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紀》
以荷馬史詩為范本,歌頌羅馬祖先建國的功績,歌頌羅馬的光榮,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整個羅馬文學的之作。
史詩主人公虔誠、勇敢、克制、大度、仁愛、公正不阿,不但開創了歐洲文學中“責任與愛情的沖突”這一主題,還是歐洲“文人史詩”的開端,使古代史詩在人物、結構、詩歌格律等方面進一步獲得了定型,對文藝復興和歐洲古典主義文學影響巨大。
維吉爾
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最重要的詩人。著有長詩《牧歌》、《愛奈特》,史詩《埃涅阿斯紀》等。文藝復興以后,許多用史詩體裁寫作的歐洲著名詩人,如塔索、卡蒙斯、彌爾頓等都以維吉爾的史詩作為范本。在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家中,一般公認維吉爾是荷馬以后最重要的史詩詩人。但丁認為他最有智慧、最了解人類,在《神曲》中讓他作為地獄和煉獄的向導。
埃涅阿斯紀
古羅馬) 普布留斯 維吉留斯 馬羅
卷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
卷十二
后記
一首這樣的史詩,無疑是表現人類靈魂的最偉大的工程。它的目的是以英雄的榜樣塑造英雄的美德。這一目的表現在詩中,雖然只是一種啟示,卻足以使人開心:因為它是統一的、一致的、偉大的。即使那些編織其中的最小、最微不足道的事件也是為了實現主要目的而存在的必要部分,或使其更容易發展。它們如此必要,以致如果沒有它們,詩就不了,不方便人閱讀了。那么人們就無法找到現在的這種閱讀的樂趣了。詩行構建嚴密,沒有留下任何空白。即使空隙中所填之詞也不是廢物(這容易成為一種腐蝕破壞的力量),而是磚石。它們或許細碎,卻擁有同樣的風格,對空隙的填補也甚是恰當。即使是最細小的部分也有史詩的品格,所有敘事都如此莊重、高貴和高尚,沒有濫竽充數的東西。不像阿里奧斯托和其他人在他們的詩歌中插入的一些無關緊要的閑談,把人帶入另一種樂趣而偏離了史詩的初衷。前者提升了靈魂,將其內化成美德;后者降低了靈魂,將其轉變為惡習。前者執著于詩的目的,為了完成作品,緊貼主題、兢兢業業、字斟句酌;后者步伐懈怠、偏離軌道,就像一個俠客被困在施了魔法的城堡里,不能繼續追尋他原定的事業。比如斯塔提烏斯,雖然駝背,但也努力要成為像他老師維吉爾那樣的大師;比如維吉爾也曾經努力地學習荷馬。希臘人舉了兩個羅馬人的例子:在為慶祝普特洛克勒斯葬禮的游戲中,維吉爾模仿了循跡荷馬,同時也改變了游戲的形式。而希臘詩人和拉丁詩人均從這一主題中選取場景。雖然承認事實,但并不是為了從中提升,而是為了裝飾,或至少,為了方便。大家可以注意到,斯塔提烏斯,在整首詩中所想要的是行動和決斷,而不是停留。他本可能因為卡帕紐斯、提丟斯,或他的七個守護神中的其他人的死(這些人都是英雄),或著更恰當地說,因為兩個兄弟的悲劇結局——城池被圍,繼任者草草為他們舉行了葬禮——而留下來。詩人在及時、第二章節之間曾寫到過他背離方向,如有預謀地犯過錯。因為他曾殺死一個皇族的嬰兒,其手段毒如蛇蝎(作者也認同其邪惡)。而他的目的是死去的人的榮譽,或者說是為自己謀取榮譽。現在,如果這個無辜的人和他的底比斯有任何關聯,如果他推進或阻礙了城池的攻占,詩人可能會找到一些遺憾的借口,使讀者不能早早目睹注定的圍困。這樣一來,詩人筆下的卡帕紐斯就拘泥于他的兩個不朽的前任,而他的成功就取決于他的事業了。
