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即存文。本是秉燭挑燈的心香,本是一種心緒.一種醉心民族的、藝術的心緒的交會。歷史一瞬百年,竟"東風夜放花千樹",已然歷歷然。歷史以文字方式存活,無非人與人的心緒交會。這樣來讀《北平皮簧史》以及戲臺掌故、戲界雜言等等,可以讀順一個文化集體的心緒:從唐宋元明清跋涉而來的心緒,從東西南北中交會而來的心緒。曉行夜宿,任重道遠。摩肩接踵,仆仆風塵。為藝術而承載藝術,孜孜不倦,他們是藝術人。為文化而輸送文化,樂此不疲,憑誰吝惜一尊桂冠的天賦?——他們還是文化人。時光似云似煙,飄向無垠天涯,心緒如雪如雨.降給一個地方。這就是文存,文化的存活。
封面圖注
齊如山遺作《集曲牌名文字錄》(寫本書影)。
《齊如山文存》輯有傳記、事略、寓言、書函、詩詞,乃至燈謎、酒令、情話、首狀等等形式之小品數十則,簡約潔凈五千宇,涉獵詞曲調牌千名次。
齊如山,河北高陽人,戲曲理論家、民俗學家。一生著述豐富,撰寫并編輯大量戲曲著作、和大量介紹北京(中國北方)風俗掌故作品。 齊如山在臺灣有"文豪"之譽,大陸亦推崇其"戲曲理論家"之實。其著述豐富、篇章浩繁、涉獵廣泛,皆令人驚嘆;尤其筆觸所向之雅俗兼備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