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與財產權有著怎樣的關系?
本書采用跨學科和關聯性的方法,同時運用財產權理論對英國與自然棲息地保護和物種保護的自然保育法關鍵性主題作了深入的思考,通過考察法律和經濟手段在促進自然保育(包括海洋環境)方面的效果,以及反映財產權利的環境監管和資源分配之間的關系,特別強調了經濟和法律政策工具的整合應該是棲息地和物種保護法律有效施行的關鍵,為我國的環境和生態保護區建設提供有益借鑒和參照。
克里斯托弗o羅杰斯 ( Christopher P.Rudgers),多年來擔任紐卡斯爾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歐洲非政府組織理事會理事,英國農業法協會理事等,是《環境法評論》主編,《環境與鄉村法》總編。他是一位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專家,曾多年擔任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國際專家評審員,歐洲科學基金會成本研究計劃英國指定的代表。出版著作多部,集中于財產法、農業法(已三版)和住宅法領域,主要研究重點在于自然保育法和財產權理論。
姜雙林,浙江江山人,浙江農林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浙江農林大學環境法治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法省級重點學科團隊負責人,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C類項目入選者。兼任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環境法學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委員、浙江省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秘書長等職。
及時章法律語境中的自然保育
及時節緒論
第二節物種保護和棲息地保護——雙管齊下的方法
第三節自然保育立法:源起、范圍和政策
一、法定干預的源起
二、物種和棲息地的立法
第四節現代“保育”法的適用范圍
一、生物多樣性保育
二、界定受保護的“自然”環境
三、法律和經濟手段
第五節法律在自然保育中的作用——關鍵性的主題
一、解決自然保育中的沖突利益
二、資源分配
三、財產權利的作用
第六節財產權的范式和《自然保育法》
第七節結論——界定“保育”法
第二章自然保育的治理
及時節引言——治理與伙伴關系原則
第二節法定保育機構
第三節聯合自然保育委員會
第四節政府機構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國家公園機構
四、保育監事會
五、其他公共機構
第五節非政府保育機構
一、國家信托基金
二、野生動物信托基金
第六節公共機構的一般職責
一、促進生物多樣性
二、一般保育職責
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職責
第七節一種新方法——本地的伙伴關系?
第三章自然棲息地:確定與保護
及時節保護區政策
第二節具有特殊科學價值的場所
一、通知SSSI
二、可能損害保育利益的業務
三、公共機構與法定承擔者的責任
四、1981年《野生動植物和鄉村法》案項下的潛在責任
五、實現積極管理的權力
六、保育機構的支付
七、進入的權力
八、強制購買
第三節自然儲備區
一、部級自然保護區
二、當地自然儲備區
第四節石灰石路面令
第五節國家公園
第六節著名自然風景區
第四章自然棲息地:管理
及時節介紹
第二節管理協議
一、具有特殊科學價值的場所
二、建設補助金的拒絕
三、歐洲場所
四、自然儲備區
五、一般權力——自然英格蘭
六、一般權力——地方當局
第三節管理協議項下的支付
一、“凈利潤損失”——1983年指南
二、2001年財務指引的改革
第四節保育管理的經濟手段
一、共同農業政策
二、交叉遵守和環境管理
三、交叉遵守、財產權利及“污染者付費”原則
第五節農業環境計劃
一、環境敏感地區
二、鄉村管護
三、環境管護計劃
四、威爾士和蘇格蘭的AES
五、合同模式——影響與成效
第六節開發控制
一、開發規劃
二、SSSIs中的開發控制
第七節環境責任
一、嚴格責任
二、生物多樣性損害的過錯賠償責任
三、“環境的”損害
四、行政責任模式
五、結論
第五章保護野生動物、野鳥和植物
及時節保護動物、野鳥和植物的立法
第二節英格蘭和威爾士物種保護法的結構
第三節野生鳥類的保護
一、受保護的野鳥
二、獵鳥和害鳥
三、免責條款
四、以非法手段殺害野鳥
五、禁止野鳥或蛋的銷售
六、飼養野鳥
第四節野生動物保護
一、1981年《野生動植物和鄉村法》第1部分
二、具體物種的保護性立法
第五節野生植物保護
一、普通法律
二、1981年野生動植物與鄉村法的保護
三、樹木保護令
四、樹籬的法律保護
第六章歐洲環境法的影響
及時節野生鳥類指令
一、棲息地保護
二、物種保護
第二節棲息地指令
一、棲息地保護
二、物種保護
第三節棲息地的保護——實施歐洲標準
一、關于潛在的損害性經營的限制
二、經營性建議的“適當”評價
三、特別自然保育令
四、關于農業資本贈款的限制
五、權力制定細則
六、強制購買權
第四節棲息地保護與開發的控制
一、環境評價
二、環境評價標準
三、補償措施
四、經許可的開發權
第五節物種保護——實施歐洲標準
一、受保護的動物
二、受保護的植物
三、監督與監測
四、保育機構的許可功能
第六節協調式的保育管理
第七章海洋資源保育
及時節引言
第二節海洋區域——法律分類
第三節海洋戰略框架指令
第四節英國海洋保護區政策
第五節保護區——擴展到海洋場所
一、具有特殊科學價值的場所
二、國家自然保留區
三、歐洲海洋場所
第六節海洋自然保留區
第七節海洋保育區
一、劃定海洋保育區
二、網絡方法與重點
三、識別候選的MCZs ——磋商程序
四、生態網絡導則
第八節海洋保育區:管理和保護
一、海洋規劃和許可
二、給公共機構施加的職責
三、決策方面的職責
四、違反職責
五、保護MCZs的細則和命令
六、損害MCZ容貌的刑事法律責任
七、監測
第九節自然保育海洋保護區(蘇格蘭)
第八章財產、環境與法律的局限
及時節財產權利與自然保育
第二節保護區政策——影響和成效
第三節保育法律與政策的新導向?
