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際法學家菲利普·桑斯教授以其獨特的行家視角審視著統治國際社會的世界領袖。在這本《無法無天的世界(當代國際法的產生與破滅)》中,他深刻揭露了美國和英國政府如何正在危險地破壞他們曾經一手締造的國際法律秩序;告訴讀者為什么國際法至關重要,而且其重要性在今天更顯卓著。他大聲疾呼:國際法必須得以維護;否則,國際上的正義將不復存在!
菲利普·桑斯(PHILIPPE SANDS):英國著名國際法學家和實務家。2002年起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國際法教授,此前曾執教劍橋大學和紐約大學法學院。出版了國際法著作多部。參加了1992年《氣候變化公約》和1998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談判;同時,作為倫敦Matrix Chambers大律師事務所的御用大律師(QC),直接參與了皮諾切特案、關塔那摩和貝爾馬什囚犯案等多起著名國際案件與英國國內案件的工作。目前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孩子一起生活在倫敦。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致謝 縮略語 及時章 國際法近史 第二章 皮諾切特在倫敦 第三章 一個新的國際法院 第四章 全球變暖:丟在風中的預防保障 第五章 好貿易,壞貿易,便宜蝦 第六章 一個對投資者更安全的世界 第七章 關塔那摩:法律的黑洞 第八章 伊拉克戰爭 第九章 恐怖分子與施酷刑者 第十章 硬漢與律師 第十一章 裝飾門面的功夫 第十二章 這份"該死的法律意見" 附錄 1. 大西洋憲章(1941) 2. 聯合國憲章(1945,節選) 3. 世界人權宣言(1948,節選) 4. 日內瓦第三公約《關于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1949,節選)和及時附加議定書(1977,節選) 5. 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1984,節選) 6. 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1998,節選) 7.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節選) 8. 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1994,節選) 9.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節選)及京都議定書(1997,節選) 10. 關于不經安理會進一步決議對伊拉克實施軍事行動合法性的意見總法律顧問,2003年3月7日 11. 上議院對議會質詢的書面答復2003年3月17日 譯后記
及時章 國際法近史
雖然國際法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只是在最近幾年才成為現代政治生活中的日常話題。外交豁免、種族屠殺及其他國際犯罪、貿易戰、全球變暖、關塔那摩灣的網犯、伊拉克戰爭、阿布格萊布的虐囚事件等已經把國際法帶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在英國表現得尤其突出,因為英國現在是一個中等大國,它依靠對國際法的尊重。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幾個星期,英國首相布萊爾宣誓他將遵循以下國際法準則:英國軍隊只會在國際法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伊拉克戰爭;同時只有在尊重全球規則的情況下才會實行占領。布萊爾沒有別的選擇,英國囚犯在關塔那摩灣的不公正待遇、種種違反《日內瓦公約》的行為以及英國政府對此漠不關心的態度,使他面臨著公眾的極度不滿。
布萊爾對公眾所作出的保障是對社會上日漸上升的擔心情緒的及時回應:公眾擔心英國會再次陷入第二次蘇伊士運河事件,擔心英國在沒有得到國際支持和沒有合法性的情況下使用武力。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時,英國前首相安東尼·艾登(Anthony Eden)不但沒有尋求他的總法律顧問的正式意見,而且也不顧外交部高級法律顧問吉拉德·菲茨莫里斯(Gerald Fitzmaurice)先生的反對意見。艾登轉而選擇依賴亞瑟·戈德哈特(Arthur Goodhart)教授的支持觀點。他是牛津大學前法理學教授和大學學院院長,他的意見不久前在給《泰晤士報》的一封信中公開發表。布萊爾起碼曾多次向他的總法律顧問、皇家法律顧問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勛爵咨詢意見,盡管并不清楚他是否每次都能得到相同的建議。
2003年3月,英國政府采取了一項史無前例的措施,公布了總法律顧問最近的法律意見,該意見認為采取軍事行動不必要獲得安理會的明確授權。采取這樣的非常措施是為了滿足以下幾個政治需要:一是要解除公眾和媒體的擔憂,二是要鼓動猶豫不定的工黨國會議員投票支持戰爭,三是要說服國防長官同意派遣部隊,采取軍事行動,可謂"一石三鳥"。在前兩個方面這份意見也許奏效了,但在民意法庭它卻沒有起到意想中的效果。在報紙上,公眾的信件如雪片般飛來,而一些公眾人物也出面質疑伊拉克戰爭的合法性。總法律顧問的意見受到媒體和國會史無前例的關注。沉穩保守而且備受尊重的亞歷山大(Alexander)勛爵,曾任英格蘭與威爾士大律師公會主席,認為總法律顧問的觀點是"荒唐可笑"的,也不應該公開發表。伊拉克戰爭的合法性問題將在日后較長一段時間里影響著首相和總法律顧問的名聲。英國政治評論員彼得·軒尼斯(Peter Hennessy)則認為這個問題是"布萊爾的首相生涯中的重大失誤",且會"降低人們對布萊爾政府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