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佛教的對話是當今宗教對話中一個非?;钴S的領域。一種新的對話模式,即走向彼此轉化的對話模式,在本書中得到了創造性的闡發??撇颊J為,在基督教和佛教的對話中,真正合適的關系是走向基督教和佛教的彼此轉化。這種對話模式超越了傳統的排他模式、兼容模式、多元模式,走向了一種比較模式。這是一部具有持久影響力的著作。
約翰·B.科布(John B.Cobb.Jr.1925-),美國克萊蒙特大學榮休教授,當代杰出的過程哲學家和神學家已經出版幾十部重要著作,代表作有:《多元化時代的基督》、《超越主義和相對主義》、《后現代公共政策》、《可持續性》、《回到達爾文》、《生死問題》和《過程神學》等
及時章 走向對話之路
1.進入20世紀的基督教教導
2.普世教會運動和梵二會議
第二章 通過對話而超越對話之路
1.超越官方立場
2.一個批評性的評估
3.超越對話——走向何處
第三章 西方對涅檠的解釋
1.學術上的探索
2.哲學的進路
3.宗教的進路
第四章 跨越
1.終止執著
2.作為真我之實現的自我消融
3.作為終極實在的空
4.時間和歷史的廢止
第五章 回歸
1.沒有執著的信仰
2.個體生存的消融和超越
3.上帝和空
4.純粹內在性和部分超越性
第六章 基督徒向佛教徒作見證
1.佛教普遍主義
2.作為基督的阿彌陀佛
3.佛教徒能向基督徒學習什么
4.基督的歷史中心作用
5.結論
后記:佛教、基督教和懷特海的哲學
人名術語英漢對照表
譯后記
及時章 走向對話之路
當代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的?;酵揭愿屑ぷ藨B意識到其他宗教傳統或道路的存在,這些道路對基督教自我理解具有的意義已經成為神學關注的中心。對比之下,在19世紀之前,就其他道路作為思考的主題以及它們對基督教神學的意義則是難得的,而在今天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縱觀歷史,基督徒一直在回應其他的宗教。這些回應是各種各樣并相互區分的。其中,適合性的回應對我們變得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我們不能夠簡單地求助于過去,來了解這種回應是什么。誠然,當我們懷著對其他宗教之偉大和善良的開放心態來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懺悔我們的傲慢自大。正確地說,就像與猶太教的關系那樣,基督教關于其他宗教的教導已經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在那里我們最需要懺悔。但是,即使我們明智地并很好地作了懺悔,那就是說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和更加適合的行程,我們也不可能簡單地忽視我們的過去。我們必須理解、批判和重構我們的過去。
這一章提供了關于基督徒努力理解基督教信仰與其他宗教之間關系的一個概況。它分成兩節。及時節簡要描繪了19世紀初的情況。第二節比較具體地處理了新近的發展,特別是廣泛地接受了與其他宗教的對話關系。我們把注意力轉向羅馬天主教會與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但與此密切相關的一些基督教思想家的個別理論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內容。
1.進入20世紀的基督教教導
基督教自我理解最重要的來源是《圣經》。因此,猶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對其他宗教團體的關系與其他宗教傳統對《圣經》的理解是很有關聯的。但是,研究《圣經》的人沒有廣泛地涉及這個問題。希望不久以后研究《舊約》和《新約》的學者們將給我們提供這方面更多的說明,但我們現在能夠找到的只是幾篇有關《圣經》觀念的一般性評論。一些后來成為我們法規的早期傳統曾大量吸收了來自于迦南、埃及、巴比倫、波斯和希臘宗教傳統的材料。然而,在《圣經》作者的意識中,主導觀念卻是猶太教與非猶太教在宗教信仰及其實踐上相互對立和彼此相反。這種二元論既是《舊約》也是《新約》的特征。
