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真文字,人間至親情感"。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寫的回憶錄,以"零距離的胞兄視野,向我們披露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從艱難的時世走來,登上了時代的思想。"作者與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書中,作者為我們原生態地描繪了一個落難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們艱難卻也不乏快樂的成長歷程,作者和小波作為一對投契的兄弟,經歷了自由不羈的童年與少年歲月,也經受了青春兇猛的年華。即使在最荒唐、無望的時代,他們也保持著對知識的敬畏和對高貴精神的追求。當然,也有著源于生命沖動的不羈與狂野,惡作劇、對武力的崇拜,饑餓年代的鋌而走險及招致的懲罰與羞辱,在書中都有真實具體的呈現??杉词乖谧畋拔o助的年代,身處蓬蒿之間,他們的生活中卻沒有失卻書籍、詩歌、精神磨礪的陪伴,沒放棄對豐富的精神與高貴靈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從少年時代即已打下了基礎。他文學寫作中許多精彩華章,在這本書中也都能夠找到其源頭。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部關于兄弟情誼的書,也是關于一個知名藝術家心靈成長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學、哲學家、作家周國平先生評價本書"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文本,使我們對當代中國文學史上這位特立獨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豐滿的認識。"作為王小波的妻子,社會學家李銀河在看了這部書稿后則感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僅是關于王小波的往事記憶,而且是關于他們成長年代的一次認真的清理與真實無欺的交代,特別是關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會百態的種種細節的描述,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煉鋼鐵、全民寫詩、饑餓年代、反右、時期的文斗與武斗,上山下鄉、恢復高考、出國潮……一代人的成長歷程,在書中都有令人驚喜的存真保留,讀之不僅大開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這種出之真實經歷的記述,無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間版的當代中國史。
對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具有私密性的生活內容,本書也作了真實無欺的實話實說,他的愛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實的披露。
如果將文字分為高級和平常,那么這本書無疑是可以列入高級文字之列。讀之,能夠感受到滿足的快感,文字之間仿佛埋藏著興奮劑。這種令人興奮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與思想人性化的表達方式,具體體現為一種優雅與睿智的語感。讀之觸目難忘。李銀河女士閱讀書稿后,對作者文筆之精美備極贊嘆。王小波曾說: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論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觀書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員強悍的智商與文化涵養的確令人誠服。作為哲學家的王小平,在本書中卻操著地道的北京話,說著在北京和中國發生過的那些"夯事兒",一種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釋然與幽默感時時按捺不住地流露出來,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無厘頭,而是一種因為智慧飽滿優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這幽默是以知識為底氣的。從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間隱秘的氣質關聯,喜歡王小波的讀者,一定會從這些文字中嗅到某種熟悉的氣息,得到滿足與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風,由于這本書的存在,而避免了失傳的命運就,這實乃文字愛好者的一樁欣慰之事。
作為美國圖蘭大學的哲學博士,作者承襲著家族思辨傳統的香火。本書的思辨穿越了現實,而進入了存在的層面,作者進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優雅的。書中關于生死、宿命的思考與分析,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慨。而這些對生死的思考,既來自于本書作者的哲學家的使命,也來自于現實的無奈遭際:在同一年里,他的兩個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連離世。這錐心的打擊不僅成為兄長王小平心中永遠的痛楚,也成為家族成員不愿碰觸的傷口。寫出這一切,對于作者而言充滿艱難。因此,這也是一本充滿勇氣的作品。
本書正式出版前,試讀本已經引起主流媒體的強烈興趣,并被一批書評人譽為"提前進入2012好書榜"的精品之作。
王小平,1949年生于山東濟南。上山下鄉期間曾經在北京京西煤礦下井十年。1978年進入社科院研究生哲學系,1981年畢業。1991年于美國圖蘭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居美國。
一句話廣告語:本書對王小波的戀愛,婚姻,以及小波之死的記述,都是首次公開,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憶小波(代序) 徐卓云
寫在前面
成方街
鐵一號
西郊
艱難時代
閑逸生活
文字之緣
革命年代
象棋
全武行
市民心態
健行者
戍邊云南
學英語
青虎山
反熵現象
小波結婚
上大學
附錄:
藝術的內丹
王小波年譜簡編黃山行
月夜
回想二十七年前在匹茲堡我們有過一番遇合的緣分。說是緣分,因為我們的關系不同于一般師生。我教了一輩子的書,我總以為自己的責任是傳授知識和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和小波上課時不以知識為上課內容,而是在彼此聊天的過程,隨話答話,才能有心智的交流,敲出思考的火花……
