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窗小語"系列是著名作家、勵志大師劉墉先生早出版、受歡迎、被銘記的勵志散文作品,也是劉墉先生的成名作,暢銷數百萬冊。本書收錄《人生不懼時間的彎鐮》、《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快樂是美的化妝品》、《爆米花好美從頭到尾》等四輯單行本。劉墉先生在"螢窗小語"系列中傾注飽滿的創作情懷,文本風格巧思閃爍,正合當代閱讀的審美需求。而對人生人情的睿智點解,常令人莞爾開明。劉墉先生以其貫通中西的學養與修為,教給青年人如何處世、如何進取,輕松分享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
暢銷千萬冊,影響數代青年,生活哲學家、處世溝通大師劉墉經典代表作;
風行四十年,影響三代人的枕邊,500條箴言點亮人生
劉墉絕美簽章、傳世名畫,打造全新精美裝幀
適合大人孩子一同品讀的經典。
螢窗邊的智慧小語,一語撥醒懵懂的你;螢窗邊的溫柔小語,幾句便讓都市人充滿正能量
劉墉──國際知名畫家、作家、演講家。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圣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圣文森學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九十?種,在世界各地舉行畫展三十余次,在國大陸捐建希望小學四十所。創作的原則是「在感動別人之前,先感動自己」「?自己說話,也?時代說話」。處世的原則是「敲自己的鑼,打自己的鼓」;「不負我心,不負我生」。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前言?螢窗寄小語
人生不懼時間的彎鐮
人就這么一輩子
讀書如交友
知福與知禍
橋
百尺竿頭
生與死
鑄劍
限度
清華與古厚
崇高的卑微
玉蘭花
盈與虛
打更
墨
長生不老藥
一封信
文化沙漠
有聲的寧靜
愛河船聲
愈描愈黑
迎向風雨
挺胸
春聯
翡翠白玉湯
顯微與望遠
黃粱一夢與江郎才盡
拳擊賽
裂帛
迎向光明
分期付款
鑼
持志以養氣
小記事本
計劃生命
讀書與擇友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時間的痕跡
解決問題的問題045
我就是我
重生
釣魚的哲學
拾穗
笑話
珍禽
上多少班
盡善盡美
自行車
多多少少
為何而活
飛來好運
振作精神
算命與賭博
小節
嚴以責己
兩個球
看畫與看人
老辣
打與罵
堅持到底
爭取勝利
現代病
打拳與繪畫
學習與吸收
整齊與變化
幻想、理想、感懷
眾力所成
忍
三過家門而不入
寂寞身后事
是非恩怨
登山
思鄉
殘而不障
毒蛇
文章憎命達
約稿
睡眠與長眠
膽大妄為
三十五不是七十的一半
收與發
醉與瘋
人壽保險
量出為入
四德
即興貨物
隨時修正
人生的接力賽
學習、審判、診療
盲者的回憶
一張卡片
靜坐
真假難分
不做不對
買櫝還珠
養花與養人
暫停
先后、緩急、輕重
蜂蜜
深耕
三從
難溫舊夢
鉛球與稻草
剪枝與摘心
朝三暮四
得人難,失人易
大雨與小雨
人人會蓋
美感距離
是什么與為什么
植物與動物
海的獨白
扣子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天堂與地獄
偉大與平凡
勝任愉快
表現
感性
借錢
書房與臥室
感人以情,服人以理
九彎十八拐
永恒地存在
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
佛光
彩色的心情
相信明天會更好
毛蟲的愿望
神馬
人情味
舊書攤
讀帖與讀畫
美就是愛
精明能干
點點滴滴
不談天才
拓荒者
小刺
小丑
生意不是24小時的
生之族
殘與障
用不完的遺產
麻豆文旦
魔術
偉大的老虎
忍耐
雅賊
茶
理想的山峰
剁肉的哲學
老虎吃角子
打球與打仗
如煙似夢
賣畫與送畫
高爾夫
龍虎斗
出國發財
終止與轉化
鉛字的獨白
野草
辯論
圣母抱基督哀慟像
微笑先生
牽牛花
幫倒忙
你的生活是我的
同情與幫助
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
才七十歲
小帆船
獨立作戰
偶像
回憶與憧憬
自己比自己
穿襪子
用錢的方法
世界的中心
神奇的襪子與發夾
打蚊子