對立和相反的感覺并非虛幻。猶太民族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隨著時間流逝,這種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獨特。猶太民族接受來自其他文化的東西也涉及其他文化的轉變。盡管猶太人的社會常常因為吸收主流文化而受到威脅,但其中始終存有足夠的持久抗體來防止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的喪失。
那些相信上帝的諾言實現于耶穌的猶太人也清楚他們具有一個獨特的至上重要的啟示。他們能夠自由地從其他文化中有所借取而沒有威脅到他們自身的同一性。這些信仰耶穌的猶太人經歷了公元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之后,依然保持著猶太人的同一性。他們按照十字架和耶穌的復活,努力澄清這種同一性真正的和適當的形式。也許,這涉及與那些拒絕把耶穌認作救世主的猶太人展開激烈爭辯,但并不涉及把猶太教看做一種在基督教之上的宗教。在《羅馬書》的第9-11節,保羅給我們說明了這樣一種觀點,上帝有意地延遲他被猶太人接受為救世主,以便為非猶太人保留一個信仰的空間。
有一段時期,基督徒把自身理解為猶太人的后裔。這一事實導致了一場爭論,那就是一些皈依基督徒的異教徒是否也應該遵守猶太人的律法。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是施行割禮,作為必要條件曾妨礙了許多異教徒加入不同于基督教要求的猶太教,以致他們不能與猶太教團體結合。保羅是一個關鍵人物,他竭力辯解,隨著基督的來臨,服從猶太律法的必要性已經終止。真正的猶太人已成為末世論的共同體,他們信仰基督并等待著的拯救,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被邀加入這個共同體。保羅既深入又靈活地處理了猶太人與異教徒之間的差異,他看到沒有必要在主體上區分對待異教徒的傳統價值。
盡管保羅認為拯救的途徑只有通過耶穌基督的來臨,但他并不簡單地將異教徒世界中的一切都當作罪惡驅除了事。他利用了其中的許多修辭形式和道德教導。他明確指出,在異教徒中起作用的善惡觀念類似于在猶太人中起作用的猶太律法。上帝在"通過他所造的萬物"(《羅馬書》1:20)中顯示給猶太人的東西,同樣也顯示給異教徒。保羅抨擊偶像崇拜,認為它是異教徒文化的一個特征。但是,他站在其他異教徒的一邊,認為他們也有譴責偶像崇拜的。顯然,他沒有廣泛地對異教徒生活和思想的一切形式進行抨擊。
在保羅的觀念中,異教徒的神靈并不簡單地就是對真正上帝的扭曲或只是人類想象的產物,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他以嘆息的口氣談到,這些是"無能無用的星宿之靈,但異教徒卻被它們所奴役"(《加拉太書》4:9)。通過信仰基督,異教徒能夠正確地了解為猶太人所知的真正上帝。
路加描述了保羅在雅典對伊壁鳩魯派和斯多亞派的哲學家進行說教的情形(《使徒行傳》17:16-31)。在說教中,掛在保羅嘴邊的話總是在引用異教徒作家的言論,承認他們所說的東西是真理。保羅揭示了他的信息是關于上帝的真理,那講的是聽眾已經崇拜但并不認識的上帝。路加對基督教的一般描述是,它能夠給人帶來啟示并純化其現存信仰和實踐。
基督教與異教一以貫之的對比可以在前者信仰神性與后者試圖操縱神性的不同中看到。信仰使我們朝向上帝的意志并使我們信任那種意志。異教徒的實踐,就如我們在《新約》中看到的,他們尋求從眾神中獲取利益之道,這些神靈為人類所需要,但無關于上帝的意志。譬如,耶穌的話像下面那樣被引用:"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異教徒,使用許多重復和沒有意義的話。他們以為只要長篇大論,上帝就會垂聽。"(《馬太福音》6:7)
