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對于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反應的監測,以及臨床結果的預測等臨床和醫療環境的多個領域具有重要的價值。如何在復雜的生物基質中發現有足夠靈敏度和特異性的特定生物標志物,對分析技術提出了巨大挑戰。HaleemJ.Issaq和TimothyD.Veenstra博士編寫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途徑的生物標志物發現》是對生物標志物發現技術的概述,主要介紹了基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組學”技術開展的生物標志物發現研究,對整體實驗設計、樣品制備、分析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的發展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同時結合了生物標志物的驗證過程以及在臨床中的應用實例。
《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途徑的生物標志物發現》可以作為發現和驗證新生物標志物的工具書,為相關科研工作者、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那些有興趣尋找疾病生物標志物的讀者提供指導。也可為生物標志物的應用提供幫助,使讀者系統地了解國內外生物標志物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譯者序
前言
作者名單
第1章 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實驗設計和實施
1.1 引言
1.2 定義
1.3 生物標志物發現的現狀
1.4 實驗設計和實施
1.5 實驗設計過程的差錯
1.6 實驗實施過程的誤差
1.7 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的特異性
1.8 數據統計分析
1.9 建議
1.1 0結論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 基于蛋白質組學和質譜技術的生物標志物的發現
2.1 引言
2.2 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發展原則
2.3 蛋白質組學樣品制備
2.4 蛋白質的質譜鑒定
2.5 翻譯后修飾疾病生物標志物
2.6 蛋白質的質譜定量分析
2.7 生物標志物的確認
2.8 生物標志物的驗證
2.9 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發現的局限性
2.10 結論和展望:整合的生物標志物發現平臺
參考文獻
第3章 蛋白質組學分析組織樣本前處理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可使用的組織樣本類型
3.3 組織樣本裂解/均質化
3.4 萃取
3.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4章 代謝組學中生物體液和組織樣本前處理技術
4.1 引言
4.2 代謝組學中理想的樣本前處理技術
4.3 生物體液樣本前處理方法
4.4 組織樣本代謝組學
4.5 代謝組學中樣本前處理新發展趨勢
4.6 結論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5章 血樣樣本采集:分析前變量和標準操作規程
5.1 引言
5.2 分析前變量的重要性
5.3 標準操作規程
5.4 樣本選擇原則
5.5 人血液樣本及其成分
5.6 其他生物樣本
5.7 血源性病原體,性防護措施和安全性
5.8 受試者保護
5.9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核磁共振的生物標志物發現方法
6.1 引言:為什么使用核磁共振?
6.2 核磁共振硬件進展
6.3 核磁共振分析的樣品前處理
6.4 一維核磁共振方法:氫譜、碳譜和磷譜
……
第7章 在不分餾的情況下使用數據獨立采集的質譜擴展檢測動態范圍
第8章 基于氣相色譜/質譜的代謝組學研究
第9章 基于液相色譜/質譜的代謝組學研究
第10章 基于毛細管電泳/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
第11章 凝膠電泳法在低豐度蛋白標志物篩查中的應用進展
第12章 基于二維差異凝膠電泳途徑的生物標志物發現
第13章 基于親和定向實驗的生物標志物發現
第14章 微波輔助天冬氨酸選擇性蛋白酸水解
第15章 生物標志物發現的樣本消耗、分級分離和富集
第16章 蛋白和代謝物的鑒定
第17章 疾病相關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的定量蛋白質組學發展
第18章 基于質譜和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謝組學
第19章 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數據的多元分析
第20章 用于蛋白質分子診斷和生物標志物發現的自上而下的質譜技術
第21章 蛋白-蛋白交互網絡在潛在生物標志物識別和表征中的作用
第22章 反相蛋白芯片技術:臨床研究領域進展
第23章 自身抗體和生物標志物的發現
第24章 微小核糖核酸及生物標志物的發現
第25章 組織中完整生物分子的質譜成像
第26章 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的確認方法
第27章 用于生物標志物發現的代謝物質譜數據處理
第28章 分析方法和生物標志物的驗證
索引
這本書很贊,推薦
而且其中有的貨一個月了不發貨,客服也是敷衍了事,當當真心不咋地,最后一次購買,再也不來了。
紙張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