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學十二講(精)》是19世紀美國著名教育家、博物學家P.A.查德伯恩于洛威爾學院發表的系列演講匯編,也是他在“博物學縱覽”主題的研究基礎上更深層的思考。查德伯恩從“人的起源和命運”等終極命題入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類自身及外部世界中形形色色的“適應性特征”,并作出不同于當時盛行的“發育論”闡述的另一種解釋。
相關推薦——博物學文化叢書(北京大學劉華杰教授主編)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學(花在自然萬物中似乎獨特,它不像五谷般滿足人們的生存,又不像樹木一樣可作為木材那樣實用。花是大自然賦予的美,恬靜富有生命力,蓬勃綻放、落寞凋零,仿佛展現了生命的起伏輪回,牽動著人類敏感的情緒。
大自然聲景: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一本可以“聽”的圖書!內附掃碼音頻。將大自然帶進你的書房,透過聆聽,治愈心靈~《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作者戈登 漢普頓傾情推薦!) 《自然神學十二講(精)》是19世紀美國著名教育家、博物學家P.A.查德伯恩于洛威爾學院發表的系列演講匯編,也是他在“博物學縱覽”主題的研究基礎上更深層的思考。查德伯恩從“人的起源和命運”等終極命題入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類自身及外部世界中形形色色的“適應性特征”,并作出不同于當時盛行的“發育論”闡述的另一種解釋。
相關推薦——博物學文化叢書(北京大學劉華杰教授主編)
P.A.查德伯恩(PaulAnsel Chadbourne,1823—1883),醫學博士,教育家、博物學家。1853年成為威廉斯學院化學和植物學教授,隨后轉向博物學,任該校博物學教授。曾任麻省農業學院、威斯康星大學及威廉斯學院三所院校的校長,在博物學教育上作出諸多貢獻。著有多部自然神學和博物學著作,除《自然神學十二講》外,另一部著作《博物學四講》也頗有影響
熊姣,201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博物學史。譯著有:《達爾文愛你》(喬治 萊文著,熊姣、柯遵科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年);《植物學通信》(盧梭著,熊姣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013年第二版);《造物中展現的神的智慧》(約翰 雷著,熊姣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看不見的森林:林中自然筆記》(戴維 喬治 哈斯凱爾著,熊姣譯,商務印書館,2014年)。著作有《約翰 雷的博物學思想》(熊姣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序
及時講 導
第二講 信仰的本原;身體對于人類欲望和外部世界的適應性
第三講 動物通過結構、功能和本能對世界的適應
第四講 特殊的構造——物種的保持
第五講 植物對世界的適應性
第六講 變異的產生及其目的因
第七講 化學元素及其相互關系
第八講 礦物結構和化學合成定律中對人類理智的關照
第九講 有機生物和地殼中對人類理智的關照
第十講 人類情感本質以及理智上不同品味與能力所受到的關照
第十一講 人的道德本質,以及圣經作為對人的一種自然關照
第十二講 摩西記錄與地質記錄
結語
內容不錯
好!!!
還么看,期待有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