在所有福音書中,約翰福音最以基督教的教義為中心,它的大部分語言表達了對基督教(包括猶太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傳統的否定觀點(參見《約翰福音》8:42-44)。然而,它的序言假設永恒之道或邏輯始終啟發著每一個人。這種學說打開了通向對個人以及對除猶太教與基督教之外的其他宗教運動作出肯定性欣賞的道路。但另一方面,約翰福音又把猶太人描述為耶穌的反對者。在約翰福音中,對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敘述,就如其他福音書,主要歸罪于"猶太人"。這導致了許多世紀以來人們把侮辱性之辭"基督的兇手"不加區分地用于所有的猶太人,從根本上加固了反猶太人的教導和行動,并如此深刻地影響和敗壞了基督教會的共同生活。
于是,在《新約》中就不會出現有關其他宗教傳統或道路的觀點。這類話題從來不可能作為主題被討論。相反,注意力被轉向基督已經做過的和他作為人格可以為人所做的事情。猶太人與異教徒的區別為人們所預設,并偶然對此討論一下。主導的觀點則是這種區別可以在基督中被克服。有一種持續的努力來理解整個猶太人沒有把耶穌接受為救世主的原因;有一種成功的活動來對這些異教徒進行傳教;四處散見的都是對異教徒宗教信仰實踐的說明。鑒于一些洞見和觀念已被人們自由地采用,所以異教徒傳統之間的分別只能是含糊的,但偶像崇拜卻不斷地受到人們的譴責。對這一現象倒未曾反思地加以考慮過。各種分散的和多樣的評論在后來的幾代人中可被用以支持基督教立場的廣泛多樣性。
至公元2世紀,基督教在它自我理解中已經將自身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了。在基督徒看來,猶太教現在已成為一個不同的團體和宗教傳統,它必須被宣稱為基本上是錯誤的,因為它誤解了自己的圣經并否認了其保障的救世主。對待猶太人的態度是極有爭議的,這為基督徒迫害猶太人鋪平了道路,這種迫害已經成為基督教歷史上的標志并在很大程度上敗壞了基督教歷史。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基督徒把猶太人看作異類。相反,大家崇拜同一個上帝,閱讀相同的圣經。這種斗爭發生在同一個家庭內部,正是這個原因,這一切更具懷恨的心理。反對猶太人的爭議僅僅通過暴力手段來解決,那是被用來對付諾斯替教徒和其他異教徒的手段。
在公元2世紀,異教徒的宗教實踐與其宗教哲學之間的區分日見明顯。殉教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把異教徒的神看作惡魔,但當他遇到希臘哲學時,他發現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欣賞并接受這種哲學。他把這種吸引力歸于邏輯的作用。邏輯使希臘作家掌握了許多真理的片段,但只有基督教才具備的真理,因為邏輯在基督中達到了的地步。這樣,在基督教抵抗偶像崇拜和惡魔崇拜的同時,基督教又出現在異教徒思想的局部性真理之中。
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通過把在希臘世界中起指導作用的希臘哲學認同于在猶太人世界中起作用的律法,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點。那么,它就不僅是對真理的片段掌握而且是對行動準則的必要制定。不僅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而且波斯、印度和埃及的思想家都對邏輯提出見證。根據愛任紐(Irenaeus)的說法,"只存在一個并且是同一個的上帝,從開始到終了并通過不同的教規,對人類進行拯救。"圣·奧古斯丁從這里得出結論:"從人類一開始,無論什么人相信(基督),并按照他的告誡以虔敬和恰當的方式生活,毫無疑問地會得到他的拯救……真正宗教,盡管以前建議不同于它現在名稱的實踐活動并帶著不同于它現在具有的符號儀式……但它在兩個時期則是同一種宗教。"
