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看懂財經新聞的及時本書(2017全新升級版)圖書
人氣:30

看懂財經新聞的及時本書(2017全新升級版)

當今社會,除非你的生活能夠遠離金錢,否則不管你喜不喜歡,人人都需要關注財經新聞,不僅要關注國內的,更要關注國際的。因為這些年來地球越來越小,全球經濟已一體化,真可謂我們生活在一個村里——地...
  • 所屬分類:圖書 >經濟>經濟通俗讀物  
  • 作者:[陳思進] [金蓓蕾]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7705499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
  • 印刷時間:2016-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當今社會,除非你的生活能夠遠離金錢,否則不管你喜不喜歡,人人都需要關注財經新聞,不僅要關注國內的,更要關注國際的。因為這些年來地球越來越小,全球經濟已一體化,真可謂我們生活在一個村里——地球村,任何地方發生的財經事件,都可能間接或直接影響到你如何理財,或者說得更明白,直接關系到你錢包的大小。然而,每天,甚至每時每刻,財經新聞鋪天蓋地,我們該關注哪些呢?本書強調,把握好四個原則,就能幫助您看懂財經新聞:特別關注“壞消息”;看清楚是什么樣的“專家”在說話,有的要聽,有的不能聽,有的只能反著聽;要能分清什么是投資,什么是投機,盡量多投資,少投機,多學投資,避免投機;回歸常識,聽上去太好的,一定是假的。希望本書你能為您的理財之路打開一道光明之門。

編輯推薦

央視紀錄片《華爾街》《貨幣》顧問陳思進力作;升級全新財經案例,詳解經濟社會焦點。

作者簡介

陳思進,曾任銀行家信托和納斯達克高級金融軟件開發師、瑞士信貸證券投資部助理副總裁、美國銀行證券公司副總裁。同時為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擔任顧問。著有《金融讓誰富有》《投資的邏輯》《看懂財經新聞的及時本書》《絕情華爾街》《思進看世界》《歸•去•來》三部曲等。金蓓蕾,《東方早報》前駐紐約財經記者。著有《看懂貨幣》《看懂財經新聞的及時本書》等書。

目錄

前言 如何讀財經新聞 1及時章 幣:為什么你必須懂點兒貨幣? 11新聞案例分析之一 13新聞案例分析之二 151.1 本質上,貨幣就是一種欠條 171.2 投資什么抗通脹? 211.3 人民幣的未來在哪里 291.4 瘋狂比特幣 411.5 黃金是不是貨幣?能不能保值? 521.6 黃金是“延續六千年的泡沫” 60第二章 言:聽誰的話?怎么聽? 69新聞案例分析 712.1 資本圈的“岳不群”——神話背后的巴菲特 732.2 高盛們的面具——誰還在迷信投行? 772.3 理財師還是忽悠師? 852.4 投資是場信息戰——小心被國際炒家忽悠 922.5 忠言逆耳——向所有烏鴉嘴致敬 97第三章 房:炒房?租房? 103新聞案例分析 1053.1 加拿大樓市高燒——中產階級買不起房 1103.2 沒有房子就結不了婚——都是房子惹的禍 1133.3 中國房價究竟有沒有泡沫?——請不要自欺欺人 1183.4 房產稅究竟是個啥玩意兒——調整樓市的利器之一 1253.5 高房價之惑——房子的定價權在誰的手中? 1353.6 房價非理性上漲的結局會是什么 1393.7 不買房也樂活——你不知道的租房經濟學 1463.8 全球經濟正再度陷入房地產周期 1533.9 如何輕輕松松做“房奴” 158第四章 資:誰在股市賺到了錢 161新聞案例分析之一 163新聞案例分析之二 1704.1 為什么輸錢的總是你,數錢的總是別人? 1744.2 你會上當嗎?——古今中外的“龐氏騙局” 1804.3 富人玩金融衍生品,窮人才炒股 1864.4 你在“投資”還是在“投機”? 1934.5 華爾街陽謀——財經杠桿是當代煉金術 1994.6 做空是豪賭,散戶要遠離 2084.7 期權與期貨:是煙火, 還是殺傷性武器? 2134.8 期指高風險,一朝失誤滿盤皆輸 2184.9 掉期交易:買家永遠沒有賣家精 2234.10 外匯市場:沒有最險只有更險 2294.11 風控模型:真的能夠控制風險嗎? 2354.12 如何做個成功的投資者 2424.13 關于投資的50條真相 247第五章 觀:正確的財富觀和消費觀 253新聞案例分析之一 255新聞案例分析之二 2595.1 “垮掉的一群”——美國模式正在消滅中產階級 2615.2 慷慨背后的秘密——歐美富人為何愛捐錢? 2675.3 看清經濟增長的“幌子”——你被GDP忽悠了嗎? 2735.4 擺脫石油依賴——改變生活方式 2795.5 明天的錢能圓今天的夢嗎? ——借貸消費是個美麗的傳說 2885.6 欲望無休止——誰讓我們遠離了幸福? 2955.7 希望在哪里? ——中國古代智慧的“遠親”北歐模式 301附錄 311華爾街主要投資銀行 311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機構 315美國各類投資工具 316其他各類在美國比較流行的投資工具 320其他華爾街常用術語 321

