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評估與優化研究圖書
人氣:59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評估與優化研究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自2004年實施,國家財政的補 貼力度不斷增強。這項政策和其他相關農業政策起, 開啟了中國農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那么,農機購 置補貼政策的效果究竟如何?應當怎樣進一步改進? 孔祥...
  • 所屬分類:圖書 >農業/林業>農業工程  
  • 作者:[孔祥智]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109226005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
  • 印刷時間:2016-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自2004年實施,國家財政的補 貼力度不斷增強。這項政策和其他相關農業政策起, 開啟了中國農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那么,農機購 置補貼政策的效果究竟如何?應當怎樣進一步改進? 孔祥智等的《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評估與優化研 究》在10省調研的基礎上,認真梳理了農機購置補貼 政策的變遷,并且對不同地方的實踐特征和經驗進行 了歸納,分析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農業現代化和農 機工業的影響,總結出當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存在的 突出問題,提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優化設計方案。

本書可供農機系統管理人員、農機行業從業人員以及 農業經濟研究者閱讀。

作者簡介

孔祥智,男,1963年3月生,山東郯城人。1985年在山東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學位,1988和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獲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留校任教至今。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合作社研究院院長。近年來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作(含合)30部。多次獲中國農村發展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學術兼職: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副理事長等。主要研究領域:農業政策分析、合作經濟、林業經濟等。

目錄

《神農書系》總序 農業機械化:十年進展與發展方向(代序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內容與實施方案 1.2.1 研究內容 1.2.2 實施方案 2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變遷與實踐 2.1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階段與特征 2.1.1 補貼項目試點階段:1998—2003 2.1.2 補貼政策實施階段:2004年以后 2.2 農機購置補貼制度框架變遷 2.2.1 補貼對象漸趨明確 2.2.2 補貼方式逐步健全 2.2.3 補貼目錄范圍擴大 2.2.4 補貼標準大幅增加 2.3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踐方式 2.3.1 農機購置補貼審批程序 2.3.2 監督管理與核實驗機 2.3.3 補貼兌現方式 2.4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地方實施典型案例 2.4.1 安徽省“先購后補”操作模式 2.4.2 湖南省“制度 科技”操作方式 2.4.3 吉林省“三圍繞、三創新”工作機制 2.4.4 江蘇省農機補貼“鄉鎮受理”創新試點 2.5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地方實施經驗總結 2.5.1 規范確定補貼機具和補貼額 2.5.2 大力度公開補貼信息 2.5.3 嚴格管理補貼機具經銷商 2.5.4 建立農民購機金融扶持機制 2.5.5 簡化審批手續 2.5.6 分級核實機具 3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財政支出與補貼帶動效應評價 3.1 農機購置補貼財政支出及其變化特征 3.1.1 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金額不斷增加 3.1.2 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金額與財政支農金額的比例逐漸增高 3.1.3 農民個人購機金額與中央農機補貼金額呈現趨同增長 3.1.4 農機購置補貼支出占GDP比重逐步攀升 3.2 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民購機投入與全社會農機購置總投入的帶動效應評價 3.2.1 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民購機投入的帶動效應 3.2.2 農機購置補貼對全社會農機購置總投入的帶動效應 4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與農業現代化 4.1 農機購置補貼與中國農機裝備發展 4.1.1 農機總動力快速攀升與結構不斷優化 4.1.2 農機購置補貼對中國農機總動力的促進作用評價 4.2 農機購置補貼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4.2.1 全國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在購機補貼政策實施后快速發展 4.2.2 各地區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迅速提升 4.2.3 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邊際效應測算 4.3 農機購置補貼與農業產出 5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6 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優化方案 7 附錄一:十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評估調研報告 8 附錄二:調查表 9 附錄三:文獻綜述 后記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