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收錄了梁實秋多年的讀書札記、寫給友人的信件以及多篇充滿人生思考與感悟的詩歌。梁先生的文字恰如其人,真誠、平和,在閱讀過程中,讀者能感受到他廣博的學識,對朋友的親厚,和對人生以及世間萬物的包容、欣賞和發自心底的珍愛。
這本書對梁實秋個人思想和經歷的呈現最多,也因此烙印著他個人生活的痕跡。尤其是那些書信,比正式的文學作品更能顯示出作者的人格精神和價值取向。雖然文字未經雕琢,但蘊含其間的那份真切赤誠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
全新修訂版梁實秋散文全集,收錄完備、選編、校訂嚴謹!
一代散文大師梁實秋先生經典的散文作品全集,他的散文集曾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紀錄。
雅舍隨筆》對梁實秋先生個人思想和經歷的呈現多,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一個真性情的文人梁實秋。
在書中尋覓知音,在信中抒寫深情,在詩中感悟人生,多維度感受梁實秋先生的才與情。
梁實秋(1903-1987)
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及時個研究莎士比亞的。尤以散文創作最為突出,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較高紀錄。代表作有譯作《莎士比亞全集》,文藝批評專著《浪漫的與古典的》,以及散文《雅舍小品》《雅舍談吃》《雅舍隨筆》《雅舍雜文》《雅舍憶舊》《雅舍遺珠》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來,時而流連于衣食住行,時而沉醉于琴棋書畫,有時天文地理,有時人情世故。沒有生之無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簡潔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種積極溫暖的情味。及至晚年,他的文章更添溫婉、平實之感。冰心曾這樣評價梁實秋:“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
及時輯
讀書札記
亞瑟王的故事
布道書
莎士比亞與性
莎翁夫人
莎士比亞與時代錯誤
斯威夫特自挽詩
約翰遜的字典
桑福德與墨頓
造謠學校》
瑪麗 蘭姆
塵勞
拜倫
沙發
奧杜邦
林肯告別春田
沉默的龐德
大街》
納
布勞德斯基的悲劇
陶淵明“室無萊婦”
讀杜記疑
劍外
曾孟樸的文學旅程》
登幽州臺歌》
詞林摘艷》
唐云麾將軍碑
金縷衣
傳法偈》
懸記
竹林七賢
管仲之器小哉
飲中八仙歌》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
生而曰諱
復詞偏義
海晏河清圖
孝
第二輯
尺牘寸心
寫給劉英士先生的信
寫給孫伏園先生的信
寫給舒新城先生的信
寫給劉白如先生的信
寫給張佛千先生的信
寫給林海音女士的信
寫給余光中先生的信
寫給陳祖文先生的信
寫給吳奚真先生的信
寫給陳秀英女士的信
寫給聶華苓女士的信
寫給蔡文甫先生的信
寫給夏菁先生的信
寫給梁錫華先生的信
寫給沈葦窗先生的信
寫給小民女士的信
寫給繆天華先生的信
寫給羅青先生的信
寫給陶龍淵先生的信
寫給黃天白先生的信
寫給林芝女士的信
寫給江新華先生的信
寫給方仁念女士的信
關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舊箋拾零
第三輯
詩心盎然
荷花池畔
沒留神
一瞬間的思潮
冷淡
蟬
疑慮
重聚之瓣(摘錄數段)
春天的圖畫(十首之二)
二十年前
對墻
送一多游美
舊居
秋月
夢后
荷花池畔
答一多
幸而
早寒
寄懷一多
小河
懷——
