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西湖80多個景點,是西湖全景的介紹;西湖文化的深度詮釋;西湖山水的展現。本書既是業內人士的參考書,又是旅游愛好者的行走指南。
錢鈞,供職于杭州名都旅行社。虛度光陰四十載,從事旅游二十年。工作定位"旅游經營者",事業坐標"業余文化人"。忙時勤于奔波,閑時善于思考。用足人生精華歲月,走遍華夏大好河山。采擷民間風土人情,出版書稿二十余本。落筆成書"五大題材",歸納成冊"三大系列"。平
杭州概況(代歡迎詞)
西湖湖心景區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湖濱和北山路沿線景區
新湖濱
斷橋
寶石山和保俶塔
黃龍洞圓緣民俗園
北山路歷史文化街區
蘇小小墓
武松墓
岳王廟
孤山和北線景區
孤山
西泠印社
平湖秋月
浙江省博物館
玉泉
靈峰探梅
云松書舍
飛來峰石窟造像
靈隱寺
天竺三寺
北高峰和韜光寺
南線景區
柳浪聞鶯
錢王祠
萬松書院
中國絲綢博物館
玉皇山
……
楊公堤湖西景區
西湖西南和錢江景區
吳山景區
前往機場(代歡送詞)
后記
西湖湖心景區
小瀛洲
各位游客:古人把海中的三座仙山稱為瀛洲、蓬萊、方丈。無獨有偶,西湖也有3座小島,它們的名字叫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下面我們將去覽的小瀛洲,它是湖中三島中較大的島,因島南湖面上有3座石塔,每當中秋之夜,皓月當空,人們在塔內點上蠟燭,燭光與月光交相輝映,呈現出"天上月一輪,水中影成三"的美妙景觀,故又名"三潭印月"。
小瀛洲概況→創建歷史
游客們,小瀛洲面積為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占60%,南北由九曲橋相連接,東西則以土堤來連貫。從空中俯瞰,恰似一個綠色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景色。
小瀛洲是怎樣形成的呢?據說這里早先是人工堆疊而成的水上陸地,吳越時代在此建有水心保寧寺。明朝萬歷三十五年(1607),當時的錢塘縣令聶心湯想在西湖建造一個放生池,就以水心保寧寺的遺址為基礎,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這個湖中之島,又在島外修了條形堤埂,形成了初步格局。清朝雍正五年(1727),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大興土木,建亭臺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為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西湖十八景"之一的"魚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國期間,小瀛洲長期不加整治,一片蕭條,淪為一個荒島。
解放后,政府前后七次撥款對小瀛洲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使其空間變化、組景層次、建設布局、花木配置和綜合品位都得到了提升,不僅重現了昔日風采,而且日臻完善,成為西湖中的一個"大盆景"。好,下面就讓我們好好欣賞這湖中美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