第四節新工具——保育協議和地役權
第五節財產權利與法律的局限?
第六節產權、環境與監管的局限
本書以英國法律為重點,對英國自然保育法作了深入思考。關于"自然保育法"的范圍和程度并不存在普遍接受的定義,一開始就注意到這點很重要。實際上,及時章里的許多討論致力于該學科性質和界限的思考。本著作將自身限定于與自然棲息地保護和物種保護有關的法律的思考。既無意于與自然資源法更為廣泛的其他方面的銜接,也不涉及自然資源保護與自然保育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本書考慮了國際保育法和歐洲野生動植物指令,但主要作為這些國際法的法定要求在英國國內法實施時的背景。權力下放意味著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權力已下放的行政機構已開始為野生生物資源保育制定了與眾不同的方法,及相關立法也已變得更為碎片化。我在專注于英國法律的同時,已努力說明了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在有關方法上的差異,盡管對于下放權力在環境治理中所產生的復雜性有時已使得這項工作(說明各自的差異)變得更為困難。
本書中所用方法有兩項價值值得解釋:一是采用跨學科和關聯性的方法,二是運用財產權理論作為審視自然保育法關鍵主題的媒介。孤立地從事自然保育"法"研究無助于讀者完整地鑒賞該法律在實踐中是如何運作的。因此,在適當的情況下,本書運用跨學科的學識來審視那些影響土地管理和自然環境退化的經濟和政策因素,并考慮這些因素與棲息地和瀕危物種保護的法律機制之間的互動。只要相關,我已努力提供英國法前后關聯的審視。野生動物保護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那些影響著土地管理實踐和海洋環境的經濟和政策因素。如果缺乏經濟手段的評價,如共同農業政策項下的農業補貼--制約著財產管理的選擇,就難以理解有關土地管理的自愿性和監管式控制措施的運作。經濟和法律政策工具的整合應該是棲息地保護法律有效的關鍵方面。
其次,本書審視了財產權理論及其與促進自然保育的法律和經濟手段的相互聯系。環境法運用了非常廣泛的法律和經濟手段以促進自然棲息地的保護以及動物和植物的瀕危物種的保育。這些措施包括命令和控制監管要素、管理合同、開發控制和廣泛的"軟"的法律文件。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它們全都影響著財產權,影響著這些資源的利用到財產權的獲得。本書對運用財產權的資源分配模式的自然保育法予以重新審視,旨在考察法律和經濟手段在促進自然保育方面的效果,考察反映財產權利的環境監管和資源分配之間的關系。關于自然保育的大多數糾紛實際上是獲得經濟或其他資源的糾紛;例如,誰應承擔保育措施的成本,是由有關的公共機構還是由個人的土地所有者抑或是商業企業來承擔?這些最終都成了許多訴訟中存在爭執的問題,在判例法中會找到其路徑,在后邊章節討論中。這些問題都是通過財產權利而得以調停,自然保育法所運用的這些法律工具的首要功能涉及財產權利的變化和調整,以及允許獲得這些資源的后續變化。
我得感謝許多同事在本著作準備工作所給予的協助。感謝瑪麗亞o李和邁克爾o卡德威爾對及時章以及本書所設置的財產權分析主題和背景材料的閱讀和所提供的評論意見。安妮o米歇爾o斯萊特友善地閱讀和評論了第七章,我很感謝她,尤其是對一節關于蘇格蘭海洋保護區劃定所提供的幫助。瑪格麗特對第七章,特別是對公共池塘資源管理問題和更廣背景下的英格蘭海洋保育區(MCZ)項目所作的評論,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見解。也得感謝我在紐卡斯爾大學的同事向奧利o佩德森,他閱讀了許多章節,并提供有益的建議。我也感謝安辛克萊作為研究助理所作出的貢獻,尤其與野生動植物許可證和物種保護問題有關的內容(第五章)。杰瑪海敦將許多讓我思緒迷惘的富有想像力的想法轉換成許多圖表,艾米利亞米茨凱維奇協助編寫了案例目錄。環境責任機制的財產權分析首次提交于麥吉爾大學法學院的研討會,我很感謝簡格倫教授和她在麥吉爾大學的同事廣開言路式的評論和反饋,這有助于我在這個艱難話題上完善思想。,本書畫出了在2007年和2010年之間進行實地調查的地點,該項目獲得亞洲人權委員會第AH/E51 031 011號贈款項目(CONTES TED共同發展項目)的資助。來自亞洲人權委員會和其他方面的財政支持,特別是它的景觀和環境方案小組,是該項目的一部分,也一并予以致謝。
自然保育法是快速發展的學科。本書包括許多最近事態發展的討論,包括英國國家規劃政策框架,以及2009年的海洋和沿海準入法。第七章對2009年法令及其候選海洋保護區的識別作了詳細的考察。在寫作的時候,鑒于2013年根據2009年法令劃定及時個MCZs,在英格蘭的MCZ項目的最終建議等候公眾的諮詢。第七章應從這個視角來審讀。,當文本提交出版社時,法律委員會發表了關于野生動植物保護法改革的重要諮詢文件。下面的章節中討論委員會關于野生動植物法改革的工作程序,但在其隨后的諮詢文件所載的詳細建議書也已在本書提交出版社時發表。如果實施,法律委員會的建議將主要影響物種保護法(本書第五章和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