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編寫本書,引導廣大家長如何從習慣的培養入手,探求孩子內心需求。
10多年,100多個城市,1000多場演講精粹精選,折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聽眾,影響著全國千百萬的現代父母。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平步青云,飛黃騰達,但是從小習慣性格的養成對孩子的前途有很深的影響,真正的學習源于興趣,閱讀習慣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本書從習慣的培養入手,探求孩子內心需求,為未來鋪平道路。
孫云曉,1955年2月8日生于山東青島。自1972年至今一直從事兒童教育和研究工作,現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并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被國
2008年第二版序言 習慣培養的五大步驟
2004年及時版序言 我講課是與好朋友談心
及時講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教育荒廢與新人才觀
沒有孝心就沒有愛心
誠信與做人
成長與責任
做父母需要上崗執照
第二講 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
什么是習慣
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培養的重點與指標
怎樣培養良好習慣
怎樣驕正不良習慣
在快樂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繼承中華民族重視習慣養成的優良傳統
第三講 多元智能與人人成功
成功在于選擇
多元智能
選擇自己的才能區
揚長補短大有必要
第四講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尊重孩子首先應尊重規律
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注意孩子的真實動機
教育的真諦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第五講 愛學是萬善之源
厭學是萬惡之源
學習動機不同效果大為不同
質疑與獨立思考能力是珍貴的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學習習慣比考試分數重要
第六講 如何教孩子學會交往
沒有朋友比考試不及格更嚴重
警惕孩子的攻擊性
借個孩子去旅行
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引導孩子與異性友好相處
第七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14歲孩子為何自殺
心理健康的7條標準
心理不健康10大癥狀
千方百計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
健康心理12字秘訣
教育懲戒是培養心理健康的良方
第八講 科學為安 強壯為康
反思《夏令營中的較量》
黑姬山探險的啟示
中日國民共識與法律機制的差異
習慣不同就是素質不同
兒童教育應特別重視體育
怎樣培養安全意識
關于身體的權利
第九講 指導孩子用好媒介
信息時代動搖了成人的地位
北京大學的學生為何被除名
網絡和電子游戲是雙刃劍
關于孩子玩電子游戲的8項建議
兒童不宜多看成人節目
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終生受益
用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
第十講 學會消費是孩子的必修課
光有金錢買不來現代的教育
日本孩子為何精打細算
商場里的較量
讓孩子設計10元錢的午餐
置裝費的妙用
女兒的網上拍賣
清潔工子女考上劍橋大學
杜瑤瑤: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第十一講 兩代人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信息時代的挑戰
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就是"盲人"
獨生子女的五大優勢與四大缺陷
代際差異
青春期與更年期的沖突
向孩子學習
不要制造"童年恐慌"
第十二講 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
現代的教育觀念
科學的教育方法
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生活方式
碰等和諧的親子關系
附錄一 成功宣言
附錄二 習慣培養的七個觀點和教育建議
附錄三 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道德建設的核心目標——談怎樣燒開德育這壺水
附錄四 兩代人的25個好習慣
附錄五 孫云曉主要教育作品目錄
后記
梁啟超: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二者缺一,時曰非人。……人非父母無自生,非國家無自存。孝于親,忠于國,皆報恩之大義。
《禮記》: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
《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及時講 教育孩子的核心地培養健康人格
引子 ……該野炊了,日本的孩子都去干活,打水、燒火、洗菜;中方的隊長站在草原上往前一看,那些長得白白胖胖的孩子,叉著手,啥活也不干的都是咱們中國的孩子。又是怎么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們的結論是: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各位父母朋友,大家好!廣州市東風路小學是一所省一級學校,也是我們中國青年少研究中心的素質教育研究實踐基地,所以我很愿意和大家作一個交流。
今天我和大家談的內容是: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我1993年寫的《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了對中國教育的一場大討論,當時的《羊城晚報》記者陳心宇也在組織討論,南北呼應,很是熱烈。這個較量不僅僅是兩國的孩子在較量,也是兩國的教育在較量,甚至是兩國的文化在較量。我去過日本多次,人家野炊也好,野營也好,從大人到小孩都在干活,這就是教育的結果。所以我提出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1996年,哈佛大學把165個中國高考狀元拒之門外,理由是對他們潛藏在分數背后的綜合素質不滿意。這件事反映出國際人才標準的新趨勢。我得出的緒論就是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培養健康人格必須從養成良好習慣開始。
教育荒廢與新人才觀
這是今天我給大家談的及時個問題。我們大家想一想今天我們教育怎么樣?今天的教育是人人重視,家家戶戶關心,家庭的開支中教育開支及時位。但是人們重視的是什么呢?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反思自己的教育,認為日本的教育處于一種荒廢的狀態,即表面上抓得很緊,實際上忽略了真正的教育——人格教育,真正的教育被荒廢了。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我在反思中日夏令營的時候,也有特別深的感悟,因此寫出了《夏令營中的較量》。
……
還沒看完,不過孫云曉教育孩子的書是不錯的。值得擁有,不管對自己有用還是沒用!