答贈絲帕的女郎
贈——
一九二二年除夜
尾生之死
海嘯
海鳥
夢
題璧爾德斯萊的圖畫
荊軻歌 223
REPLY FROM A“CHINEE”
莎翁夫人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報載:
合眾國際社英國斯特拉福頓二十二日電]今天一場大火燒毀了莎士比亞夫人童年故居的三分之一,但官員們希望能在明年游季以前,及時修復損壞部分。
莎士比亞紀念中心主任福克斯說,調查證明火災是因電線走火而起,他又說,縱火的可能性“并未排除”。福克斯稱贊救火員,拯救了一座具歷史性,保存了五百年的茅草屋頂的農舍,該農舍自一八九二年來,一直為英國重要的名勝。據推測,在十六世紀末期,哈撒韋小姐嫁給莎士比亞以前,一直居住在那里。每年大約有二十五萬人參觀該農舍。
莎翁夫人安娜?哈撒韋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比莎士比亞大八歲。莎氏在《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景寫下這樣的句子:
女人永遠要嫁一個比她大些的,她才能適合他,才能在她丈夫心里保持平衡。……女人像玫魂,美麗的花兒一經盛開立刻就謝。
這一段話也許是有感而發的吧?莎氏夫人在婚前就已懷孕,所以在降臨節(Advent)前幾天匆匆忙忙地請求教會舉辦手續,而且迫不及待地請求特準免去三次預告的手續,因為降臨節一開始直到封齋期是不準結婚的。在伊麗莎白時代,訂婚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婚禮是可以暫緩舉行的,所以在婚前的性關系并不違法,但與善良風俗究竟不合,而且在雙方心理上將永遠是一個負擔,會覺得婚姻(至少那婚禮)是被逼迫舉行的。哈撒韋一家人有清教的傾向,清教徒厭惡劇院,而莎士比亞正好走上戲劇一途,不僅是作者,而且是演員,這志趣的不調和在婚姻上必有很大影響。所以莎士比亞一去倫敦,二十余年從來沒有把妻子接到城里去同居――這是不尋常的事。莎氏在倫敦黑僧劇院附近置產,想盡方法使之將來不至于落入妻室之手。莎氏遺囑留贈給妻的東西是“我的次好的一張床”,即他死時睡著的那張床。有人說“次好的床”表示親熱,因為那時代家中好的床通常是預備給客人睡的。但是遺囑里他對他的妻沒有任何親熱的字樣。這一段婚姻是不幸的。不過,古今中外文人的婚姻有幾人是十分理想的呢?
寫給林海音女士的信
林海音女士,原籍臺灣苗栗,生于日本,長于北平。曾致力于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等范疇,集作者、編者與出版者于一身。著有《城南舊事》、《剪影話文壇》等文集數十部。近期作品是《隔著竹簾兒看見她》和《寫在風中》兩本散文集。主編《聯合報》副刊期間,提攜文壇后進無數。創辦《純文學》雜志,主持純文學出版社,對現代文學的耕耘與推廣,不遺余力。她和梁實秋先生及梁夫人,過從甚密,是鄉親,是文友,也是雙方家庭中的常客,友誼數十年如一日。
海音:
收到《純文學》,謝謝你。在海外讀到中國雜志,如他鄉遇故知,別有滋味。信封上的住址你寫錯了,是35thAve,不是3thAve,但是幸而有98125字樣,郵差認識姓名,依然投到不誤。這一期的內容很豐富,花了我24小時工夫大致讀完。
臺北海關根本對出境客不檢查行李,可是西雅圖海關十分嚴格,我帶了一包豆腐干,美國佬硬說是肉制品,意欲沒收,幾經說明無效,請來農業部專員鑒定,方允放行。他們態度并不壞,檢查嚴格而臉上始終有笑容,一面要沒收人家的東西,一面嘻嘻哈哈說笑話,并不繃臉皺眉,這就是美國人的可愛處。
西雅圖好冷好冷,早晨三四十度,最熱的一陣不過五十幾度。我們穿的衣服是春天的,此地氣候是嚴冬!我們除了在家聊天,就是上街買東西―與其說是買,不如說是看。美國市場琳瑯滿目,看了真想買,一想二十公斤的行李限制,心就冷了。吃的嘛,可口的不多,還是我們臺灣的好―不過小紅蘿卜真好,又嫩又甜又有水兒,比咱們北平的好像還勝一籌。不知你同意否?