不知不覺的變化
青春泉
有用的蒼蠅
空中小姐
回聲
后顧之憂
松樹的團結
人生的色彩
冰雪的力量
憧憬與反省
為了誰
表面功夫
抓住自己
老師像導游
學習的方法
美好的學生時代
平凡中的偉大
井蛙望天
積極地讀書
芯與志
圣誕樹
重號座
生活享受與享受生活
不修邊幅
用人與訓練人
鞋子們的討論會
全壘打
纖纖玉手
退休與轉進
偏方
打雷與檢討
燃火與磨墨
心生暗鬼
工作的權利
花開堪折切勿折
勾踐與蘇秦
新精神與新境界
畫中的哲理
人生路要輕松
收劍難
謀財害命
煮餃子
禍不單行
電視劇
天線
新發現
風箏
摔電話
營養知識丸
以痛止痛
學做一根葡萄藤
心墻
快樂是美的化妝品
點燃快樂的爐火
我們靠自己
不仁與不義
快感與美感
退路
真滋味與真朋友
詩人
穩健
天真無憂
公德與公義
化敵為友
演員
悲觀的權利
困頓的牡丹
天賦的才能
留胡子
獨臂強盜
計劃退休
刪在寫之前
秘密
旁觀者清
亨與享
現代人
不提當年勇
由淺入深
高麗參
談新
用墨
圖書室
儲蓄
畫乃吾自畫
防火
不順眼
男女平等
棄書
芳蘭當戶
語文脫節
勝利在眼前
愛與欣賞
細細品味
敵人
城市鄉村化
慎獨與自見
創造與闡述
樂工畫家
堆積的夢想
溫故而知新
抗戰到底
自愛與自重
遲
旅游的意義
怕死
十全十美
巴黎時裝
過街
風景
對國畫的誤解
緊張中的輕松
喜與憂
適應
冷天游泳
權衡輕重
氣球炸彈
靈感
講話的技巧
滑翔翼
專家的失誤
警察
黃昏與黎明
虛實相濟
臨時狀況
貯水和儲金
常清潔、?;顒?/p>
愈冷愈振奮
戒癮
冒險、金錢、沉思
用白難
游泳的本能
認清敵人
教
銳利
無違與無勞
評書法
聰明的學生
尼加拉瀑布
名利之心
借
清潔巷
居高位
圣人無常師
修鞋的哲理
家庭老師
涂涂改改
諧音
公平的談判
399問路
手卷與人生
淚
爆米花好美從頭到尾
平淡真好
心扉
砂紙
得意事
凋與萎
尾牙
自思自立
偉大的膠條
不困而學
強者樂山?健者樂水
完與美
白發
傷與感
盡信師不如無師
文章的馬車
食人虎
道路與指示標志
摸彩
知命與認命
治印之道
大自然精神
多變
談歷史
谷子與白米
舊東西
玉戒指
伊頓中學
垃圾
得與失
知與識
了解
新聞與舊聞
移植與移民
進一步海闊天空
汰舊更新
狹隘的愛
畫馬
第二種方法
印第安人的墻
好與不錯
等待機會
小圈子
游洋水
指路與教學
儲藏室
讓一步路
火把
大不義
食髓知味
清苦與辛苦
聰明人
談死刑
出書與講課
翱翔
說書
慎謀與能斷
婚姻與金屬
人情
回憶與滋味
物我兩忘
好笑的笑
劊子手與屠夫
友情與愛情
花粉熱
大器晚成
面對問題
平凡的葉子
四不囿
為政與辦雜志
拼圖
再入手
同心與同步
人生的賭博
訓練演講
五福臨門
只重衣冠不重人
頭腦的倉庫
螺絲釘
過河罵橋
鑒與賞
避雷針
漂亮與美
衡情度勢
好奇心
敗部
過熟
蝶的自述
自知之明
形式與機能
緣、情、義
硯與人
桃花源記
蜘蛛網
權衡輕重
低不就則高不成
自我毀滅
小錯大誤
求大同
駕馬車
閃光的過程
假象
攝影之道
接受批評
建橋拆橋
回憶錄
溫柔與體貼
天作之合
憂喜之間
評畫與評人
佳肴
罷工
似是而非
種樹之道
育之遇
再試一次
早春的花
敦煌真品
頭腦的死角
打破葫蘆
誠實
準與好
雙重機會
表面的類似
原子筆與人生
小錢
拙與巧
樹與小草
心靈的門窗
人就這么一輩子
我常以"人就這么一輩子"這句話來告誡自己并勸說朋友。這七個字,說來容易、聽來簡單,想起來卻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時變得勇敢,驕矜時變得謙虛,頹廢時變得積極,痛苦時變得歡愉,對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稱它為"當頭棒喝"、"七字箴言"。
人不就這么一輩子嗎?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輩子,春發、夏榮、秋收、冬藏,看來像是一年四季般短暫的一輩子。每當我為俗務勞形的時刻,想到這七個字,便憶起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句子。而在哀時光之須臾,感萬物之行休中,把周遭的俗事拋開,將眼前的爭逐看淡。我常想,世間的勞苦愁煩、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經過這短短幾十年就煙消云散了嗎?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開的呢?