在線預覽

1.6 黃金是“延續六千年的泡沫”英國券商ADMISI的大宗商品分析師保羅?邁爾奇利斯特(Paul Mychresst),在他發表的近期報告中稱:“倫敦作為全球黃金市場中心的地位和聲望正處于危險之中,除非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英國央行和其他股東進行迅速而廣泛的改革。” 邁爾奇利斯特依據的是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英國央行金庫的存金數量,以及海關總署的英國黃金凈出口數據,計算得出倫敦現貨金(不包括ETF和央行所持有的黃金)盈余已經為負數。因為在過去4年中,銀行根據市場需求大量出售“紙黃金” ,可能已經沒有能力承擔償付責任,因此造成倫敦市場的現貨黃金短缺。這份報告的英文原名是“Death of the Gold Market”(黃金市場之死)。其實,類似的分析報告幾乎每年都有,已經好多年了。而這類“新聞”在歐美,甚至連有公信力的一線財經媒體都上不了。不過,前幾年,中國有些專家就是以這類報告為主要根據之一,鼓吹黃金要漲破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盎司。而這幾年,金價走勢恰恰相反,曾經漲到較高位的1920美元/盎司,之后不斷地進二步、退三步,一路跌至目前的1220美元/盎司以下。而從金融角度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知道,無論有多少紙黃金要求兌現成實物黃金,經由COMEX和倫敦建立起來的分數黃金體系(類似于分數儲備銀行體系),都能滿足其償付責任。雖然由于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亞洲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越來越強勁。然而有趣的是,相比實物黃金短缺的問題,不必為紙黃金價格表面的上漲擔憂。因為,隨著紙黃金在黃金市場的價格越高,拋售黃金的賣方就會增多,而正負相抵,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就會降低。比如,就拿對黃金需求較大的央行來說,近年來,除了中國和俄羅斯央行買入了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總量的85%,絕大多數國家的央行對黃金需求大幅消退,這幾年,加拿大央行甚至拋空了所有黃金。 自1971年黃金徹底和美元脫鉤之后,就已經失去貨幣的屬性降格成為大宗商品,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因為黃金既非像貨幣能帶來利息,也非儲存實物黃金還必須支付保管費。不過,華爾街利用了幾千年來人類對黃金的特殊情結,將其成了華爾街的金融炒作工具。尤其是過去的44年間,黃金至少出現過六次泡沫以及崩盤的周期:1974-1976年、1981年、1983-1985年、1987-2000年、2008年,以及2013年至今。其次,黃金作為只是一種大宗商品的概念,對于投資黃金的人來說恐怕是個噩夢。因為它不像消費石油或大豆,開采出來的黃金只有1/3,被用于珠寶和工業用途,其余的只是被壓在保險箱里了。如果黃金持有者決定轉移資金,投資到另一個不同的資產類別,將不斷地蠶食鎖在保險箱里的黃金價值。因為資本永遠是逐利的。當一種商品被低估的時候,就會買入,以求高價賣出獲利;同時,當一種商品被高估了,也會高價賣出,以求低價買入時獲利,這是資本市場的屬性,作為大宗商品的黃金也不例外。舉例來說,2015年底和2016年初,當金價處于相對低位的時候,索羅斯順勢唱空,忽悠他人低價賣出,而隨著金價的反彈,他唱空做多獲利。目前,金價被炒到每盎司1250美元,索羅斯反倒唱多了。只要長久關注索羅斯就不難看出,他又在唱多做空,忽悠大眾進場接棒了。參考看懂財經新聞的四大原則之二——不被“專家”忽悠,讀者朋友就不會輕易被“專家”牽著鼻子走了。不論金價如何,國際黃金生產巨頭都在拼命壓縮生產成本。根據2016年6月的數據,成本低的俄羅斯極地公司已經將平均總現金成本降低到了每盎司400美元以下,留下了巨大的利潤空間,黃金多頭簡直就在給它們送錢。因此,對于央行來說,如果對自己發行的貨幣的信用信心不足,黃金儲備可以起到保險的作用。但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喜歡黃金做飾品無可厚非,但想作為投資品就會大失所望。 事實上,花旗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曾尖銳地指出,黃金并沒有那么值錢,只不過是“延續了六千年的泡沫”而已。聽聽他怎么解釋。 “黃金不同于其他任何商品,和它最像的東西只有比特幣等類似的虛擬貨幣。黃金從地下開采出來,冶煉至一定的純度,這是非常昂貴的。而且儲存起來也很昂貴。這一點和比特幣很像。此外,黃金也沒有太大的工業用途,其所有的工業用途都有與它類似或更優的替代品。 黃金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法定貨幣,它之所以具有價值,是因為人們相信它有。黃金有價值,并不是因為它可以用來繳政府的稅收,也不是因為它可以被國家用來償還債務。相反,法定貨幣的定義表明,它沒有內在價值。黃金的價值僅僅來自于,大量的經濟行為證明,人們相信它有價值。 作為一種法定的商品貨幣,黃金有可能在其他貨幣貶值或失去信用的時候出現升值。雖然黃金是一個純粹的泡沫,但這個泡沫可能還會再延續6000年。”Willem Buiter說,在今后的6000年里,它的價值可能會從1200美元/盎司升值1500美元,甚至5000美元。將大量的資金用來投資一種沒什么價值的商品,而其大部分價值只是來源于不斷地自我激勵,想想就令人興奮不已。 根據Buiter繪制的自1790年以來黃金的名義價值和通脹調整后價值的對比圖,顯然,黃金無法抵御通脹。既然黃金無法抵御通脹,那金市就是零和市場,即一部分人的錢流入另一部分人的腰包里了,再扣去交易成本、經紀費用等等,虧錢的人肯定超過賺錢的人。而你進入金市后,要是不知道誰在虧錢的話,那虧錢的人就一定是你。

