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先生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也是他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淺語”是指兒童聽得懂、看得懂的淺顯語言。全書共有三十篇文章(包括序與附錄),以輕松有趣的散文筆調探討有關兒童讀物的閱讀、寫作、觀念等問題,是一本想要了解兒童讀物是什么的讀者不可不讀的好書。
曾經被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指定為研究生的必讀書。
《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先生的理論代表作之一,海峽兩岸公認的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初版于1976年,2000年出版了修訂本,2011年再次修訂出版。從初版到今天,已經跨越了41個年頭,長期以來一直長銷不斷。是廣大教師、家長等非專業人士了解兒童文學的入門圖書。
與一般的兒童文學理論著作不同,林良先生的這本書從作家的角度與立場進行論述,長期的創作實踐為其理論提供了堅實而貼切的立足點與生長點,不故弄玄虛,生動活潑而又到位,因而也更具生命力。
林 良,臺灣兒童文學泰斗。1924 年出生于福建廈門,曾任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長,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著有《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金魚一號 金魚二號》和“林良看圖說話”系列等繪本、兒歌、童詩,《小太陽》《爸爸的16 封信》《回到童年》等散文作品,《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理論作品,翻譯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
總序
新版序:一個更廣大的文學世界
一、為孩子寫書不是“一揮而就”
二、十九世紀是兒童文學的黎明時代
三、兒童文學的語言是“淺語的藝術”
四、兒童文學的定義
五、作者的語言與個性
六、兒童文學里的“純文學”問題
七、兒童文學的“文學性”
八、兒童文學里的說教問題
九、在兒童文學里寫好人
十、在兒童文學里寫動物
十一、搜集足夠的“感受”
十二、兒談童文學里的敘述技巧
十三、文學跟“故事”
十四、尋找一個“故事”
十五、圖畫里的世界
十六、一個純真的世界
十七、童話哪里來
十八、神話跟兒童文學
十九、從“詩”到“兒童詩”
二十、“詩”和年輕的心
二十一、少年小說的任務
二十二、孩子不讀的兒童文學杰作
二十三、兒童散文
二十四、熟悉語言的新穎運用
二十五、精到的閱讀
二十六、評《阿大找快樂》
二十七、評《小偵探愛彌兒》
附錄:綠池的白鵝
對于兒童文學而言,淺語寫作也許是一個更重要的見解,淺語也許是兒童文學的語言特征,淺語是與兒童的認知能力平衡,是對兒童的一種尊重,我們的一些兒童文學作品之所以令人生疑,往往就在語言這一點上,他們的語言過于深奧了,過于用力了,而林良先生在語言使用方面是一個典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 曹文軒
林良先生是華語兒童文學圈里面,為數不多的能夠同時揮動三個翅膀的人——作家、翻譯家、理論家。他的三個翅膀都扇動得非常好,扇動得很漂亮。他寫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是那么親切,可是沒有一絲蹲下來的動作。他站在兒童面前,但是又是和氣地、有趣地、溫和地說著讓兒童聽得懂的故事和話。
他的《淺語的藝術》是我一直放在桌上的書,有的時候看上一眼,心里面會有一種安穩的感覺。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梅子涵
作為一位創作體驗浩瀚深刻、童心文心璀璨靈秀的作家,林良把他在兒童文學寫作、閱讀、思考過程中迸發、閃現的思想靈光、真知灼見,以親切溫暖、娓娓道來的文字,分享、傳遞給讀者,常常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受兒童文學寫作、閱讀的真諦和美好。他關于兒童文學作為一種“淺語的藝術”的條分縷析,無疑已成為臺灣兒童文學界靈感、智慧的文學論述之一。
——浙江師范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院長 方衛平
林良先生不僅是淺語藝術的創導者,也是淺語藝術的身體力行者,他創作了大量語言清新優美、瑯瑯上口、精美絕倫的兒童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充滿生命的活力,傳遞成長的奧秘,適合當代兒童閱讀,是可以代代相傳的中國兒童文學經典。
——動物小說大王 沈石溪
林良先生提倡“淺語藝術”,他的《淺語的藝術》這本書,在臺灣的兒童文學界,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可奉為現代兒童文學理論經典之書;在臺灣兒童文學界,能夠把兒童文學作品寫好的作家,據我觀察所得總體印象的結果,是可以很肯定地說,其使用的語言和文學藝術成就,一定和“淺語藝術”有關;如果不是直接受到林先生“淺語藝術”的影響,也一定是有自覺地使用“口語化”的語言,在從事為兒童寫作,仍然可稱為間接受到林先生的“淺語藝術”的啟發。
——臺灣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家 林煥彰
買了臺灣版,大陸出版了,繼續購買。喜歡喜歡
挺不錯的。
這個商品不錯
呵呵。商品這么快就到了,還不錯哦,下次來你可要優惠哦^_^
有了問題能很好的處理,可以信賴的好店家,以后有機會我們再合作。
臺灣兒童文學先導林良先生寫給孩子們的書,林先生的文字真的很好,一個個故事,能人以深刻的啟迪,使人受益匪淺。
林良的這本書想買很久了,終于有了簡體版
質量還不錯啦,這個價位來說是超值的,就是物流有些慢哦,超值,值得購買
這本書很不錯,值得一看。
理論書,好好讀。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從孔夫子舊書網買的。
非常好 非常好的書
Satisfied
別人推薦才買的,大概翻翻,覺得不錯。
比較好讀,跟其他理論書的語言風格路數不同,臺灣研究者的緣故吧,跟他的書名相似——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