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習慣:每個孩子首先要學會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學習、與人交流。做事的習慣:有條不紊地做事情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能力。學習的習慣: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并不取決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亡是取決于這個人怎樣使用他的智力。交往的習慣:在全球化成為21世紀重要特征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的程度越來越高,一個孩子必須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共同工作。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家長今天怎樣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習慣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樣,你現在多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明天的孩子就會得到鉆石、綠寶石和紅寶石。那時,作為家長的你,會和寓言里的這個人一樣,又是高興,又是后悔。高興的是,你的孩子擁有一些良好的習慣,后悔的是,你其實還可以培養孩子更多的好習慣。所以,為什么不從今天開始為孩子多撿一些卵石呢?明天,這些卵石將變成孩子的財富,讓他幸福一生。
唐偉紅:男,畢業于寧波師范學院.多次被評為教師,是寧波市鄞州區教科研中心組成員。主要論文有:《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初探》、《數學學習生活化的實踐探索》、《小學生探究性學習初探》等。
序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做人的習慣
第1種習慣 誠信
第2種習慣 禮貌
第3種習慣 愛心
第4種習慣 樂觀
第5種習慣 理財
第6種習慣 自信
第7種習慣 堅強
第8種習慣 謙虛
竟9種習慣 寬容
第10種習慣 責任心
做事的習慣
第11種習慣 做事有計劃
第12種習慣 熱愛勞動
第13種習慣 珍惜時間
第14種習慣 自主選擇
第15種習慣 自我反省
第16種習慣 自我管理
第17種習慣抵抗挫折
學習的習慣
第18種習慣 耐心
第19種習慣 專注
第20種習慣 觀察
第21種習慣 記憶
第22種習慣 思考
第23種習慣 想像
第24種習慣 創造
第25種習慣 勤奮
第26種習慣 預習
第27種習慣 復習
第28種習慣 閱讀
第29種習慣 質疑
第30種習慣 自我激勵
交往的習慣
第31種習慣 與他人交往
第32種習慣 傾聽他人
第33種習慣 與他人分享
第34種習慣 與他人合作
第35種習慣 幽默
第36種習慣 感恩他人
參考資料
建議一:端正對孩子的愛。
鄧肯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話:"我每次聽到別人談論,多賺些錢留給子孫,我總覺得他們這種做法,奪去了兒女種種冒險生活的樂趣。他們多遺留一塊錢,便使兒女多一分軟弱。最寶貴的遺產,是要兒女能自己開辟生活,能自己立足。"
約瑟夫·雅各布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美國建筑業巨頭。1971年的一個傍晚,他和妻子在加州帕薩迪納的家中與三個女兒就自己的巨額財產如何處理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
"因為我非常愛你們,"約瑟夫。雅各布斯慈愛地說,"所以我決定不留很多錢給你們。"然后,他給女兒們講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諄諄教誨她們要學會自立,自己去創立人生和財富。在得到女兒們的贊同后,他簽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產在自己死后捐獻給慈善事業,每個女兒只得到100萬元——這只是他巨額財產中很少的一部分。
什么是愛孩子,每一個父母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溺愛不是真正偉大的愛。在中國,由于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用細說了,但是,許多父母給孩子的愛都僅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這些事情本來應該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這樣有利于讓孩子學會做人的起碼道理,但是,我們的父母往往用金錢來解決問題。以為給孩子錢,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不用被人看不起了,殊不知,孩子在金錢面前逐漸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這樣的愛能說是偉大的嗎?真正的愛應該是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讓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約瑟夫·雅各布斯事后是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的:"父母如果溺愛孩子,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其實,約瑟夫·雅各布斯認為應該讓孩子對金錢有一種正確的觀念,如果孩子坐擁巨額家產,不用勞動也能滿足他們的各種貪婪的享受,那么這無疑是把孩子推向了墮落的深淵。孩子由于體會不到掙錢的辛苦,他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貪婪,從而做了金錢的奴隸;一旦某天他沒有了錢,就有可能受人控制,走向墮落。
在這方面,許多富翁都有相似的看法。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是當今世界首富,他與妻子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滿足孩子們的一些要求上,他們是一對"吝嗇鬼"。蓋茨從不會給孩子們一筆很可觀的錢,當小兒子羅瑞還不會花錢,而女兒珍妮佛已經可以拿著一些零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羅瑞總是抱怨父母不給自己買他最想要的玩具車。蓋茨卻認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的確,在鈔票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養尊處優終將會讓他們一事無成。
所以蓋茨夫妻二人寧愿將這些錢捐給最需要它們的人,而不隨意交給孩子揮霍。蓋茨甚至公開表示過:"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
建議二:給孩子錢要有節制。
約翰·D·洛克菲勒經商獲得極大成功之后,把父母教育自己正確認識金錢的辦法也用于教育他的子女。
