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拓展了一個分析對外貿易與國內產業地理的模型——包含兩國三地區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改進版本的引力模型測度和分析了中國對外貿易成本的變化,通過產業分類和地區分類詳盡地描述和刻畫了中國產業地理的時空演變,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中國貿易出口的空間特征。結合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分析和驗證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地理的關系,并以城市經濟為研究對象,考察內外部市場獲得對地區發展的影響。
隨著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中國日益地融入到全球經濟,與此同時,國內的制造業地理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近期國內外經濟一體化程度持續深化,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進行梯度轉移,相對國外市場,國內市場對產業空間分布的影響作用增強。
本書拓展了一個分析對外貿易與國內產業地理的模型——包含兩國三地區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改進版本的引力模型測度和分析了中國對外貿易成本的變化,通過產業分類和地區分類詳盡地描述和刻畫了中國產業地理的時空演變,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中國貿易出口的空間特征。結合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分析和驗證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地理的關系,并以城市經濟為研究對象,考察內外部市場獲得對地區發展的影響。
許德友,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畢業于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與空間經濟學。
及時章 導 論/001
及時節 春運與出口:來自中國產業地理的故事/001
第二節 研究意義和研究目標/005
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008
第四節 研究特點和創新之處/010
第二章 對外貿易與產業地理:一個研究綜述/012
及時節 問題的緣起:對外貿易與產業地理的關系/014
第二節 產業地理:從貿易理論到新經濟地理理論/017
第三節 對外貿易與大城市:發展中國家產業地理的演化/018
第四節 貿易開放、產業地理與地區差距/020
第五節 對外開放與中國的產業地理/023
第六節 小結/025
第三章 對外貿易與產業地理的兩國三地區模型/027
及時節 對外貿易如何影響國內產業地理/027
第二節 FKV兩地區基本模型/029
第三節 模型拓展:國內兩地區對稱和不對稱的情形/035
第四節 基本結論/049
附 錄 國內兩地區對稱情形時的均衡打破/051
第四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成本測度與空間特征/054
及時節 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成本的測度分析/055
第二節 中國對外貿易的空間不均衡/072
第三節 出口貿易集聚與產出集聚——面板數據的計量檢驗/077
第四節 貿易出口的空間相關性分析——以江蘇縣域為例/092
第五節 小結/106
第五章 開放條件下中國產業地理的時空演變/108
及時節 開放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空間分布/108
第二節 地區劃分及不同產業的分類/110
第三節 測度指標:區位基尼系數、集聚程度和平均集聚率/120
第四節 中國產業地理的時空演變與特征分析/121
第五節 小結/133
第六章 對外貿易對產業地理的影響:三維度的分析/137
及時節 誰重塑了中國的產業地理/137
第二節 基于產業—地區—時間三維度的研究創新/140
第三節 三維度的實證方法及變量選取/141
第四節 對外貿易對產業地理的影響:實證結果分析/147
第五節 小結/162
第七章 國內外市場獲得與地區差距:城市的視角/165
及時節 市場獲得與產業地理/165
第二節 市場獲得導致地區差距/167
第三節 市場獲得與經濟發展的理論模型/170
第四節 實證方法和數據選取/174
第五節 國內外市場獲得與城市發展差距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178
第六節 結論與啟示/193
第八章 結論、政策含義與研究展望/196
及時節 結論/196
第二節 政策含義/200
第三節 研究展望/202
參考文獻/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