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總第1卷)》出版后,收到學界的鼓勵和肯定。作者從客觀歸責理論在德國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其在理論體系中的地位、理論界的全新爭論以及其在聯邦法院判例的態度各選擇了幾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論文,使中國學者能夠對客觀歸責理論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在中德雙方編輯人員協商的基礎上,作者在刑法專題研究部分對該理論在德國的情況做個整體性的說明。
刑事法的科學性——學者的使命
——《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2017年第1卷(總第2卷)前
趙秉志
前言Prof.Dr.Dr.h.c.mult.Michael Pawlik
及時部分刑法專題研究
I.客觀歸責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從舊的歸責理論到古典的犯罪概念
——對刑法歸責概念歷史的論述
斯蒂芬 斯圖賓格(Stephan Stübinger)
潘文博譯
因果關系與客觀歸責理
查德 霍尼格(Richard Honig) 隗佳譯
客觀歸責理論的發展歷程
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 施羅德(FriedrichChristian Schroeder) 王華偉譯
客觀結果歸責理論的發展、基本路線與懸而未決的問題
沃爾夫岡 弗里希(Wolfgang Frisch) 惲純良譯
II.客觀歸責的體系架構與體系地位
評客觀歸責
京特 雅克布斯(Günther Jakobs) 趙書鴻譯
構成要件該當的舉止與事前考察
——兼批判“主觀與客觀之混淆”
布喬恩 伯克哈特(Bjrn Burkhardt) 周子實譯
規范論與過失
——論作為違反舉止規范之基本形式的過失
弗勞克 羅斯塔爾斯基(Frauke Rostalski) 馬寅翔譯
第二部分經典判例評述
聯邦較高法院判決中的客觀歸責
馬特厄斯 沃特(Matthias Wachter) 江溯譯
第三部分刑事訴訟法專題研究
在刑事訴訟中探尋實體真實
卡爾-弗里德里希 施圖肯貝格(Carl-Friedrich Stuckenberg) 宗玉琨譯
真相與傳說:關于抗辯式訴訟的討論
埃達 韋斯勞(Edda Welau) 宗玉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