于是,作為邏輯的基督論便鼓勵了對前基督教人們的思想,包括他們的宗教思想的肯定觀點。這種肯定的觀點依次又鼓勵了教會的思想家對許多希臘哲學的吸收。在奧利金(Origen)有影響的著作中,許多基督教的教導用新柏拉圖范疇加以闡釋?;酵脚c異教徒的新柏拉圖主義者在亞歷山大肩并肩地工作,至于他們在學說上的不一致則緘口不提。
在很大程度上,異教徒的知識分子改信基督教需要使他們發現,在自己古典傳統中最使人信服的東西在基督教中被吸收了。這些東西包括他們的詩歌和科學;西撒利亞的巴茲爾(Basil of Caesarea)宣稱,在異教徒文學中,基督徒能夠發現一些"保持靈魂活著"的東西。進一步,這種吸收尤其涉及他們的哲學。到教父時代,這種哲學通過新柏拉圖主義的發展得到了闡釋。許多人愿意放棄對古代神靈的傳統寺廟崇拜,但不能夠使自身消除通過這種哲學傳統所達到的洞見。即使那些加入教會的人有時候也把與這種洞見相沖突的基督教教義解釋為僅僅適合于普通人的東西。教會戰勝異教徒的部分原因似乎在于"這個規則,那就是基督徒吸收了異教徒的觀念,與此同時,異教徒并沒有采用基督徒的觀念。"
其他基督徒更多地關注保持基督教思想與主導文化傳統之間的區別。德爾圖良(Tertullian)就是最顯著的一個例子。他主要關心的是保持基督徒生活的純粹性。他在倫理上的嚴格性使他加入了孟他努教(the Montanists),并最終建立了自己的教派。他一般與諾斯替主義有爭論,并與適應主義相聯系。他問道:"在雅典與耶路撒冷之間有什么東西是共同的?在學院與教會之間又有什么是共同的?……若去掉各種`斯多葛派的`、`柏拉圖的`或`辯證法的`基督教建議。"德爾圖良即使在事實上接受了大多數的古典文化,但還是有選擇地公開指責它們。
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的皈依和基督教在這個國家中的建立,促使基督教對其他宗教運動的態度成了公共政治。早期這個國家對基督教的寬容并沒有導致基督教把寬容接受為自身的一個原則。相反,基督教的領袖迫使這個國家采取行動成為反對基督教的對手。基督教帝國對猶太人的寬容非常地少,遠不如非基督教帝國對猶太人的寬容。而且,最重要的基督教傳教士,譬如安布羅斯(Ambrose)等人,迫使國王采取更具壓迫性的政策。教會也利用政府來迫害那些被認為是持異端邪說的人。
公元4世紀,基督徒與異教徒具有三種不同的關系。當時盛行著希臘哲學的教導,尤其在雅典和亞歷山大地區。同時,一些廟宇被公眾用作對希臘-羅馬眾神和其他神靈(譬如由東方傳入的太陽神)的崇拜。還有流傳廣泛的魔術和神秘活動。基督教帝國以十分不同的方式對這三種現象做出回應。他們采取極端嚴厲的措施來抵制第三種現象,將妖道術士判處死刑。但他們有時會容忍異教徒廟宇中所舉行的公共儀式,甚至偶爾也參與其中。他們支持哲學學派,就哲學明顯地與妖魔道術相區分的意義上。不幸的是,雅典哲學很深地涉入了神秘學,正是這一點導致了他們對雅典學派的壓制。與此相對照的是,亞歷山大的學派則繼續得到他們的支持,而在該學派的教師中也包含了基督徒。
在鄉村,幾個世紀以來,異教信仰一直是基督教的競爭者,但當它喪失了其智力及文化的領導地位以后,便不再成為基督教的主要威脅。這種領導角色因伊斯蘭教的興起而被取代了。在公元7至8世紀,大部分的基督教國家被穆斯林所征服。伊斯蘭教代表一種智力及文化生活的水平遠高于西方基督教世界并至少相當于拜占庭的水平,這種狀況達數個世紀。因此,促使基督徒現在必須規范其態度的這種宗教,是一種他們體驗為具有深刻威脅性的宗教。基督教國家受到圍困,不得不以暴力對這種作為進攻者的宗教進行回應。當西方基督徒對十字軍中的"異端者"采取攻勢的時候,始終充滿著敵意。
