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鳳編著的《中國近代報業的起點(澳門新聞出版史1557-1840)》研究的是次鴉片戰爭前的澳門新聞出版事業,研究的年限為1557年葡人正式入居澳門至1840年,時間跨度近300年,包括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和羅明堅的宗教出版活動、基督教新教傳教士馬禮遜的宗教和新聞出版活動,以及林則徐和馬禮遜的譯報活動等。本書在廓清歷史疑團、填補中國新聞目前澳門部分的一段歷史空白的同時,從不同角度總結了鴉片戰爭前澳門新聞出版事業在澳門史、中國新聞史、出版技術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目前的意義,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
林玉鳳,生于澳門,曾任記者,1997年起在澳門大學任教,現任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兼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澳門大學文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及新聞學博士,曾為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以及中國王寬城基金會青年學者。長期從事傳播史、傳媒與社會變遷以及澳門問題研究。已出版多部詩集、文集及學術專著。
及時章導論
及時節澳門新聞傳播史的意義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視角和框架
第二章十六世紀天主教在華傳播策略:印刷出版
及時節十六世紀天主教來華的背景
第二節耶穌會在華傳教策略:以澳門為基地,以出版為渠道
第三節天主之名:中式雕版刻印的早期宣教文獻
第四節西方活字印刷術首度傳入中國
第五節早期天主教在澳出版物的意義
第三章從傳教到采訪:基督教傳入與澳門近代出版事業
及時節基督教來華的背景及其與澳門的關系
第二節馬禮遜早期出版活動考:中式雕版印刷的宗教書刊
第三節東印度公司印刷所時期:中國境內及時所西式印刷所
第四節澳門馬家英式印刷所時期:中國近代報刊的孕育
第五節馬禮遜出版工作的意義及影響
第四章本土政爭與澳門葡文報刊的開端
及時節《蜜蜂華報》的歷史疑點及《消息日報》是否存在
第二節澳門早期政制發展及《蜜蜂華報》的出版背景
第三節《蜜蜂華報》的特點
第四節澳門葡文報刊業的開端及其后續發展
第五章馬禮遜與中國首份中文報刊和雙語報刊
及時節澳門的及時份中文報刊:《雜聞篇》的發現經過及其特征
第二節《雜聞篇》的內容特點
第三節《雜聞篇》的多個"及時"
第四節《依涇雜說》、《雜文篇》與《傳教者與中國雜報》考
第五節中國最早的中英文合刊報刊──《傳教者與中國雜報》
第六節《傳教者與中國雜報》的意義
第六章鴉片戰爭前澳門的譯報活動
及時節馬禮遜譯報與《中文原本翻譯》的出版
第二節外國人社區的形成與英文報刊的出版
第三節林則徐譯報與"澳門新聞紙"的輯錄
第四節"澳門新聞紙"的內容特點
第五節馬禮遜和林則徐譯報活動比較及國人早期的報刊功能觀
第七章結論
及時節澳門新聞出版史上的疑團
第二節近代澳門新聞出版史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