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方,掌握的主動權;做事宜圓,贏得廣闊的生存空間。方是做人應具備的品質;圓是做事應掌握的一定技巧,方圓結合是和諧人際關系必須的條件。
方圓之道在于知進退、明得失,懂剛柔。天圓地方,方圓的結合,把為人處世的道理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包容世間萬象的氣度和方法。
人生的大智慧就在于方圓之問,方是做人的脊梁,圓是做事的錦囊。方與圓的結合,包含著做人的智慧精髓,包容了處世的技巧精華。
及時章 寬容為本——與人爭不如自己靜
1.用寬容換取寬心
2.用誠心贏取信任
3.用仁心包容他人
4.言出必行,行則必果
5.守信是長久的事
6.信譽是好的證明
7.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跟別人慪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9.寬容并不代表軟弱
……
第二章 修身養(yǎng)性——先讓自己修煉民佛
第三章 調整心態(tài)——人前貴不如內心安
第四章 學會說話——為人處事的必修課
第五章 方圓得當——做人要方做事要圓
第六章 大智若愚——為人處世的真功夫
第七章 懂得進退——學會找出路留退路
第八章 藏而不露——做人要懂攻防策略
第九章 搞好關系——多種花勝過亂栽刺
作為一個年輕人,立足于社會,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誠實的品質,只有誠實才能贏得他人對你的尊重和信任,才能為以后的成功埋下伏筆。
我國歷史上著名詞人晏殊在還沒有成年時就參加樂殿試,在考試時,他看了試題后說:"我10天前已經做過這個題目,而且文章草稿還保存著,請皇上換別的題目吧。"宋真宗對晏殊這種誠實的表現非常欣賞。
有一年,宋真宗特許臣子們挑選旅游勝地舉行宴會。不管大小官員都積極地報名參加,晏殊由于生活拮據,沒有錢出去游玩,便留在家中與兄弟讀書論理。
宋真宗為太子挑選輔佐的官員時,宋真宗從眾人中挑選了晏殊擔此大任。當朝宰相不明白皇帝的真正用意,真宗解釋說:"我聽說各級官員,無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達旦,歌舞不絕,唯有晏殊閉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謙厚,正可擔當輔佐太子的重任。"晏殊聽說后,坦白地告訴了宋真宗說:"我并不是不喜歡游樂吃喝,只是因為我當時沒錢,如果有錢,這些旅游宴會我也會參加的。"宋真宗聽完晏殊的解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加重視他。宋仁宗時,晏殊被提升為當朝宰相。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從前,有一個老國王,他沒有子嗣,眼看王位無人可繼,他便昭告天下:"我要親自挑選一名誠實的孩子做我的義子,繼承我的王位。"
很多孩子都想當國王的兒子,于是都來到王宮面見國王。老國王拿出許多花的種子,分發(fā)給每個孩子,然后對他們說:"誰能用種子培養(yǎng)出最美麗的花朵,我就收養(yǎng)誰做我的義子。"
孩子們回到家以后,在大人的幫助下,播種、澆水、施肥、松土,照顧得十分細心。有一個叫雄日的男孩子,每天都自己用心培育自己的花。可是眼看時間過去半個月了,也沒見種子發(fā)芽,他覺得很納悶,于是就問母親。母親說:"你把花盆的土換一下看看可以嗎?"雄日重新換了土壤,但仍然不見種子發(fā)芽。
向國王獻花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其他孩子都捧著盛開的鮮花,等待國王的獎賞。只有雄日捧著沒有開花的花盆默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