我此次來不敢驚動任何人,不料報紙上登了一條小新聞,海外版也照登,鐘露升看到了,他一加宣傳,立刻就成了新聞。我在西雅圖小憩,想到東部去。內人在飛機上下時,暈得厲害,歐洲之行怕有取消之必要。好在莎翁已經去世,憑吊故居也沒有太大的趣味。不去也罷。我們身在海外,心在臺灣,想念我們那個污臟雜亂的家園!祝安
梁實秋頓首一九六?、四、卅內人附候
海音:
我們今天飛到美國去了,連日陰雨又值感冒,未能走辭乞諒,垂暮之年,遠適異邦,心情如何可以想見。匆此即頌大安承楹兄好
梁實秋頓首一九七二、五、廿六內人附筆
海音:
收到你的信,三張照片,照得好,洗印得好,只是其中有兩個老丑不大好看。我每天早晨洗臉,不敢抬頭照鏡,然而,然而,有什么辦法!前幾天收到王節如寫三頁長信,字跡有一點傾斜,看來這場病勢不輕。據她說還要靜養幾個月。謝冰瑩也有信來,據告不擬再開刀。我覺得她太不幸了,我很同情她。她是一個很厚道的人。最近我收到大陸直接寄來的一封信,是我們一個外甥從清華大學寄來的,這是這些年我及時次收到貼用那種郵票的信。大陸上的好多親友都故去了!我母親于十年前逝世,享壽九十,到今天我才知道,椎心慘痛!
顧先生有信給我(沒回答我的問題),他是攜夫人女公子返去探視親舊的,那邊報紙有登載,還有照片,顧先生都復印給我看了。來書所述夫人患癌故去探視云云,不確。此間已下雪,唯落地即融,還沒冷到程度。女兒外孫和你一道返臺,府上熱鬧可想。我P.R.杳無消息,誰說外國人辦事敏捷,其不便民無以復加也。匆此即頌大安何凡先生好
梁實秋頓首一九七三、十一、十內人附候
海音:
內人不幸于四月三十日晨外出散步,被路邊油漆鐵梯倒下擊傷。急救行手術后未能從麻醉中醒轉,遂告不治。享年七十四歲。于五月四日葬于公墓。友人浦家麟從紐約,陳之藩從休斯頓,聞訊趕來,至為可感。現正辦理法律手續。我突遭打擊,哀哉痛乎,何復可言!心慌意亂,恕不多寫。即祝大安
梁實秋頓首一九七四、五、五
承楹先生均此不另
海音:
得惠書及照片八幀,感激之至。看見靈堂景象,當然傷心,但是仍然想看。一面看一面流淚。明天是“斷七”,要去上墳,以后就不定期地去了,已約花店每星期送一花束。一個多月來,我表面上較前穩定一些,內心苦痛則無時或已。文薔已放暑假,可以不上學了,這一個月來,常常整天家里只我一人,一個人做午飯吃,真不是滋味,有幾天兩個孩子回來伴我吃飯,我心里另是一番難過。院里的花比去年旺盛,我不敢去看,一看就要大慟。寢室內一年四季皆有插花或盆栽,今后一律免除。我不能再看見花,一見花就只想摘下來送到墳上去!附上兩張照片,去年照的,今年還沒來得及,惜花人已長埋地下矣!
……
實秋不但能說會道,寫起或譯起來,下筆千言,諧而不俗。——冰心
他的學術文章,功在人民,海峽兩岸,有目共睹,誰也不會有什么異辭。——季羨林
文學批評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學事業之所在,其激蕩之廣,反應之烈,凡我國新文學史皆難忽視。——余光中
書很好,物超所值。不得不感嘆梁實秋先生的博學多識。就如冰心女士所說,想花一樣的人。
才看完,梁實秋先生細膩的文筆能夠體會最純粹的文人性情
買了一套梁實秋的書,慢慢讀,細細品味,像喝茶一樣悠然自得
書很好看,一直很喜歡梁實秋的文章,有一種淡淡的清新,非常文雅,適合閑暇時放松心情,增長見識。
雅舍隨筆~雅舍憶舊~梁實秋先生的散文集,老早就想買了……趁活動趕緊收了~
套書集全了 超值購很劃算 當當老客戶了 這回把梁實秋的散文集集全了 很平實的語言傾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有感悟 有美食
很好的一套書,非常喜歡,梁實秋現實的文字不拾人牙慧,自然樸質,深意,價格便宜,適合收藏整套,慢慢讀,有滋有味。
尾品匯時一起買的,四本,因為很喜歡梁實秋的文章,淡淡的,卻又很愉快
隨性所至的筆端,流露著真實純粹的文人性情。超愛梁實秋,更愛他熱愛生活的態度。真性情,真文人。
(包裝太差,一層袋子連泡沫的都不是,就是一般買衣服的那種快遞袋,甚至比那種還要薄,我買了三本書就這樣的包裝,來到還是破的,書也還行吧,挺大的
梁實秋先生的雅舍系列一本本收集齊了,只有雅舍談吃換了個版本才買到,有些遺憾,大師寫的小文章,很有味道
梁實秋先生的力作,讀一讀是必須的,大師語言表達是非常棒的!