穆斯林世界對待猶太人的態度要比基督徒好得多?;酵皆鞔_地教導,盡管猶太人被允許生存,但他們應該處于悲慘的條件之下。猶太人在穆斯林的西班牙興旺起來,并與穆斯林合作創造了偉大的文明。猶太人和穆斯林的這種親密聯系導致了基督徒給猶太人更差的待遇。詞語"異端者",作為基督徒反對穆斯林的戰斗口號,也被用于猶太人身上。那種被鼓動起來想從穆斯林那里奪回圣地的能量卻經常被用來屠殺在西歐和十字軍路線上的毫無防備的猶太人。當穆斯林被趕出西班牙的時候,給猶太人的選擇不是皈依基督教就是流放。那些接受了改宗但繼續行使他們自己傳統的猶太人受到宗教裁判官員無情的懲罰。通觀整個歐洲,那些不接受洗禮的猶太人在教會律法下以一種更不人道的方式被禁錮和遭迫害。
深邃,但可能因為翻譯的問題,有點晦澀難懂
屯點書吧,精神食糧
不錯的商品
尾品匯性價比高尤其是哲學社科類的三折以下很劃算
不錯的購書體驗!
棒棒噠,值得推廣。
書評典范。寫好的書評確實需要功力,而且除了介紹性質的書評外,相當程度上至少某些方面要比人家水平還高才能評得到位。就本書言,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紹新書,可學習作者條理準確介紹新書內容。第二部分主要是對國內譯著的粗劣和專著的抄襲進行不留情面的批評,就像牛虻,而且非有功力與態度者者不能為。
包裝精美不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轉化是表明宗教的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嗎?
尾品匯的東西,一如既往的沒有包裝
非常不錯的書,賣家發貨速度很快。
非常棒的書,信任當當,都是正品,價格比在書店買便宜很多,這樣就可以買更多的書啦~
比較專業的寫法,需要靜心慢慢來,也需要一定的宗教知識基礎。
還行這本書包裝一般整體感覺還行
好的很,好看
還沒看,最近書買的太多了,來不及看
還沒時間看
非常好,很不錯,清晰。書很精美,超出想象O(∩_∩)O一如既往地支持。
圖書很好,二折入手,支持當當,每個月都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書。
視角不錯,可以了解西方的多元
對這個題目很有興趣,讀了感覺也不是太難懂,但有的地方還是似懂未懂,開卷有益,學習不易,值得收藏
很差,亂七八糟,論述完全不是那回事,架構都有問題
浙大出版社這一叢書都比較好,這本超越對話更是將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些共性和在某些認識上的區別解析得很到位。非常值得一讀,我是先從圖書館借來讀了兩遍(第一遍過程有些生澀),想想覺得還是有必要買一本,于是通過當當買下來了,同時還買了這系列里的《印度的智慧》,對于世界上幾大宗教的精髓理解,借助本已是個中圭臬之人的肩膀,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性價比很高,唯品會買的,數的印刷、排版、紙張很好,我很滿意,便宜,所以買了,有時間了好好閱讀
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書,下單以后很快就送到了,真的非常喜歡,書的裝幀很不錯。
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能夠幫助我們宗教知識,了解當下社會的宗教發展
比較專業的寫法,需要靜心慢慢來,也需要一定的宗教知識基礎。
宗教融合,談何容易!書中講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宗教之間的溝通貌似比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要難一些吧,盡管努力嘗試的人很多。本書提供了一些獨特的觀點。
對話是宗教和諧的一種方式,但不可能是一個目的,藉著對話要走到何方呢?對話能促成轉化嗎?但是宗教間如果連對話都沒有,那么就缺少了彼此的了解、理解,就更不要說轉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