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實際上就是先人們對遺傳現象的一種樸素的描述。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生命在繁衍過程中既保持了物種特征,又使得物種之內的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開始,人們對生命信息遺傳的研究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緊接著遺傳密碼、遺傳的中心法則等被發現,使人們對生命是如何一代一代繁衍的奧秘有了初步的了解。遺傳學領域里一個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成果,將引領讀者了解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關于奇異的生命體內的密碼,以及這些密碼是如何被一一破譯的。
從豌豆到果蠅:經典遺傳學脫穎而出
孟德爾:"這些豌豆是我的孩子們"
摩爾根:一只白眼果蠅帶來的幸運
馬勒:小心,X射線!
—枝新秀:生化遺傳學異軍突起
尿液怎么會變黑?
比德爾:農民的兒子慧眼識菌
細菌:分子遺傳學家的寵物
細菌的身世
盧里亞:中了一個幸運的大獎
萊德伯格:細菌也分雌雄
德爾布呂克:噬菌體學派的教皇
DNA雙螺旋模型:見證分子遺傳學的誕生
DNA是一座金礦
沃森和克里克:因雙螺旋而一舉成名
從細菌到玉米:揭密基因組的調控中樞
莫諾、雅各布:細菌的生存策略——船小好掉頭
麥克林托克:傾聽玉米訴說的奧秘
遺傳密碼的破譯:分子生物學的黃金時代
三聯體密碼的浮現
尼倫伯格:及時個遺傳密碼的破譯
復雜如何源于簡單:發育遺傳學嶄露頭角
劉易斯:果蠅怎么長出了兩對翅膀?
福爾哈德、威紹斯:發現分節基因
分子生物學技術
阿伯:發現了一把特殊的剪刀
穆利斯:發明DNA分子的拷貝術
打開癌癥的黑匣子
勞斯:捕獲致癌兇手
特明:逆轉錄酶的發現
畢曉普:對癌基因的歷史考古
洛倫茨:與鳥獸蟲魚的親密對話
成長的足跡
從發現"銘印"說起
攻擊的秘密
社會生物學:一枚酸澀的果子?
孟德爾:"這些豌豆是我的孩子們"
在人類對自然現象的探索過程中,走向成熟的是天文學、力學等學科,然后有化學、地質學等,遺傳學則是后起之秀。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遺傳現象一直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之后,有的僅是猜測,其中不少還是錯誤的。就連生物學中的巨匠達爾文,也被這些錯誤的說法所迷惑。說起來,遺傳現象實在有點撲朔迷離。
計:我們先從植物說起。"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其實就是對遺傳現象的一種描述,它來自于生活經驗。當然,它談不上是一種科學理論。因為這句諺語只是描述了一種現象,卻未對現象背后的原因有所追究。記住,科學的目的是要揭示現象背后起作用的原兇并以此來解釋現象。在此意義上,遺傳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出場就是相當晚的事情。
早在兩干多年前的古希臘,就有一位植物學家德奧弗拉斯托(Theophrastus,約
公元前373—前285年),提出植物也具有雌雄兩種性別的觀點。他熟識棗椰的幾個品種,而且知道它們要用不結果實的棗椰樹的花粉才能成功地授粉并結果實。于是,他把開花的棗椰稱為雄性,結果實的棗椰稱為雌性。但遺憾的是,當時很少有人理會這一說法,動物常有求偶行為,它們有雌雄兩種性別是明擺著的事實,但植物,它們毫無行為能力,哪來的眭別呢?因此這一真知灼見南于人們的無知而備受冷遇。
直到l7世紀末,植物學家才真正意識到植物性別問題的重要性。18世紀,瑞典植物分類學家林奈(c.Linnaeus,l707—1778)在建立植物分類體系時,就以植物的花作為重要依據。他已認識到,花,被多少詩人當作美麗的象征而大加贊美的東西,其實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不過同樣的器官在動物身上,卻是難登大雅之堂。
值得購買
不錯的書,高中老師推薦的
老婆的專業書,我是看不懂,good
值得一讀的一本好書。
這個商品不錯~
枕邊書籍,喜歡故事內容
這個商品不錯~
遺傳學歷史,值得一看
這本書質量好,內容有趣,吸引人,值得購買
很好
內容挺實用的,值得購買。
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熱愛生命熱愛閱讀
很好
方便快捷,還會再來??爝f小哥很負責。必須贊
是幫老公買的,他覺得紙張略差些,內容還不錯。所以,他想把一套全買下來。
商務出版社出版的書,比較嚴謹,概括了基因研究的歷史。只是印刷的質量稍差。
喜歡,有不少科學史的小故事。希望能看到這個系列的其他有關生物學的書出版。
書中把科學家的故事娓娓道來,既有做科學的靈感、機遇、智慧,又有人生的跌宕起伏,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