“中國大媽”何時能解套?

由于英國脫歐,百年不遇的黑天鵝飛出,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而引發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黃金保險功能啟動,金價大漲。于是,贊譽當年“中國大媽”搶金的聲音又起來了。暫別說中國大媽買入黃金保值升值了沒有,先看看“中國大媽”解套了嗎? 事實上,盡管金價在上半年的漲幅接近25%,但“中國大媽”們要解套還言之尚早。 2016年7月2日,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金條實時價格為288.2元/克,這是2016年以來的相對高位。而“中國大媽”當年的抄底成本是多少呢?2013年金價的低點出現在4月16日,國際金價是1321美元,每克合人民幣267元。實際情況是,大媽們普遍是從4月12日開始抄底,搶金高潮出現在4月13日、14日兩天,這是黃金暴跌的首個雙休日,而那時金價還在每克290元徘徊,這也意味著大媽們建倉的成本普遍在290元左右。 即使忽視買入和回購所需的手續費,中國大媽依然離解套還有一步之遙。更別忘了這三年來的通脹至少在15%以上!也就是說,將買入和回購所需的手續費再加上通脹,“中國大媽”手中的黃金要達到保值,至少得等到金價升至350元/克以上。那就不是什么一步之遙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美聯儲遲早進入加息模式,金價上升的動能已然式微,利空將漸漸襲來。而最能蠱惑人心的利空消息,則莫過于高盛唱多黃金的言論了,因為,如果大家稍微追蹤一下歷史,高盛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的言論,往往恰恰正好是反向指標。如今年初,高盛的大宗商品部門主管杰弗里?柯里報告稱,投資者應該做空黃金。當時,柯里預測今后3到6個月,黃金價格將跌至每盎司1100美元,甚至1000美元以下。然而,市場卻恰恰頂著他的預言逆勢向上,金價今年上半年上漲了接近25%。但當英國脫離歐盟之后,高盛在6月27日180度轉換了方向,上調了金價預期,也就是說,開始唱多黃金了,鼓勵客戶買入黃金。由此不難看出,在金融市場中黃金是被華爾街操控的。其實,白銀也是他們炒作的商品。我們的看懂財經新聞的原則二——不被“專家”忽悠談到,要看看這個專家是不是利益相關者,你知道該怎么去聽高盛專家的發言了吧?7月4日,紐約交易所COMEX白銀期貨主力合約,收報每盎司20.41美元,單日漲幅4.2%。紐約銀價五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4.6%。正當白銀開始向上瘋漲的時候,白銀市場較大的玩家摩根大通,在6月29日贏得了反壟斷訴訟案的駁回。也就是反駁了之前被指控操縱白銀市場的嫌疑。可是摩根大通唱多唱空白銀,卻是不爭的事實。根據看懂財經新聞的原則三——分清投資和投機,大家要特別注意:在金融市場上既有投資品,還有投機品和保險品等。隨著市場外部情況的不斷變化,各種金融產品此消彼長。一般而言,經濟向上時,投資品向上,保險品向下,投機品唱多;經濟動蕩時,投資品持平,投機品向上,保險品唱多;經濟衰退時,投資品向下,保險品向上,投機品唱空;經濟崩盤時,保險品到頂,投機品橫行,投資品蟄伏。但是,無論何時,投機品、保險品都不是投資品!而從金融層面上看投資理財的話,財富保險、資產配置和投機炒作并不是一回事兒!富人往往把黃金和白銀等大宗商品作為資產配置,起到保險的作用。而金融大鱷則在金融市場中操控投機品興風作浪,唯恐天下不亂。也就是說,黃金大漲不等于牛市來臨,如果普通百姓跟著大鱷跑,結果肯定虧!普通百姓除了要將投資品和投機品分清以外,好能財富保險、資產配置,以及投機炒作也區分開來,以至不被忽悠。總之,“中國大媽”囤在手中的黃金若想解套、保值和升值,黃金價格何年何時回歸峰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據說“中國大媽”搶購黃金并非投機,而是準備給女兒作嫁妝。如此,也就無所謂了。 為何各國央行儲備黃金

