書
很好,一口氣買了一整套,不愧是老品牌
老師介紹買的,確實是很好的、有益的輔導書,特別適合復習用。
內容比較詳實,孩子很喜歡,
感覺舊版的更詳細
內容詳細全面,很實用的一本書,大愛。
正版圖書,值得擁有!
2017基礎知識手冊 高中歷史
喜歡歷史,特地買的
發貨速度一般,快遞速度一般,快遞員服務態度還行,包裝只有紙質盒子。價格比較合理。紙質比較好,印刷清晰,封面防水。內容同步課本,講解詳細全面,適合初學者。
不錯不錯不錯
非常糸統編輯的一本書
不錯的教輔書,教學兩用,很好,很好,很好!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不錯的.紙張特別好.有教怎么畫.課外老師教的書里面都有.還挺不錯的價格也很實惠.
十分全面,一如既往的訂了全套,非常有用的解釋和區分記憶。點個贊。
這本書還有封皮,想的確實很周到,工具書易磨損,書的內容也不錯。
非常快,昨晚下單,今天上午就收到書了,讓人驚訝的快!是我購物最神速的一次!贊一個!書也很不錯,紙張裝禎都不錯。
還行吧,就是感覺快遞有點貴,離倉庫很近,都木有給我免郵下
特別好那!!!老師上課領著復習的知識點上面都有
書還不錯,適用于人教版的,可是我不是用的人教版啊。
很有用 對于一個上歷史課不做筆記的理科生來說 沒有什么比這知識點那么全的書更能幫助到學習的了
特別贊!歷史渣拿到這本書開心的要死,真心不錯,紙質也好,不過不是很久之前的小本了
很棒,安利給整個宿舍使用了,適合高二復習使用,老師上課ppt 講的內容上面都有,就不用著急著做筆記了
歷史是一生的必修課 高中歷史總結不失為一種高效掌握歷史的方法
幫同事買的,公務員考試基礎知識系統學習的好書。
終于買到了這樣一本總結知識全面的“寶典”!這本書中,每個課題都分為基礎知識梳理、重點知識拓展、疑難知識分析三部分。基礎知識梳理可以幫我們詳細了解這一課題應掌握的基本內容,重點知識拓展將考試經常考查的知識進一步加以解析,疑難知識分析讓學習過程中不明白的問題迎刃而解。書中穿插的高考題作為例題,可以從中知道高考如何考查這一部分內容,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