讀了小平寄來的資料,勾起了我許多記憶……
——許倬云
王小平是我讀研究生時的同學,當年覺得他淳樸而敏銳,思維和直覺都好,是一個哲學胚子,闊別三十余年后讀到此書,仍是這個感覺。他和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他的回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文本,使我們對當代中國文學史上這位特立獨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豐滿的認識。
——周國平
一本最接近王小波的書稿,往事歷歷,觸手可及。
——葉兆言
業余者、邊緣人、精神流浪者——薩義德所描述的知識分子的這些精神特征,在王小波身上獲得了最典范的展現,而本書的作者,以零距離的胞兄視野,向我們披露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從艱難的時世走來,登上了時代的思想。
——許紀霖
王小波曾經說過: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絕非溢美之詞??戳诉@本書,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樣煉成的"。
——李銀河
最近從圖書館借來了王小波的一本《思維的樂趣》,語言睿智風趣,條理分明,湊巧看到王小平出了這本書,就趁當當做活動,半價得之。
作為王小波門下走狗,這本書自然不能錯過!王小平的文風和小波有點像~
更懂王小波了,在咖啡廳里邊看邊哭,不至于的,惹得周圍側目無數。書是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所著,從家庭側面反映小波的生老病死,尤其是青少年階段??春竺靼祝跣〔ǖ膫€性、沉默、不修邊幅、文采、浪漫,小說雜文中的情節,婚戀甚至死亡,都是合情合理又命中注定的。如果看王小波的作品,本書是少有的背景資料,當然還有一本,《愛你就像愛生命》,是他和李銀河的情詩集,很感人、真摯、傳情。
通過此書可以更多了解王小波的成長背景,作者的文字風格顯然與其弟不同,更多治學者的審慎和理性。是一本值得讀的很不錯的書。
小波的書寫的那么有趣,看了哥哥的傳記覺得原來是因為人生亦是那么有趣,何況還有那么朝夕相對興趣相投的兄弟。感覺是很美好的童年生活。另外,晚上看笑的在床上打滾了 _
作者文筆一般。但作為想去了解我喜歡的王小波的資料,卻是第一手的。有價值。
閱讀王小平的文字時會想到王小波小說里的內容 那些關于他們兄弟兩的事情很有趣
印刷包裝還不錯,字體也適宜,寫的也蠻有意思,畢竟是學哲學的出身,文筆淡雅流暢,角度也全面
其實是沖著王小波王先生的名字買的。最先是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書中的一個小段落,作者也就是王小波王先生的哥哥關于弟弟的一些回憶(好像在說繞口令~~),蠻有趣的,就留了意買這本書,主要是為了更多的了解王小波先生。書寫的還可以,也的確了解了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事情,不過,這個書名和內容的出入還是不小滴!
不愧是王小波的哥哥,名字改成《我和我的兄弟王小波》更貼切些。很喜歡。
不能說比王小波寫得好,但如果喜歡王小波,那就看看吧。
我雖然不太欣賞王小波的文章,但是我很喜歡他這個人。這本書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王小波。
在《讀庫》上看過一篇王小平關于王小波的文字,喜歡。就買了。
沖著喜愛王小波的文字才買的,但真受不了這位兄長充斥全書中有意抑或無意的掉書袋,書中相片選的也奇怪,王小波大姐的單獨照,二姐的單獨照,甚至二姐和二姐夫的合影都上了,也不知道該書編輯是怎么把關的?
美與一切感官相通。我曾在反光的玻璃片滴上墨水兒,以期用來看日食。天空霎時便黝黯,又帶著我不能描繪的光暈。我看得頭昏目眩。這本書讓我極大地、細致地回憶我經歷的過往,盡我所能地對自己重現所體會過的美得震撼。不僅在讀王小平、王小波兄弟二人,也在讀自己。
王小波的哥哥對小波的追憶。書中記錄了王小波的童年,青年,和壯年生活,直到他的逝世。從書中可以了解王小波是如何成長的。
通過此書對王小波的生活軌跡有了大致的了解,特別是幼年、青少年更為詳盡,對理解他的《黃金時代》很有幫助。希望李銀河出本寫她和王小波留學經歷的書,相信他們游歷歐美的故事一定精彩有趣!
我很喜歡王小波先生,有時很惋惜他過早的離開我們。我是一個正在老去的80后,我只想對我們這代人還有比我們更年輕的一代人說,王小波的每一本書都值得我們閱讀。
大學里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王小波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獲智慧和超然。
內容真的不錯。但是我還是喜歡王小波,好像買這本書,就是為了多知道一些關于王小波的種種。王小波真是一位讓人真心懷念的作家。
這本書就是不借助王小波也是值得一讀的。語言的精當、凝煉、生動,思想的深刻,敘述中的冷幽默,哥倆兒如出一轍。這本書展現給我們的是,混沌年代不甘混沌的人的成長史。藝術的內丹就是這樣煉成的。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王小平和王小波的前三十年生活。看了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他們哥倆成就都那么高??戳瞬胖朗裁礃拥耐晟畈攀峭辍Ρ痊F在孩子們的童年,簡直相差太遠。我一口氣看完的。
這本寫王小波的書,有很多鮮為人知的具體事情,都是過去所不知的,使人們對小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他那特立獨行的性格是難能可貴的,可惜這樣有特點、有才華的作家卻英年早逝,實是文學界的一大損失!
我與作者是高中同學,那時他已顯示出某種特殊的、過人的才華,其文筆不在弟弟王小波之下,甚或有過之。得知這本書將要出版的消息,十分期待,所以最近一些天我每天都要雜志之家搜索,第一時間發現到貨,當即下單。我可能是在雜志之家上第一批購買此書的人吧?
王小平的書思想犀利,文采非凡,觀點獨到不在王小波之下。李銀河說,王小波的小說比雜文好,俺卻認為其小說粗糲的風格不太適合俺的閱讀習慣,俺是王小波雜文的崇拜者。
書印刷裝幀紙張都過關,內容也好。許倬云《憶小波》代序,王小平的文筆也很好,再加上情感真摯,讓人讀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王小波,書中配有許多照片,很多是王小波全集里沒見到過的,小波逝世十五周年了,買這本書看看,珍藏起來,非常值得。
王小平是哲學家,是周國平的研究生同學,他的文字更有些學院派的生硬氣質,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王小波的浪漫自由的瀟灑文字。無疑,這本書對我了解王小波的性格有了莫大幫助,除了作者的文筆生硬之外,我覺得這是本好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