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原來是"四年之癢"?
宇宙的秘密都在氣泡巧克力里?
暗宇宙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評王朔如何荒腔走板混搭《金剛經》與《時間簡史》
林黛玉看似弱不禁風,實則"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
本書從生活的最細微處開始著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為我們揭開了物質世界中那些簡潔又美麗的法則。本書從宇宙到人心,從牛頓到王朔,從熱巧克力到命運,涉及的知識領域廣闊得驚人,用科學來解釋生活的可能性和多元化,既嚴謹又八卦,帶你發現科技人文交融之美,探索精神生活的多維空間。
他是科學家,他是詩人,他是音樂發燒友,他跨過肉身,飛向"終極"
物理學家的跨界狂想曲,科普達人的生活萬花筒
用科學之眼透視世界,打通你的任督二脈,帶你走進一場天馬行空的奇幻之旅
《越弱越暗越美麗》是物理學家李淼的部人文科普隨筆集,話題深入科技與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弦論、暗物質、額外維、黑洞高深的物理問題,與散落其中的詩歌、音樂、神話、科幻、時光機器等奇思妙想構成一部諧和的交響曲,具有可讀性與啟發性。
李淼 男,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臺灣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所獲榮譽
李淼教授是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工程入選者。研究量子場論、超弦理論以及宇宙學。在超弦理論中的研究有一定的國際影響,特別是在兩維劉維爾理論、D膜以及黑洞的量子物理等方面。最近十年來主要致力于研究宇宙學和暗能量。
獲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魅力人物獎。
推薦序一聆聽宇宙的音樂?嚴鋒
推薦序二星空、詩人、夢想及其他?藍藍
自序一個理論家的自白
新生活
新知客
新神話
新科學
新世界
王朔的時間簡史
王朔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他讀的幾本書,這幾本書分別是《時間簡史》、《金剛經》、《六祖壇經》、《杜尚訪談錄》,《一顆原子的時空之旅》。所有這些書中,我只讀過《時間簡史》,那也幾乎是史前發生的事了。我在美國的時候,聽說《時間簡史》很好賣,霍金自己很得意,認為他的書比麥當娜的《性》更加暢銷是一件得意的事。一直沒有機會看,后來出了很漂亮的圖畫版本,就為女兒買了一本,自己順便看了。及時覺得寫得并不十分通俗,所以于不懂物理的人并沒有太大的益處。第二覺得也不如溫伯格的《最初三分鐘》,后者即使物理學家看了也有收獲。他的書,可能真的象麥當娜的書一樣,時尚的人拿來看了,對書中描寫的東西得到一個朦朧的印象,滿足了感觀的需要,也滿足了時尚的虛榮。
《一顆原子的時空之旅》的作者是勞倫斯?克勞斯,是一個研究宇宙學的人。他在美國有很大的名氣,主要是因為寫了《< 星際迷航>的物理學》,《星際迷航》是一部在美國連續演了幾十年的科幻電視連續劇。《一顆原子的時空之旅》中譯本發表于2003年,可惜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不敢評論。我推測,克勞斯的書應該比《時間簡史》通俗,因為我聽過他的演講。最近的一次聽他的演講是2005年在新加坡參加紀念愛因斯坦的物理年會,他講暗能量。演講之后,我記得同樣被邀請去做演講的一位在美國的華人教授很憤憤不平,因為克勞斯太會演講了,很有煽動力,這位教授不平他忽悠聽眾。不過,他還是承認宇宙學中的任何話題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很有市場,因為富人關心宇宙和人類的起源,以及宇宙和人類向何處去。富人關心了,就不愁政府不支持宇宙學研究。
王朔看的另外幾本書我一本也沒有看過。雖然王朔作為著名的老憤青很看不上時尚,那幾本書何嘗不是時尚?他曾開過一個他討厭的詞的單子,其中包括"米蘭?昆德拉、博爾赫斯、海德格爾、哈貝馬斯、維特根斯坦、瑪麗?杜拉斯、張愛玲、王家衛",如果我們將這個單子自然延長,就有會《金剛經》、杜尚、霍金,沒準哪24小時還包括王朔自己。我在這里寫王朔又何嘗不是在揪住時尚的尾巴?
