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保持生活的新鮮感,每天發現新鮮事物并同愛人分享,你是否愿意?與伙伴朝夕相處并洞悉其內心,我們是否能夠多愛他們一點點?看到雪花飄落在人行道上,感受它灑落臉龐的輕柔,我們是否可以放開以往寒冷冬日的記憶,僅僅體會那份清涼?我們能否發現絢麗的顏色并簡單地欣賞?當然可以,我們能夠學著簡單而完整地感知世界,避免紛雜的思緒消褪我們的新鮮感。我們也可以培養并增強攝影技能,通過照片講述新鮮而真實的感受。
《攝影中的美:攝影與眼睛、思想和心靈的表達》,全書基本上是一臺600D拍出來的。這本書介紹了一個新鮮的拍攝方法,幫助你實現全新的表達,甚至建立不同的生活理念:直面世界,簡單生活。這就是這位美國大媽的冥想攝影法,簡單來說就是走心的攝影。用攝影去發現生活之美、內心之美、細節之美。
朱莉 杜博斯自2005年以來一直教授冥想攝影法,并曾與米格桑(Miksang)學習與實踐培訓課程。2009年,她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建立了米格桑冥想攝影學院,學院的學生遍及北美和歐洲。每年夏天,茱莉都會通過學院舉辦國際冥想攝影培訓班。
茱莉發表了眾多關于直接感知實踐的文章,詳細信息請訪問www.miksang.com/miksanglife。
序言 006
1 誕生,無條件表達的土壤 014
2 學會放手,單純地看 022
3 熱情、快樂而自然:開放的感知 030
4 真實感知、真實表達 040
5 培養簡單的思想 048
6 主要元素:平靜與意圖 056
7 發展新的視覺模式 064
8 閃電之光 070
9 完整的停頓 078
10 信賴我們的體驗 086
11 全身心投入感知 094
12 以圖像結尾 102
13 放松而平靜 108
14 親密視覺:身體與思想相融合 122
15 感知之門:克服厭倦 128
16 開始接觸 136
17 探索感知的世界 146
18 悲傷的快樂 154
19 直接感知的熱度 166
20 視覺感知:容納生活的美好 174
21 簡單的本質 194
22 真實認知圖片 208
23 當直接視覺成為本能 218
24 享受充實完整的生活 226
關于作者 242
鳴謝 243
其他資源 244
照片說明 245
1 誕生,無條件表達的土壤
有一種表達叫作“無條件表達”
它并非來自自身或他人
它突然顯現
就像草叢中的蘑菇
或者閃電與雷雨
—— 邱陽 創巴,《書法藝術》
編寫本書的過程中, 我發現寫作與拍攝驚人的相像。寫作需要從一張白紙開始。這是我們的畫布, 我們需要選擇落筆的位置, 才能描繪心中的蒙娜麗莎。從腦海中充斥著無數聰明想法的時候開始, 還是排空思緒從空白入手, 以便僅僅表達我們的體驗, 或者智慧? 這是一條分界線, 決定藝術創造源于直接體驗,還是經驗概念的分界線。
表達的欲望和沖動確實存在。腦電波可以激發我們的思緒, 然后詞句自然涌現。我們使用自己獨特的腔調, 并且堅信表述的正確性, 如同地底深處的轟隆聲,或者穿透云層的陽光。這是我們的經驗。
如果選擇開放、包容、求知且專注的思想, 拋開評判和解讀的欲望,表達的沖動將占據我們的身體, 甚至可能與之產生共鳴。開放是催生無條件表達的土壤。
寫歌同樣如此。一首歌曲“誕生”之際腦中會出現明顯的征兆。那感覺如此強烈,甚至無法抑制。我無暇旁顧,必須完成曲譜,必須看到它完整“誕生”才能安心。
因此, 我必須為靈感提供充分的空間。我需要坐下來, 可能要彈奏幾個和弦來調整狀態。然后, 在莫名確定如何邁出首步、如何展開后,我開始創作。初次的創作和寫下的曲譜可能并非歌曲真正的前奏, 而是間奏。我必須努力完成整個曲譜, 同時避免對創作過程的干預, 讓樂曲自然流淌。這個過程稱為“ 校正” , 目的是確保所有當前表述與期望的內容相一致。
無論譜寫歌曲、編寫書籍、講述故事或者拍攝照片, 你都需要跟隨當前和接下來的思想與心靈、感受和意圖的指向, 類似于表達內容、當前時刻,以及心靈與思想之間的三方會談。
開放的思想就是一張白紙, 可以為直接視覺感知提供廣闊的舞臺。白紙意味著容納、無盡的可能, 以及交流的意愿; 開放的思想將誕生直接的感知, 帶來真正的無條件體驗與表達。我們需要將思想融入感官, 然后在瞬間綻放, 就在此時此刻。所有其他時刻已經消逝, 或者尚未發生,此刻即全部。
我們的身體、呼吸,以及意識中的大地和路面,甚至手臂與腿腳和衣服的紋理,都可以感覺到這個時刻。我們能夠感受,感受完整的生命。
同理可證。如果我們做好了準備, 并且時間和空間條件適合, 我們可以賦予儀器表達的能力, 讓創作的流程自然流轉。波折可能無法避免, 但成果開始顯現。我們僅僅需要跟隨, 不必思考正在發生什么, 而是觀看和全身心的投入。照片是定時、構圖、空間和光線組合的結果,沒有人為的干預、中斷、移動、修改或指手畫腳。思緒和評論將阻礙創作的順暢流轉。
據我所知, 自然創作是更生動、更深入的表達方式, 無出其右。如果拍攝伊始就制定了拍攝目標, 例如“ 我今天要拍神奇的自然” 或“ 我想拍到紅艷的花朵” , 我們可能會專注于尋找而忽視其他。篩選將限制我們的體驗。
排空所有想法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能夠讓無條件表達變得更順暢。要讓拍攝成為無條件的視覺表達, 我們首先需要無條件感知。那么, 問題來了,如何實現?
重要的是發現“ 阿基米德支點” 。我們專注于此時此刻, 這是整個體驗的支點。我們的心思開放且專注。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現在,抓住并表達擾動思想的對象。開放即是基礎。
以此為起點, 我們開始探索眼前的世界, 體驗美, 發現光、色、紋理與線條。
我們不知道看到了什么, 我們毫無頭緒。沒有關系, 我們無須了解。此刻我們與新朋友在一起, 我們可以慢慢地相互熟悉。我們只需關注此刻的體驗, 再無更多期待。這是一個神奇的時刻, 因為它突然出現; 這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因為它沒有人為的刻意。
以一種溫和的方式講述了如何利用相機來表達我們的生活經歷,用相片講述如來來體驗視覺世界。——《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