當當的書我買了很多了,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沒啥說的,好評必須給,現在朋友們也會經常托我在當當買書,樂意至極,希望當當可以做得更好
非常喜歡梁實秋的文字,真的是符合冰心對他的評價:才情趣俱佳。只可惜這一套不全
喜歡梁實秋的散文。情感細膩溫暖,行筆流轉灑脫。幽默風趣,諷刺但不刻薄。這套雅舍合集,值得珍藏。
梁實秋老先生的書一直都喜歡,行文樸實有趣不乏幽默,言辭誠懇,感情深厚。尾品會一口氣買了好幾本都是梁先生的,真是幸運。
遇到尾品匯時買的,性價比很高。梁先生“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這一套書6冊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文筆精巧、語言幽默、內蘊深厚、風格恬淡。充分顯示了梁實秋先生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靜下心來慢慢看,穿行到民國。
書都很喜歡,當當老用戶了,快遞員服務態度很好,也很真誠,紙質的書和電子書的感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喜歡沒事的時候翻翻紙質的書,一種享受。書的墨香永遠是電子產品沒辦法代替的。而且,價格也很實惠。
梁實秋的“雅舍小品”系列一共六本,我買了一套,讀了感覺很不錯。同事看到了,要跟孩子買一套,只是已經買不到完整一套了,只買了《雅舍憶舊》《雅舍隨筆》《雅舍雜文》三本。呵呵,她還在恨自己下手晚呢。
一直都很喜歡人生哲學。最喜歡的兩個作者分別是林語堂和胡適。這其中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最喜歡作者發表的關于對兩性的認識。雖然林語堂對女性的認識非常透徹,但是他和妻子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厲害了我的包裝就一個袋子裝的提回來的路上漏了漏了還掉積水上了一萬個心疼啊。。。。。。。。。。。
包裝太隨意,就簡單的塑料袋,這樣太容易損傷書了,對于雜志之家購書,能有這樣的包裝特別失望。
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多年的讀書札記,寫給友人的信件,以及多篇充滿人生思考與感悟的詩歌,字如其人,真實平和,在閱讀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廣博的學識,對朋友的親厚和對人生以及世間萬物的包容欣賞和發自心底的真愛。
《雅舍隨筆》收錄了梁實秋的讀書札記、書信和詩歌作品,不事雕琢的文字真實地呈現出作者的閱歷、思想以及人格精神。
其實這本書很多地方沒有完全看懂,看這本書是沖著作者看得,為了自虐硬逼著自己看得,看完很痛苦。里面有很多詩詞雖然沒能完全領悟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感覺,但是依然能感受到詩詞的美感、意境。用了很多作者朋友的點評,對于文學家們的文章的引用,寫給自己朋友的信以及看了朋友作品的評價。感慨最多的是,別人怎么都那么有才,覺得自己很多年的語文是怎么讀的,有點后悔看這本書。 梁實秋名言中有一句話特別喜歡:“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呢。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用自己能理解的最簡單的道路就是,朋友間…
久聞先生之書,其散文見長,便晝夜思盼之,今有幸以拜讀。吾于散文之愛,已久亦,只因囊中無一物,而今幸得些許碎錢,欲將其皆投于紙書中。余觀雅舍乃散文之極品,其包涵古今中外之事故,其深度已過它書,故收之。雅舍全集皆為書中佳作,得之則幸,不得乃吾命亦,懷此心欲購,然天不負吾,終得之。嗚呼!此天意也,乃蒼天之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