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文亦舞:舞在當下》是現在進行時的分享,是對起舞在每一個當下的召喚。慕羽常年活躍于體制內外。除了日常教學研究工作之外,2008年初,慕羽開始在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舉辦普及講座;2012年,講座改版為"青年舞蹈家系列對話錄"。每次"對話錄",她希望深入淺出地為觀眾們引介中國新銳的青年舞蹈家,推薦他們的作品,尤其是即將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的作品。
她10年來寫作的百余篇舞評涉及中外不同舞種的舞蹈創作,既有傳統的回眸,更有當代的表達。近年,慕羽還跨出學術界,嘗試向公共媒體延伸,并開始寫作自己的舞評專欄。
本集精選慕羽歐美游學生活歸來后,在各類媒體上發表的書寫"國際性"身體語言的文字,涉及芭蕾、現代舞等,主要分析在京上演的國內外舞人的部分作品,以"全球在地化"的視野深入淺出地介紹當今中國的舞蹈藝術生態發展。
除了業內人士以外,慕羽還希望能與注重精神生活品位、關心當代表演藝術脈動的文藝新青年對話交流。
是對舞蹈的深入觀察,也是對舞臺的深情感悟。
是對身體語言的揣摩,也是對靈魂密碼的破譯。
是書寫,是對話,是現在進行時的分享,是對起舞在每一個當下的召喚。
慕羽,舞評人、音樂劇學者,舞蹈學博士,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CID國際舞蹈委員會會員。2008年至今受聘為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講座專家。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杜克大學美國舞蹈節NEA藝術評論家學院、英國倫敦舞蹈與戲劇學院訪問學者。2010年至2011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首個"藝術類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全額資助,公派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舞蹈與戲劇系留學。
已百余篇,已經出版有關舞蹈和音樂劇方面的專著《百老匯音樂劇》《西方音樂劇史》《音樂劇藝術與產業》《音樂劇與舞蹈》《中國當代舞蹈創作與研究》(第十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愛上紐約 世界舞臺――紐約表演藝術之旅》等多部。
自序 分享快樂 引言 為誰寫作:體驗全媒體時代的美國舞評 紐約歸來:從"東西二分"到"全球在地化" 1 舞劇·回眸看當下 引言 品味古典芭蕾依然是一種社交 圣誕、新年為什么要看舞劇《胡桃夾子》? 古典芭蕾的世界"基因"與當代活力 《小美人魚》:人魚合一,取消對立 看小白們、小青們和許仙們如何"愛過" 致愛情:當代舞劇的"跨界"與"混搭" 《夜宴》:一場精神救贖 欣賞"精神分析"的舞劇《尼金斯基》,你準備好了嗎? 《春之祭》的百年祭禮:身體語言的致敬和反思 2 舞蹈·舞蹈劇場·空間 引言 解讀美國流行文化符號:多面的邁克爾·杰克遜 82歲世界級舞蹈大師帶團免費公演 親身感悟3D皮娜·鮑什 《JJ的噪音》見證庫爾伯格芭蕾舞團新面向 丹麥舞蹈劇場《舞我至極》:突破舞蹈的方式和意圖 劇場空間的對比與對話 "阿維尼翁的味道" 《上升之路》:尊重生命守護尊嚴 我眼中的沈偉:在紐約街頭自由起舞 墻上行走的舞蹈 所有表演需要站著抬頭看 3 華人·舞蹈劇場一身份意識 引言 中國的舞蹈劇場:"生活舞蹈工作室"先聲奪人 本真隨性的現代舞家桑巴 用身體丈量當代藝術的精神l 歲月的"沉淀"與當下的"偶然" 在芭蕾舞團創作現代舞:思想再開放,行為也是有顧忌的! 顏荷:"水語" 從劇場空間的真假孕婦說起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隱匿身份突出身體 全球化背景下的華人舞者 短暫卻絢爛的生命篇章 中國現代舞新解:"中國現在舞"和"在中國做現代舞" 引言 現代舞是自發的 一位具有悲憫情懷的現代舞人——王玫 現代舞"觀演關系"需來一次"重置" 來自金星的你和你們 現代舞,"稍息"還是"立正"? 把握中國現代舞的機遇 后記 從"肢體舞蹈"到"非肢體舞蹈"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