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的主題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上級部門的指令與下級部門間的協調行為之間的相關關系問題。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問題:國務院的《決定》出臺與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管各個職能部門間的協調行為存在著相關關系嗎?如果存在著相關關系,那么通過何種機理產生這種相關關系的?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第三節 研究意義
第四節 分析框架與分析工具
第五節 研究邏輯與方法
第六節 本書結構
第二章 現實現象的理論問題與相關研究綜述
及時節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間協調分析
第二節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演變背景
第三節 制度、政策及行為: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研究綜述
第四節 協調行為的管理學與組織行為學的相關理論綜述
第五節 尋找新的協調行為分析框架
第六節 目標、意愿及規范: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構建長期威懾博弈模型
及時節 協調行為的博弈論、系統論及模型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 尋找新的協調行為理論模型
第三節 橫向部門協調——單次博弈的推導
第四節 縱向博弈分析——長期威懾博弈模型
第五節 長期威懾博弈模型相關討論
第六節 指令影響協調行為的作用機理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案例實證和阜陽地區實地調研的模型解釋
及時節 奶粉事件案例中部門間協調行為分析
第二節 阜陽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及部門協調現狀分析
第三節 阜陽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調時間序列比較分析
第四節 實證分析之后模型的修正和解析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及時節 主要結論
第二節 理論創新與適用范圍
第三節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后續研究的討論
第五節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調的討論
附錄
阜陽地區實地調研計劃安排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間協調行為研究訪談提綱
阜陽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間協調行為研究調查問卷
轉型期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五大矛盾分析
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架構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二章 現實現象的理論問題與相關研究綜述
及時節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間協調分析
一、現實問題的理論困惑
指令與協調在組織中都是常見的行為,具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然而對于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的研究卻很少,現象背后并沒有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因此也制約了對于這一問題的改善。下面我們先簡要地看一下指令的定義和類型。
指令通常的意義上指的是命令,我國在《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也把命令和指令列在一起,沒有加以區分。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命令(令)是指國家政權中特定機關的有強制性、領導性、指揮性的下行公文,主要適用于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任免、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等。命令(令)具有性和強制性,它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行政法規或規章,實施重大行政措施。在辭海中,命令是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有所指示的公文"。兩種定義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自上而下的,都具有指導性,區別在于是否具有強制性。
因此指令的定義可以分為兩種:廣義上采用辭海中的定義,是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有所指示的公文,并不一定具有強制性,可以僅僅是指導性的;狹義的指令則可以采用政府的規定,是指上級對下級的必須強制執行的指示和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