我試過讀《金剛經》,效果是我理解《金剛經》比王朔理解《時間簡史》還要困難。比方說,世尊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讓我弄懂這句話不如讓我去看幾個將范疇論用到弦理論中的莫測高深的公式。
說到眾生,我們談談三聯用的標題"《時間簡史》與眾生平等",看起來,王朔讀《時間簡史》與追求眾生平等有關。他說:"我給你看兩眼,我都寫到物質起源了,我看了《時間簡史》那幾本書,明白這回事,眾生平等不是瞎說的。眾生平等多牛啊。" 我想他的意思不是霍金同學突然變成了一個社會思想家,他的意思是,通過物理,宇宙,他看到了人類的渺小。你再有名,再有個"王朔時代",與宇宙年齡的 140億年比起來,不過一瞬。有時代的人都這樣了,你在這個物質社會中做了一次官,掌握過幾回資源,或是有過幾次話語權,都是無足輕重。我想這可能是王朔將宇宙學科普拿來和佛經一起讀的原因。
爭論50后、60后、70后還是80后又有什么意思?可見王朔還在修行的過程中。50后、60后掌握資源,70后奮斗,80后攪局吹牛,等時間一平移,還是如此,只是將0前面的數字變動一下而已。我覺得,除了科學,任何從事其它人類活動的人大體可以作如是觀。為什么科學就不同了?科學這里有個規范,有個很難打破的規律,你做出了成績,不論你是什么0后。阿爾伯特同學26歲時發現狹義相對論和光量子,就相當于現在的80后。當然,不要說中國,就是全世界,人類的創造力高峰期似乎變了,沒有哪個80后這么牛了。所以,才有了0后的戰爭。
及時個看到王朔將物理學理解錯了的大概是三聯的記者袁越。在他的博客《土摩托日記》中,他指出以下這些話"(人人平等)絕無例外,因為是守恒的。";"涅槃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物質泯滅以后變成光子,光子泯滅以后變成輻射。"都是胡說八道。
胡說八道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再將王朔的幾段話拿出來看一下。
"拿高中物理可以把《金剛經》重新解一遍,說的就是能量守恒,其實就是教你生命的源頭、歸宿是哪兒。涅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人死后會回到物質狀態了,物質也會湮滅的,物質湮滅以后變成光子,光子湮滅以后變成輻射,輻射是能量。只是用不同的語言說,其實聊的是同一件事,這就是宇宙真理。"
物質會湮滅這不錯,但物質不會隨隨便便地湮滅,它需要反物質。物質反物質遇到一起就會湮滅,變成光子或者其它什么。通常,物質不會湮滅,物質只是變化了。在地球上,經常發生的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很難,很難將一個原子核變成另外一個原子核,更談不上湮滅了。接著王朔說光子湮滅成輻射就更搞笑了,輻射就是光子,光子就是輻射,沒有分別。這里我們認真糾錯決沒有否定王朔說的人生的意義,我不反對王朔這么思考人生。
接著他說:"我們都在這個循環中,根本沒有什么,曇花一現而已,別再自己吹牛了。宇宙有一個基本法則,任何偶然都是必然的,別投機取巧,沒有便宜事,因為能量守恒。你把一個人殺了,你無非改變他的物質存在的狀態,能量還在。哪兒去了,轉為負數,墜著你。能量守恒,就是從原點出發必返回原點,中間不管跳多遠,飛多高,變多大,歸零。但是零不是什么都沒有,這說起來就長了,我得寫才能說清楚。 "
他這里的"轉為負數"比較有意思。能量可以是負的,結合能就是如此,引力能也是如此。宇宙中的物質大多來自于引力的負能,王朔應該知道宇宙開始于暴漲,物質能量都是那時起源的,能量守恒,有了物質,就有了很大的引力負能,是不是墜著你,我們不得而知。自然,人死了不是轉為負能,這是明明白白的事。
我想王朔在這里關心的不是物質之間的轉化和能量守恒,他關心的是兩個終極問題,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歸宿。王朔活到50,開始向哲學的路上走,開始成仙了。對于這樣一個人,這是不可避免的。早就有人說過,王朔的玩世不恭其實是一種認真,他在新浪的視頻中就說,他比誰都認真。罵人是認真,滅這個滅那個是認真,沒有比他更認真的了。我相信他這些話,一般人如果還是為了吃為了穿,或者為了吃得好穿得好,或者為了有身份,不會這么認真,不會開始講生死問題。生死對他得觸動很大,他說:"那時候有一些事情,梁左、我哥、我爸在那幾年前后去世,我突然覺得死亡離我特別近。我多怕死啊。我得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啊。 "
這和西方有宗教信仰的人一樣,西方從富人到一般人,都想知道對終極問題的答案,他們有一個精神生活。科學之于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今生的現實問題,不僅僅是現世的生存,還包括三生中的"往生"、"來生"。現在有一個著名的Templeton基金會,Templeton老頭子特別支持研究宇宙學,特別支持用非正統的方法的人、沒有得到其它資助的人。他甚至計劃在中國也支持幾個這樣的人。西方的"實用科學"家們無論怎么抱怨,都不能阻止政府花大錢來做高能物理、宇宙學、空間探索這些大科學計劃。因為這里有一個很深層次的原因,有一個需求。王朔這樣少數人在東方也有這樣一個需要。
