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作為中國有開拓精神及影響力的一家兒童讀物出版機構,傾力提供品質出版資源,由其出版的"二十一世紀文學課堂"、"二十一世紀繪本課堂",是一套專門為小學編寫的、指導學生開展兒童文學與繪本課外閱讀活動的特色教材。
目錄小塞爾采藍莓
《小塞爾采藍莓》整體閱讀方案
遇見春天
咬人大王布奇奇
一只有教養的狼
《一只有教養的狼》整體閱讀方案
幸福的大桌子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膽小鬼威利
《膽小鬼威利》整體閱讀方案
弗朗西絲和面包抹果醬
小海貍種扁豆
發明家奇奇兔
吃噩夢的小精靈
月亮狗
誰偷了包子?
兩個神秘的小鞋匠
我的秘密閣樓
《我的秘密閣樓》整體閱讀方案
精彩書摘 "遇見"、"春天"這兩個溫暖而柔軟的詞,讀起來便讓人感到溫馨和喜悅,并且充滿期待。所以,在這個冬天漸漸遠去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讀《遇見春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這本圖畫書最開始是描寫冬天的感覺,黑色、灰色炭筆素描比較多,只有"春天"這兩個字用了與眾不同的粉紅色,這是作者別具用心的設計安排。在小熊們找到春天的時候,畫面逐漸明媚燦爛起來,"春天"化作一片粉紅,不僅染紅了樹枝,我們的心也跟著變得明亮起來。
從讀書反饋中不難發現,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會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他們看完書后大膽提出了疑問:"為什么小熊們如此強烈地盼望春天的到來?""春天要怎么尋找呢?""小熊為什么那么愛春天?"他們也主動與文本中的主人公進行對話。王景源同學很認真地給小熊寫了一封信,說:"你們看到的那個小女孩真的是春天嗎?你們回家的時候,小草長出來了嗎?春天去哪了?我真想讓你們從書中走出來呀,我等著你們的回信哦!"鄭廣楠同學對瑪庫和瑪塔說:"你們很天真也很可愛,但是,我要告訴你們,春天不用找,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會來到。"秦子超同學對春天有自己的看法:"春天無處不在,只要去幫助他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遇見春天》帶給孩子們這么多豐富的感受,也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就像小姑娘給小熊帶來的感覺一樣——春天來了,讓我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在心里滋長——仿佛那一刻空氣中已經飄起了花的香味。
這本書對于春天的描寫十分生動活潑,讓我們也不由得期盼春天的到來。我建議孩子們對本書進行多次閱讀,因為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可在反復閱讀中充分理解和感悟故事。,我又鼓勵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給這個故事續編一個結尾,讓春天在字里行間流淌。
(肖輝)
布奇奇·巴克爾要來我家,這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布奇奇就是那個拽我頭發、撕我書的家伙。她討厭我的寵物蜥蜴——大塊頭。還說我是烏龜,而她是專吃烏龜的布奇奇龍。哦——天哪!她還要來我家住!這可怎么辦?
布奇奇是媽媽好朋友的女兒,她常來"我"家做客。不管是給她看"我"喜歡的寫烏龜的書,還是"我"的寵物蜥蜴,她都不屑一顧,她總會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狠狠地欺負"我"。"我"常常做夢布奇奇搬去了遠方,從世界的一角掉下去了,或者乘著火箭去了太空。布奇奇成了"我"心頭的一個噩夢,布奇奇來"我"家是最糟糕的事情。
被布奇奇一樣不講理的小霸王欺負,是許多孩子苦惱的事情,作品以"我"的口吻控訴她的惡行,發泄不滿、宣泄憤怒,并通過"我"的成功反擊和自救解決了問題,對生活中有同樣境遇的孩子來說,既是心理的支持又是實際的指引,這部作品的現實意義由此凸顯。
雖說這部作品運用了漫畫式夸張的表現手法,但亦有切實的教育理念融人其中。書中媽媽的態度明晰而智慧,她要求孩子"學會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必要時則鼓勵孩子"學會對人說不",同樣為生活中的父母如何理解、支持孩子提供了樣板。
雖然本書討論的是生活中的負面話題,但作品舉重若輕,成功塑造了咬人大王布奇奇的霸道形象,從她進家門時咬著牙的壞笑,到仰天狂笑嚇唬"我",再到捂著"我"的嘴不讓"我"說話,把"我"撲倒在地用腳踩,一個可惡的頑童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在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