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二版對靠前版內容進行了修訂,從工程治理的角度詳細闡述了邊坡與滑坡產生的 機理、病害類型與處治方法。內容包括:概述、邊(滑)坡勘察、作用于邊坡支護結構上的 荷載、土質邊(滑)坡穩定性分析方法、巖質邊坡穩定分析方法、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及其在 土坡與巖坡中的應用、邊(滑)坡穩定性分析與評估、邊坡工程設計、滑坡防治工程設計、 排水工程、邊(滑)坡工程防護與綠化設計、邊(滑)坡工程施工與質量評定、邊(滑)坡 工程的監測與預報,以及建筑與道路邊(滑)坡工程實例、水利水電工程邊坡工程與滑坡實 例等。
本書適用于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人員,亦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第1章 概述
第2章 邊(滑)坡勘察
第3章 作用于邊坡支護結構上的荷載
第4章 土質邊(滑)坡穩定性分析方法
第5章 巖質邊坡穩定分析方法
第6章 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及其在土坡與巖坡中的應用
第7章 邊(滑)坡穩定性分析與評估
第8章 邊坡工程設計
第9章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
第10章 排水工程
第11章 邊(滑)坡工程防護與綠化設計
第12章 邊(滑)坡工程施工與質量評定
第13章 邊(滑)坡工程的監測與預報
第14章 建筑與道路邊(滑)坡工程實例
第15章 水利工程邊坡工程和滑坡實例
靠前章 概述
1.1 邊(滑)坡危害及其防治
1.1.1 邊坡與滑坡的含義及其區別
目前人們對邊坡與滑坡的含義往往理解不一,靠前不同領域的工程專業人員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例如鐵道、地質等部門經常把坡體的巖土沿坡內一定的帶(或面)整體向前移動的現象稱為滑坡,而不管坡體是天然坡體,還是人工開挖形成的坡體,也不管滑帶(或面)是自然形成的,還是由于開挖或填筑而在坡體中新形成的。邊坡則是泛指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坡體,因而滑坡只是邊坡變形破壞的一種形式。這種定義比較適用于滑坡的災害分析,但不太適用于滑坡防治工程,因為它沒有把潛在的滑坡包含在內,而這正是滑坡防治人員重點研究的對象。水電等建設部門通常把坡體稱為邊坡(有些部門與地區稱為斜坡、而把邊坡(或斜坡)的滑動現象稱為滑坡。這種定義改進了上述缺點,因為他們研究的重點是邊坡穩定性,邊坡可以處在潛在滑動狀態,也可以處在滑動狀態。同樣,這種定義也沒有涉及邊坡與滑面是如何形成的,而這些與邊(滑)坡工程防治休戚相關,因而這一定義也不適用于工程防治。建筑部門、采礦部門等則從工程防治觀點出發,對邊坡防治工程與滑坡防治工程進行了區分,由于邊坡與滑坡成因、滑面形成、失穩機理、穩定分析方法及其防治措施等不同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防治工程,簡言之可稱為邊坡工程與滑坡工程。不過按這種分法,邊坡與滑坡雖有明顯的區別而同時卻又缺少嚴格的區別標準。一般來說,邊坡是指由于工程行為而人工開挖或填筑的斜坡,坡體中滑面是新形成的,開挖與填筑前沒有變形與滑動跡象。而滑坡多數指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坡體變形或滑動的自然斜坡,坡體中的滑面是自然存在的,坡體正處于蠕動變形或滑動階段,坡體有變形或滑動跡象。少數滑坡指工程開挖形成的斜坡,坡體中存在自然形成的滑面(如古老滑坡),開挖前坡體可以處在蠕動或滑動狀態,也可以處在靜止狀態。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分法實際上把邊坡與滑坡視作兩種治理工程,因而從工程治理上講是合適的,但這種滑坡含義已與滑坡的真實含義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