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完整的虛擬的市場經濟,讓妻子做"總經理",而讓孩子們做家務。每一項家務所能獲得的報酬被公布出來,只要孩子們主動去做這些家務,他就能得到相對應的報酬。母親則根據每個孩子做家務的情況,給他們零花錢。
洛克菲勒經常告訴孩子們要學會過有節制的生活,他在廚房里擺放了6個杯子,杯壁上寫著每個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裝的則是孩子們一周用的方塊糖。如果哪個孩子過多地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別人喝咖啡放方塊糖的時候,他則只有喝苦咖啡了。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父母再次發放了。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孩子們都知道了有節制的生活是有好處的,而隨便消費自己的東西,消費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孩子越早接觸錢,越早具備理財的觀念,長大后也就越會賺錢,關鍵是家長如何教孩子花錢、理財。洛克菲勒的聰明在于用生活事例教會了孩子錢是來之不易的,花錢要有節制。
教育專家指出,不論自己的經濟條件如何,父母在給孩子零花錢時,一定要有節制,不可隨意多給,也不要有求必應,要把錢的數額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圍之內。應給多少,錢數應根據孩子的日常消費來預算,例如,主要包括餐費、交通費、購買學習用品的費用、必要的零食費等。一般來說,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可以給孩子一些零用錢。好的方法是每星期的同24小時,給孩子同樣數目的錢,這樣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隨著孩子年齡和責任心的增長,給孩子的零花錢也可逐步增加。當然,父母所給的錢應該比預計的要稍微多一些,比如比必須要花的錢多10%,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定的靈活性。
當然,是老婆辛苦。但是,孩子有收獲。收獲之一就是開始糾正我們的壞習慣。
這本書不單只教育孩子,同時也在教育大人,非常好,我非常喜歡。
比孫瑞雪的好,我都買了,比較一下還是這本性價比最高,內容好,實用,很受啟發,以后教育孩子有個明確的目標了
我第一次買這本書是在超市,翻了翻覺得不錯,原價買的。回來仔細一看還真是不錯,內容深入淺出,適合收一本在手邊時時翻看,時時提點。這本是幫我同事買的,沒想到這里這么便宜,真是虧大了!嗚.......
在地鐵上看見一個媽媽讀才買的,但現在我的孩子還沒法教育,正吃奶呢,所以也還沒有讀。
我購買的五本書于昨日下午收到,對于書的質量很是滿意,就是郵寄的速度慢了些,書的內容還沒有詳細的看,只是剛剛看了個序,待我讀完全本書后再作具體的評論,謝謝!
感覺不僅是影響孩子,大人如果從現在開始也為時不晚。
這本書寫的很具體,詳細,案例操作性強,不僅對教育孩子很有幫助,對自己也是一個學習
這本書值得一看。收益不少。確實有句話說的好:三歲看老。從小培養寶寶好的習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孩子的一生,不防買來看看。
看了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我覺得每個做父母的多有責任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合格人才,對社會有用的棟梁.
大致瀏覽了整本書,感覺里面的建議不止適合孩子,成人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獲,里面的名言名句很多,告戒人們養成某種習慣怎么怎么的好,對人生有何影響,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是有點收獲,但總感覺理論性比較強,對孩子采取的教育是管,(純屬個人感覺),也許我多讀幾遍,會改變看法,有更大的收獲吧
現在的教育終于都認識到培養習慣的重要性了,到書市上走走發現不少有關培養習慣的書,說實在的,在書店翻翻就足矣了,讀過一點書并跟現代社會接軌的人都知道哪些品質很重要,這本書不過是做一個歸納罷了,在談到“如何培養方面”無啥建設性的東西。所以這些關于習慣的書也許你看一下目錄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不錯,這些習慣如果都能養成,對孩子的一生很有好處。
買回來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翻閱起來,感覺太好了.對我們教育孩子很有幫助.我要按照上面所說的一定會把孩子教育成有用人才.
在教育孩子時,先學會如何將這些好習慣用于自身后,才能引導孩子去養成.
很好。能給予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方面以理論和系統方面的依據和方法。目前還沒看完,準備邊看邊付諸于行動,最后看看結果。希望對我孩子的教育能起到導師的作用。
以前我在網上下載過關于“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相關內容,后來看到雜志之家上有這本書,我就買了一本,有時間拿出來看看,感覺很好。我覺得有孩子的家長應該讀一讀。
看到這本書是在我學校的圖書館里,順便借一本有關兒童的書來看看的。看完以后我發現這本書里的想法和建議都是我學習和了解的,并想有強烈地擁有它。于是我通過雜志之家買了這本書,還多買了一本,送給了我的同事。好東西大家要一起分享的。
書的內容,我們大家在生活可以遇到的,很現實,不過首先家長要有耐心,才可以更好的發揮對孩子的教育及將來成長的影響.36種習慣大人也可以學習當中的內容及意義.提高家長的自身內涵,兩全齊美!!!家長值得看!!有幫助.
這本書挺好的。是本教育孩子的好書。但是看起來挺累得。不如一些外國的書實用性強。我感覺更喜歡那些《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捕捉孩子敏感期》《孩子,你為什么不聽話》這些書操作起來更方便,實用。而且效果明顯。現在和孩子的溝通明顯優于以前。
做父母的總是在要求孩子完美,但是對自己卻非常寬容,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寄予在孩子身上,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讀了這本書,會讓我們做父母的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反省......讓我們和孩子一起來培養好的習慣,跟孩子一起去奮斗,實現我們各自的理想.
這幾天正在看,真的很不錯,尤其是對現在的孩子,很多品德是很重要的,有時也是我們家所忽略的,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什么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所偏頗,希望更多的家長能看到這本書,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擁有更多的優點.
這節書的確不錯,我家寶寶今年三歲多了,漸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做起事來往往不愿意聽命于父母的安排,多閱讀一些教育孩子的書籍,給初為人母的我指點一下迷經,真的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