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節能減排、生態安全為重點,介紹了生態養豬的概念、品種選擇、類型、營養需要與飼料配合、飼養管理、豬場廢棄物的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生態養豬的疫病預防,生態安全豬肉的生產和蚊、蠅、鼠、獸、鳥害的防控等。本書內容技術先進,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可供養豬企業技術人員、養豬專業戶參考。
及時章生態養豬的原理
及時節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
第二節豬的生物學特性
第三節發展生態養豬的有利條件
第四節發展生態養豬的配套措施
第二章生態養豬的品種選擇
及時節豬的經濟類型
第二節品種的概念
第三節我國地方優良品種
一、我國地方豬種對世界養豬育種業的貢獻
二、我國地方優良豬種的優點
三、我國地方品種的分類
四、我國各類型地方品種代表舉例
五、中國種豬再出國
第四節國外引入品種
一、巴克夏豬
二、大約克夏豬
三、蘇聯大白豬
四、克米洛夫豬
五、長白豬
六、杜洛克豬
七、漢普夏豬
八、波中豬
九、皮特蘭豬
十、斯格豬
十一、拉康伯豬
十二、朝鮮白豬
第五節我國育成的肉脂型品種
一、哈爾濱白豬
二、北京黑豬
三、上海白豬
四、新淮豬
五、新金豬
六、里岔黑豬
七、垛山豬
八、山西黑豬
九、漢中白豬
十、沂蒙黑豬
十一、嶗山豬
十二、魯萊黑豬
十三、泛農花豬
十四、贛州白豬
十五、福州黑豬
十六、蘆白豬
十七、東北花豬
十八、伊犁白豬
十九、五蓮黑豬
二十、煙臺黑豬
第六節我國育成的瘦肉型品種(系)
一、沂蒙白杜豬
二、蘇太豬
三、三江白豬
四、新山西黑豬
五、湖北白豬
六、魯煙白豬
七、浙江中白豬
八、豫農白豬Ⅰ系
九、南昌白豬
十、軍牧一號豬
十一、大河烏豬
十二、申農Ⅰ號豬
十三、新淮豬瘦肉系
十四、臺灣黑豬
十五、北京黑豬新瘦肉系
十六、新榮昌豬Ⅰ系
十七、四川白豬Ⅰ系
第七節配套系
一、配套系的優點
二、配套系審定條件
三、我國培育的配套系舉例
第八節野豬
一、家豬與野豬的區別
二、充分利用野豬發展養豬生產
三、生產特色野豬肉供應市場
第九節世界豬種的變化
第三章生態養豬的類型
及時節有圈養豬
一、有圈養豬的優缺點
二、有圈養豬的生態類型
三、有圈養豬對豬舍的要求
第二節無圈養豬
一、無圈養豬的優缺點
二、無圈養豬原理
三、無圈養豬的生態類型
第三節生態養豬對環境的基本要求
一、定義
二、豬舍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
三、豬舍通風
四、豬舍光照
五、豬舍空氣衛生要求
六、豬舍噪聲
七、群養豬組群要求
八、豬場飲用水衛生
九、豬場糞便和污水處理利用要求
十、豬場的環境監測
第四節福利養豬
一、福利養豬的概念
二、福利養豬原理
三、福利養豬的意義
四、福利養豬的內容
五、發展福利養豬的配套措施
第四章生態養豬營養需要與飼料配合
及時節豬的消化特點
一、豬的消化系統
二、豬對幾種營養物質的消化
第二節飼料的營養成分及其營養作用
一、豬飼料的營養成分
二、飼料營養在豬體內的功用
第三節豬飼料原料的性質
一、生態養豬對飼料的要求
二、飼料的性質
第四節飼料的加工調制
一、青飼料的加工調制
二、粗飼料的加工調制
三、能量飼料的加工調制
四、飼料顆粒化
第五節雞糞再生飼料喂豬技術
一、雞糞中的營養成分
二、雞糞的加工
三、雞糞喂豬方法
第六節飼料的合理配合
一、飼糧配合的原則
二、飼料配合的幾種方法
三、因地制宜選用科技飼料
四、配制飼料注意事項
第五章生態養豬的飼養管理
及時節豬場規模和豬群結構
一、豬場規模
二、豬群結構
三、豬群存欄頭數與結構
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五、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
第二節豬的一般飼養管理
第三節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第六章豬場廢棄物的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
及時節豬場污水的處理技術
第二節豬糞尿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第七章生態養豬的疾病預防
及時節獸醫防疫工作規程
第二節主要傳染病免疫程序
第三節寄生蟲控制程序
第四節豬病防控的基本經驗
第八章生態安全豬肉的生產
及時節豬肉的營養價值
第二節豬肉品質的測定
第三節肉品屠宰后的變化及冷卻保鮮肉的生產
一、肉品屠宰后的變化
二、肉品屠宰加工分類
三、冷卻肉生產
第四節無公害豬肉的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
第五節發展生態安全豬肉的措施
第九章蚊蠅鼠獸鳥害的防控
一、消滅蚊子
二、消滅蒼蠅
三、消滅老鼠
四、嚴防犬、貓、野獸類、野鳥類的危害
附錄1豬飼料標準
附錄2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08)
附錄3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
附錄4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
參考文獻
我國的養豬業,在改革開放以來,得到迅速發展,已成為世界及時養豬大國。豬肉的增產,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對穩定物價,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養豬業的發展,還帶動了飼料加工業,屠宰、冷藏與食品加工業,生物醫藥工業,皮革加工業以及物流業等事業的發展,大大拉長了產業鏈,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因此,養豬業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重要產業。
但是,部分養豬場忽視生態安全,造成了污染,同時,也提高了養豬成本。規模化豬場對環境污染問題,其實質是由于養豬業脫離農業的生態生物鏈而造成的。使養豬業變成單一的"飼料轉化為豬肉"的工廠。不顧環境衛生,片面追求飼料轉化率、瘦肉率和較大利潤。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產生短期的和局部的利益,不可能可持續發展。
必須改變上述技術路線,把養豬業和農業結合起來,走生態養豬的道路。把養豬生產作為生態農業中的一個環節加以組織與運作,將糞污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圍繞高產、品質、高效、低碳、生態、安全幾方面有序發展。努力發展生態養豬、節約養豬、清潔養豬和低碳養豬。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本書將按照生態學觀點,闡述現代生態養豬的有關先進技術。力爭做到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為生態高效養豬提供技術指導。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承蒙養豬界的科技精英們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中國農機學會機械化養豬協會朱尚雄名譽理事長,廣東省農機研究所李煥烈、張榮波研究員,佛山科技學院農牧分院李錦鈺教授,山東省養豬學科學術帶頭人原山東省農業廳俞寬鐘副廳長,山東農業大學許家琪、曾勇慶教授,山東畜牧獸醫總站曲萬文研究員,山東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張玉笙、仝金山、武英、肖傳錄研究員,山西農業大學周忠孝、郭傳甲、陳榜偉、李步高教授等都給予至關重要的幫助,特此致謝!李曉宇同學在資料整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特此致謝!
由于水平有限,時間短促,書中內容難免出現紕漏與不妥之處,敬請讀者閱后提出寶貴意見。
作者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