◎
人不就這么一輩子嗎?短短數十寒暑,剛起跑便到達終點的一輩子;今天過去,明天還不知道屬不屬于自己的一輩子;此刻過去便再也追不回的一輩子;白了的頭發便再難黑起來,脫了的智齒便再難生出來,錯了的事便已經錯了,傷了的心便再難康復的一輩子;一個不容我們從頭再活一次,即使再往回過24小時、過一分、過一秒的一輩子。想到這兒,我便不得不隨著東坡而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便不得不隨陳子昂而哭:"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便不得不努力抓住眼前的每一刻、每一瞬,以我渺小的生命、有限的時間,多看看這美好的世界,多留些生命的足跡。
◎
人就這么一輩子,你可以積極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對它??床婚_時想想它,以求釋然吧!精神頹廢時想想它,以求振作吧!憤怒時想想它,以求平息吧!不滿時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為不管怎么樣,你總很幸運地擁有這一輩子,你總不能白來這一遭?。?/p>
讀書如交友
讀書就像交朋友:有些書略略翻過即可,是點頭之交;有些書必須精讀細讀,是知心至交;又有些書得再三玩味、十分迷醉,如情人愛侶。
總之,書不能由別人幫你讀,朋友不能由旁人為你交,只有自己認識的朋友,一朝重逢,才能有許多驚喜,困境相遇,才能得許多助益。
橋
在你一生當中,必定走過不少橋吧!它們有木架的、石造的、混凝土筑的,也有鋼鐵構成的,它們的功用都一樣,使你踏著它,走到河的彼岸。它們都默默地,臥在潺潺的流水之上。
◎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橋。當人們不耐于長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橋;當木橋朽壞時,便改為石橋;當石橋頹圮了,又筑混凝土橋;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鐵橋;至于以后,又將有更新的結構。所以同樣是一座橋,千百年前跟千百年后,幾經更替,橋的樣式與材料也將改變,不變的是:"它是一座橋",一座讓我們走,連起兩岸、縮短距離的橋。
◎
人就是橋。從知識未開的遠古,到科學昌明的現代;從短暫易朽的獨木橋,到堅固耐久的鐵橋;自貢獻微薄的小民,到影響深遠的哲人,我們都在扮演橋的角色。上一代的橋毀了,這一代的橋筑了;這一代的橋朽了,下一代的橋又跟上了。只要人存在24小時,便不能沒有橋,千年萬載,人們就這樣將歷史文化的種子傳遞下去。
◎
時代是洪流,我們就是架在其上的一座橋。我們走前人的橋到對岸,又筑起我們的橋給下一代通過。我們知道:不論木、石、混凝土、鋼鐵,或更新的材料,沒有永遠不朽的橋。我們也知道:在這時代的洪流上,永遠會有一座生命、歷史、文化、藝術、心靈的橋。
百尺竿頭
某日,我在路上遇見一位事業得意的老朋友。
"我近到廟里去求了一支簽。"朋友說。
"你現在正是一帆風順,想必簽也不差,一定是上上大吉吧?"我問。
"差是不差,但是寫得很妙。"他說,"其中后兩句話是`百尺竿頭,不可不慎`,我怎么也想不通。"
我覺得有點好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你怎么連這個都不懂呢?`百尺竿頭`,當然是鼓勵你`更進一步`哇!"
"當時我也這么想,可是等我請教了解簽人之后,才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不是`更進一步`。"
"他怎么講呢?"
"他說百尺竿頭原是勸學佛的人,功行將修到峰時,當更進一步,才能有成。但是這其中又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你想想,自己已經站在百尺竿頭,還能不小心嗎?所以這更進一步的意思,不是抓取有形的功利,而是勸人謙虛、行善、收斂氣焰、充實學養,把握已獲得的一切,慎重地涵養光大。所以我抽到的那簽上說`百尺竿頭,不可不慎`!"
生與死
生與死有什么不同呢?當我們被生下來的時候,高興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們的父母、親人;當我們死了之后,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們的子女、親屬。我們不為生而高興,因為那時不知道高興;我們也不為死而痛哭,因為死后已沒有感覺。我們無法為生發言,因為發言時我們已被生了下來,不論被生在富?;蜇氋v的家庭,被生為白、黃或棕、黑的種族,我們都沒有資格決定;我們也無法為死流淚,因為再抗議,還是要死,不論圣賢愚劣、偉人凡夫,我們總得交出自己的生命。
◎
我們以自己的啼聲開始了旅程,又在親友的哭聲中結束了人生。我們離開母體而生,又離開世界而死;我們被一把推上人生的舞臺,又被一把扯了下去。似乎生與死這兩件人生大程度的事,我們一點干涉的權利都沒有。
幸而在這當中,我們還能有些作為,使自己平凡地生,卻能偉大地死。在母親一人的陣痛中墜地,卻能在千萬人的哀慟中辭世。
限度
"奇怪!樹為什么都長到一定的高度,就再也長不高了呢?"
"幸虧它們不會一直長,否則每棵樹都長到幾百米,遮蔽在上面,我們就沒有陽光了。"
"奇怪!人為什么也長到差不多的高度,就再也長不高了呢?"
"幸虧人不會一直長,否則屋子不知要蓋多高,糧食不知要消耗多少,土地又如何夠用?"
"奇怪!小動物為什么也都有它的限度,怎么喂,都再也不會變大呢?"
"幸虧小動物不會一直長大,否則貓變成老虎,我們反而會被它吃掉。"
◎
原來這世上什么東西都有一定的限度,生長有限度、生死有限度、能力有限度。這限度,使萬物能各守本分,各司其職;這限度也使我們能新陳代謝、世代交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