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抓住香港電影最堅實的落腳點,理清種種來龍去脈,作者湯禎兆綜合考察香港電影之當下,以過去港產(chǎn)片與現(xiàn)實對照的啟悟,化為今日社會解讀式的影評,深入解讀單片、明星、導演、作者,更綜合闡述元素、類型、現(xiàn)象、潮流,搭配香港之場景影像,作為對香港電影深化理解與另類閱聽之示范解說,建構(gòu)香港電影與文化間交相呼應的閱讀生趣。
湯禎兆,香港多重戰(zhàn)線文化人,1990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在學期間已經(jīng)開始寫作,由創(chuàng)作到評論均有嘗試。1991年赴日本留學,1992年底回港,其后一直從事寫作活動,興趣亦由文學到電影,再擴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寫作范圍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會文化觀察、電影解讀、文學創(chuàng)作及評論等,目前為《文匯報》、《知日》及《文景》等報刊專欄作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的兼任講師。
作品集:
個人創(chuàng)作及香港電影研究:
變色》(1991)
雜踏香港》(2004)
全身文化人》(2008)
香港電影血與骨》(2008)
香港電視夜與霧》(2010)
日本文化研究:
感官世界——游于日本映畫》(1995)
書叢中的冒險》(1997)
日劇美味樂園》(1998)
俗物圖鑒》(1999)
日劇游園地》(1999)
日劇最前線》(2000)
亂步東洋——日本文化雜踏記》(2001)
講演日本映畫》(2003)
AV現(xiàn)場》(2005)
整形日本》(2006)
命名日本》(2007)
情勢四國》(2008)
日本映畫驚奇》(2008)
日本中毒》(2009)
人物圖鑒》復刻新版(2010)
日本變?nèi)荨?2011)
序一 娛樂背后
序二 導演和影評人的若即若離
序三 無人之境
新世紀補完計劃
四人青春行
兵賊難分的青春
明星夢里人
離島青春
運動不來的青春
譚門青春
方育平如何走過新浪潮
許鞍華電視電影論——冷靜的影像格調(diào)
消失了的劉鎮(zhèn)偉
阮世生的修補缺憾情意結(jié)
桂治洪的2009接受歷程
桂治洪的泄憤歷程
在"后我的機器人女友"時代重省《追擊八月十五》
韋家輝的自殺裝置札記
烏托邦在何方
兩代之間的溝通密碼
"出師未捷好回鄉(xiāng)"的逆向想像
麥兜響》為何要有熊寶弟弟?
神探》中的杜韋光芒
誰虧待了劉鎮(zhèn)偉?
王家衛(wèi)的賞味限期及其他
由《十月圍城》到《錦衣衛(wèi)》
如何在港產(chǎn)武打動作片的脈絡中看《葉問2》
共犯江湖的思考——由《劍雨》到《武俠》
關于《歲月神偷》,還可以說什么?
人間喜劇》香港味的復雜性
我們從葛優(yōu)身上看到什么?