孩子七孩了,很多習慣養成了,再改可能就有些難,真希望早些知道這些道理,也許孩子會更優秀
總能在生活中感覺習慣的重要性,值得讀的一本書。
感覺寫的不錯,通俗易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時刻把握住那些原則。要時不時的拿出來看一下,對比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還不夠
該書對于我來說作用很大,讓自己能多為孩子想,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很好,家長多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做個好媽媽也不容易呀。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是葉圣陶老先生說的,所以來讀這本書吧,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讓人受益匪淺,值得所有家長一看!沒有一點枯燥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地想一口氣看完!
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好習慣!好多內容值得您細細品讀!
孩子有個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是每個媽媽的愿望,希望對教育孩子有幫助
看過了一部分,作者寫的真的很好,能后會慢慢培養寶寶的好習慣.
這類的書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還是要看看的,學習一下相當好!
孫老師的書好多年以前就讀過,此書算是他的一個比較綜合的教育思想吧。看了以后,感覺受益非汧,建議大家都來看一下。美中不足的是書中的圖片太多,且與內容不太相符,就是其在各地的講課照片而已。
真的象書中說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你才能有好的身體,好的工作
習慣的力量很大,讀后意識到培養孩子習慣的重要性。
必須給孩子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樣會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感覺這種書很多,也瀏覽過不少,真正起作用的感覺沒多少,可能并沒能真正沉下心讀,身體力行地和孩子去做,這本書是新東方的培訓老師推薦的,認真讀了幾十頁,其實你認真去讀,找一些切合自家實際的切實地去做幾點,真是挺有用的,其實通過這本書,能幫孩子去掉一兩個壞習慣,培養一兩個好的小習慣,就是很大的收獲了。總之,為人父母,此書值得一讀!
孩子小時就要培養好習慣,本書有理論指導,也有實例,很實用,可以參考。
從小就要讓孩子有好的習慣 真是太不容易了 要打好基礎啊 這樣孩子就會成長得更好了 我家小寶 還不會說話 我 定要好好培育他
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將來我們也少生氣,孩子也會很快適應環境。這是在爸媽網上看到有媽媽推薦的。我覺得很好。
很好的書已經是第二次買了,還有《正面管教》和《孩子,把你的手給我》2送給姐姐的, 姓名和聯系電話都是對的 但棟號、室號寫錯了,快遞員也就送到別人家了,后經過聯系,快遞員也上門交涉希望對方能還回書籍,無奈對方拒不承認收到。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強烈鄙視這種人!很郁悶!唉 只能重新再買一次了
看了一些育兒知識,孩子小的時候,對于知識的傳授不宜過早,但孩子習慣,品格的培養,還是得從小抓起,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一些經驗。
良好的習慣能使自己一生幸福,這本書教導了作為家長的我應該怎樣為自己的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正在讀,習慣非常重要,希望能學以致用,培養孩子健康的習慣。
好行為決定好習慣,好習慣造就好性格,好性格帶來好命運。好習慣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
因為是孫教授的作品,所以特別關注了!在閱讀了孫教授的“拯救男孩”叢書后,就對孫教授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一下子買了四本教育書籍,這是其中一部,今天收到的。正在閱讀過程中,完了之后再來寫讀后感,相信一定不會令我失望的。
感覺作者是一個很能說服人的人。呵呵~~他把要說的觀點都很恰如其分地舉了很多真實的例子。讀著讀著就覺得假如我也遇到這種問題,我的處理方法與他會有什么不同,然后受益良多。這是我讀孫老師的第一本書,以后還會繼續關注他的著作。
好行為決定好習慣,好習慣造就好性格,好性格帶來好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