袁越同學還反對文科的同學談理科的事:"我并不是說霍金比王朔牛比多少,起碼霍金就寫不出"有請作家吃飯的沒有?"這樣有趣的話來。而且,霍金的這本《時間簡史》也寫得不咋地,遠不如王朔的小說好玩,我看完立刻送人了。但是,假如霍金會說中文的話,他有權力評論王朔,但是王朔卻沒有權力評價霍金,甚至連拿霍金當思想武器的資格都沒有,因為王朔根本不可能理解霍金的思想,連人家的皮毛都碰不到。這就是文理科的區別,你還別不服氣。"
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贊同。不過我和袁越的看法不同的是,王朔如果想建立什么思想體系是可以來找理論物理來幫忙的,只要他不撈過界就行。他也可以借用《時間簡史》來支持他的想法,支持他的不屑和罵人。歷史上那些不懂科學的人、半懂半不懂的人利用科學來裝飾他們的哲學理論還少了?悟一下道不妨,建立一個思想體系也不妨,只是不要認真地說,一說就錯。不用說學文的人了,就是學理的人去說別人的行當,同樣容易錯。
王朔的憤青只是憤在表面上。其實,我們誰的骨子里沒有憤青的成分?王朔只是比大多數人敢說而已,他沒有什么顧忌,年少成名,也算成功人士。他自己說,他年輕的時候不是不說,只是別人不知道而已。這種個人的成功,既是他罵人的資本,也是他開始在《時間簡史》和《金剛經》里尋找他思想武器的原因。
什么人敢說我現在有真正無所畏懼的感覺?佛敢說,知生死而后無所畏懼。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我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意思。王朔到沒到這個份上?可疑。但他開始成仙了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
物理學家的人文奇幻之旅,科普狂人的跨界新文體
一個物理學家有人文底蘊不容易,能寫書就跟不容易了 。
一直都喜歡科普類的圖書,這本書這本書是介紹前沿物理理論方面的佳作!
量子力學是讓普通人望而生畏的,糾結而不得其門而入,看看這本書,也許會找到開啟之門。
對于理科半毛錢都不懂,但這本書涉及范圍灰常廣泛。而且寫的輕松有趣,正在看。
文字的魅力在于,你在讀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閱讀的快樂。物理學家也有文青的一面。用物理的瓶裝了文學的酒,耐讀,有趣。
越弱越暗越美麗(物理學家的人文奇幻之旅,科普狂人的跨界新文體)
這本書科學性和科普性都比較弱,大多數都是隨筆。平時讀讀也挺不錯的。
這本書涉及當下科學研究的方方面面,推薦給剛脫離應試教育的理科生和對科學完全外行的文科生。
很好看,超級推薦,特別是看了星際穿越之后更愛看這個了
高深的理論,原來可以用這么簡潔易懂的語言表述!
剛拿到有封膜,看起來很不錯,內容還沒看,看介紹是本很有意思的書,書本裝訂精美,紙質不錯,是本好書,當當發貨也很快,很信賴當當,好評!
希望能看到更多這樣的科普讀物,神奇的宇宙,令人向往
買的時候很沖動 但是好像看不下去 不太喜歡 也就看不出來好了
先是讀過一些書中的博文喜歡,這冊集合聯系現實,很接近生活,又能讓人對很多事物有科學的態度來解讀,不枯燥,也不虛幻。有意思。
用比較樸實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天體物理,是唯一一本認真讀完的物理類的書籍。
讀過三體才注意到作者的。書寫的比較隨意,討好一般讀者的意味明顯了些,減低了科普本身的價值。畢竟書與博客是非常不一樣的媒介。
理科男寫的書,文筆算可以,但是不能與專業作者比。內容涉及較廣,有些著眼點比較好玩,但大部分只能泛泛一讀而已,看過后沒啥興奮點。
李淼老師的書不需要看簡介直接下單,我只是在此吐槽當當的合作物流……瀟湘晨報在下午三點半把書送到,這個坑爹的時間無論是對于快遞員還是收貨的都十分痛苦……
如題,感受就是長知識長見識的好書。之所以給四星是因為偶爾看到不懂的宇宙物理大千專有名詞實在不理解不能體會其中奧妙就感覺對我來說算是四星好書。適合反復閱讀。
怎么說呢。是一篇一篇的文章。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還沒來得及看,到這個題目就比較喜歡,越小越暗越美麗
作者是個很有想法的作者,顛覆了我對物理學家的看法,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非常棒,科普作品最難得就是會說人話,這樣才讓你有讀下去的興趣
李淼的科普文寫得不錯,很有嚼頭,注水不多,值得一讀。
他的書一下子就讓我有購買的欲望.因為很久以前就知道.并且去過他的博客了解..很有意思的科學家.自然有深厚的邏輯科學基地來構建這本科普作品的堅實基地.對于這類書籍,我很難放過.
本次購買的這本書印刷質量奇差無比,真的讓人無語
看電視看到這個作者,所有來買了,還沒看,應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