,再回復一下讀者對于黃金詢問的最多的問題:“既然黃金不是投資品,也不保值了,為何各國央行都儲備呢?”由于幾千年來,人類對黃金產生了一種宗教般的信仰——黃金情結,央行儲備一定數量的黃金,其實是給貨幣持有人吃一顆“定心丸”,相信政府不是在憑空印鈔票,而用有黃金這“壓箱底”的資產來作為信用擔保。一個詞:“保險”——其實,央行儲備黃金是保險之用,以備不時之需的!而從貨幣戰爭的角度來看,央行儲備黃金就好似國家擁有原子彈,是貨幣戰爭的籌碼,但擁有原子彈的目的,恰恰是為了不使用原子彈。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有必要擁有原子彈嗎?!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單上海黃金交易所就已累計交割了6776噸黃金。由于傳統黃金進口大國,如印度,每年買入黃金量變化不大,顯然中國是這次金價從2009年至2011年大幅飆升的較大推手。而任何一筆交易都是由買賣雙方形成,有買家就有賣家。在中國天量買入的同時,金價這兩年的還依然大幅下跌,正說明了歐美的大肆拋售!(美聯儲甚至早就不擁有黃金了!請參閱《美前副財長:美聯儲不擁有黃金了》:t.cn/8sBST4k)顯然一旦中國央行買入量放緩,金價將進一步下跌。上面足足花了上萬字來談黃金的問題。相信讀者要是能把黃金問題理解透了,其他的財經問題就應該能觸類旁通了。

媒體評論

為友多年,深知陳思進先生長期供職華爾街,對華爾街資本運作模式了如指掌,本書可以看做是一個博學華爾街圈內人的揭秘之作。——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聯儲紐約分行前COO 理查德•羅伯茨

拿到文稿后,一口氣讀完陳思進先生的大作。書中每章都有 “新聞案例分析”欄目,就各種熱點財經新聞進行剖析,深度挖掘新聞中的潛在信息。陳先生多次強調讀懂財經新聞的四大原則:特別關注壞消息、專家的話如何聽、分清投資和投機、回歸常識,他基于這四大原則,抽絲剝繭,與讀者一起還原財經新聞的本相,并探討財經新聞背后的奧秘。——萬有新媒創始人、財經作家 李德林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不錯,很喜歡

2016-12-24 18:57: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可以仔細讀讀不錯

2016-12-30 11:17:42
來自o***w(**的評論:

希望對自己有所裨益。

2017-02-06 17:50:4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的一本書

2017-02-24 21:48: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喜歡本書的視角和文字風格

2017-02-27 22:04:18
來自c***果(**的評論:

經典著作,價格合理

2017-03-02 10:06: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可閱讀性不強,觀點一般

2017-04-05 10:40:45
來自z***0(**的評論:

比較滿意,還不錯

2017-04-25 13:41:48
來自小***m(**的評論:

很好的書,拜讀

2017-05-22 08:11: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

2017-06-22 12:32: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7 20:03: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內容和名稱不符,沒有很專業的知識,關于投資一類是作者一家之言

2017-03-22 15:27:31
來自雪雪庭**的評論:

很好的書,整體感覺不錯。下午定 第二天早上就送到,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2016-12-20 11:37:5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