想像舒淇,討好自己
奪命金》的虛實交錯結(jié)構(gòu)
云霄現(xiàn)場
2007港產(chǎn)賀歲片的回顧
香港電影2009年回顧思考
香港電影的純愛根源
電視演技vs電影演
喜劇模式的反思
由《海角七號》引申的港臺對照
想一想電影獎
由專業(yè)性的迷思想起類型窄化
時代活力重臨
尋找在非黃金檔期入場看港產(chǎn)片的理由
情侶吵架的電影學問
紀錄片在香港
香港精神觀下的金像獎年代
給他們一個機會
原地踏步的《金瓶梅》
詹瑞文的名師假象
烈日當空》需要文雋
音樂人生》的香港悲情
前度》的前身
擂臺的異代打法
喚醒沉睡之靈魂——郭子健芻議
由薛凱琪到張學友
以柔制剛的魔法
囡囡》的其他可能
騎劫風不可長
墨綠嫣紅》的冷然凝視
如何理解"視覺過剩"?——以黃精甫為案例分析
cult film的前世今生——由《維多利亞壹號》或《復仇者之死》談起"純真cult"與"故意cIlll"
一國雙城》的擦邊球美學
書中自有光影夢
給劉德華一個機會
危險經(jīng)已在前面
成龍的復制術(shù)
我是一個演員》的曖昧
明星書寫及時人
徐克的節(jié)奏
動作片無疆界
張國榮的陰影價值
由《銀幕暴力》看《黑社會》
假面的告白——王晶《少年王晶闖江湖》
后記
香港電影早已不是一個隔絕干內(nèi)地的文化產(chǎn)物,文化聯(lián)系、互動、延續(xù),既是無可避免的。評論者應有足夠的智慧和胸襟,站穩(wěn)本土角度才能理出頭緒來……阿湯行文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電視,談到時下的影片,字里行間,將心念接回這三四十年的光影里去,展現(xiàn)了更活潑而遼闊的空間,仿如無人之境,邀其他有心人共游其中。
——香港知名影評人 登徒
在港產(chǎn)片身份日漸模糊,重獲本土觀眾歡心舉步維艱的今日,阿湯依然對香港電影不離不棄,筆耕不輟。其涉獵范圍之廣、評論視野之寬,更非一般港片評論所能望其項背。若要完善建立香港電影的本土論述,我們需要更多的湯禎兆。
——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藝術(shù)總監(jiān) 李焯桃
一本具有獨立精神的香港電影通鑒,時而辛辣時而愛惜,在回顧與展望間,作者對不同年代的電影作品提出了清醒而具個人觸覺的觀點。
——香港導演 郭子健
非學術(shù),非研究,見聞,趣談。
很不錯的書,值得購買。
讀書能夠蕩滌浮躁的塵埃污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嫻靜氛圍. 其實,對于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 這是本值得購買、閱讀的好書!
學術(shù)性挺高的
呃,怎么說 呢,有點兒懵懂
在雜志之家的東西那是相當?shù)慕o力!!!以后我在網(wǎng)上買就在雜志之家買,送貨也很快。貨真價實!!!歡迎像這次在雜志之家網(wǎng)買的東西回來發(fā)現(xiàn)不是我想象中那樣。退貨也成功。真的很感激啊!!!做事也有效率!!!謝謝雜志之家給我的服務!!!贊
非常不錯,值的信賴和推薦。
了解下香港的電影,曾經(jīng)的輝煌
挺好的書。很喜歡
整體感覺不錯
沒啥意思,一般般
裝訂一般,內(nèi)容還不錯
買了三本書,唯獨這本沒有塑料薄膜封好,一般
挺好看的,休閑讀物
書我給10分,這次宅急送的物流我給0分。
書很好很喜歡。
優(yōu)質(zhì)服務,物流迅速,非常滿意,謝謝老板!8-)
還沒來得及看
挺好的,不錯
隨便翻了翻,感覺一般般
這部書的作者是港獨份子吧?總是攻擊合拍片,還有一些港獨的言論。
還不錯,性價比還好,速度還行。包裝不錯。活動時候買的
看這本書的時候腦內(nèi)一第十放映室的經(jīng)典聲音講述著書上的文字,不知道彼此有什么關聯(lián)。電影不只是熱鬧,很多東西都值得去思考,每一部電影都有它的意義。
包裝還可以,剛開始看,目錄看著很感興趣,希望內(nèi)容不會讓我失望。
尾品匯購買。喜歡軟皮的封面,好翻閱也不容易脫膠。多淘淘可收藏的書
完整講述了香港電影的輝煌和低谷的每一時刻,好好回味電影的發(fā)展史。
談論香港電影今與昔,書的內(nèi)容不多,但當為一般參巧書看看,亦是可以的。
意外買來的。本來收藏的是另一本《香港電影血與骨》,什么時候搞活動呢?
《香港電影夜與霧》是由湯禎兆編寫,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一本具有獨立精神的香港電影通鑒,時而辛辣時而愛惜,在回顧與展望間,作者湯禎兆對不同年代的電影作品提出了清醒而具個人觸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