如果說,當今的經濟須關注這首史詩,哪怕是最細枝末節處。這對一個普通讀者而言,似乎也是偏離了主體,因其本身似乎就是獨立的;然而它的靈魂對于整個世界而言,卻是有本質上的巨大的優勢,它能教化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使人對歷史更為熟悉,還可豐富人對觀察生活的感觸。如此,難到還不足以將這偉大的著作告知天下嗎?因此在這兒,我想快速地談幾點有關效仿自然的眾多規則中的幾個——我不會講嚴格的方法。這些規則是亞里士多德從荷馬的《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中得到的,并將其運用到了戲劇中;此外,他還觀察齊魯、歐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戲劇被搬上影院的過程,從中學習,得出了舞臺劇源于史詩的觀點。敘事,毫無疑問,先于表演,并為其制定了規則;先前藝術的呈現,隨著時間的推進,被優雅地通過視覺和聽覺展示出來。荷馬的史詩中適合舞臺演出的章節,被放大成為一個個劇幕。編劇們從史詩中抽離出四肢,然后擴充為整個身體。詩人縮略了的,他們加以放大。從一個赫拉克勒斯,他們可以將其變為一個無限小的侏儒。而且,他們還為所有的東西賦予了人的靈魂。從荷馬,他們偉大的創造者那兒,獲得了眾多具體的神。起初,這些想法只是閃過腦海,最終卻變得成熟起來。荷馬雖沒有使這些人物形象動畫化,但他們的形象和思想卻是源自他。他的統一的、一致的、偉大的工程被編劇們根據戲劇的需要,部分地選取運用。若是荷馬還在,必定會告訴那些編劇:他們的選段太少了;一幕劇中的故事太單調了;重要的是,他們編選過的戲劇,指南作用受到了限制,被他們限制在了自然或人為的24小時之中。因此,他會教他們如何將他縮小了的放大,以及按照同樣的規則,如何將放大了的縮小。悲劇是人類生活的縮影;史詩是未經刪減的初稿。說到這兒,我得打住了,我的閣下,因為我剛意識到我幾乎跑到別的主題上長篇大論了。我是想證明并沒有的必要性將舞臺演出按照以前的慣例,限制在24小時之內。這一點是亞里士多德主張的,而希臘的舞臺劇確實也是這么實行的。但我以為,對于一些太長的戲劇,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允許更長的演出時間的,特別是對英國的戲劇來說,因為它們比法國的戲劇需要在事件上有更多的變化和曲折。高乃依本人經過長期實踐后逐漸得出,古人規定的時間太短,不足以編排和完成一個偉大的演出。而更好的機制是打破原有的限制,將時間延長以免省略了美好的部分。激發激情,然后使其冷靜,凈化心靈,使其擺脫傲慢,并以人類的悲劇往往跟隨在輝煌之后為佐證。簡而言之,即放棄傲慢之心,引進同情之心,這就是悲劇的巨大作用。我不得不承認,如果兩者相結合,其偉大將和此前的自大一樣真實。但習慣會在三個小時的警告后就被認可了嗎?頑疾會突然治愈嗎?江湖騙子可能會保障那樣的神效,但一個有經驗的醫師是不會那么干的。史詩也不是匆匆寫就的;它是慢慢完成的。它所帶來的變化可能是潛移默化,慢慢發生的;但其療效是更好的。悲劇的作用,如我之前所說,是來勢兇猛卻無法延續的。因此,如果要我回答,我會說悲劇更能引人注目,但劑量需要不斷地加大,所以我得嚴肅地說,一部史詩中的美德比許多悲劇加起來還要多。一個人謙卑了24小時,而他的驕傲在第二天就回來了。化學藥物更多地用于緩解疼痛而不是根治疾病,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給人以迅疾的感官刺激,而不是深入病根。我將用草本藥物比喻史詩,因為它含有更多的實質,它們依靠它們的質量和重量起作用。亞里士多德將悲劇稱為更高貴的一個原因在于它是短效的指南,它的整個作用只在24小時內。他還可以說蘑菇比桃子更好,因為它的作用在于一個晚上。如果物品不是太多,一個二輪戰車比一個大型機械好,因為繞著柱子走更節省空間。月亮是不是也比土星好,因為它一個周期不到30天,而土星接近30年。它們的周期都是和它們的數量級有關的,同樣地,運行快慢、時間也與其相關,所以不足以用來證明誰更好,誰更。此外,有什么悲劇中包含的美德不是在史詩中的呢?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美德會有善報,惡德會有惡報——這些在戲劇中縮小了的部分,在史詩中才能更為明朗。史詩中英雄身上閃耀的品質,諸如,慷慨、堅定、耐心、虔誠以及所有詩人賦予他的美德,都是最初激發起我們贊美之情的所在。我們天性易于模仿我們欽佩的,而重復的行為會形成一種習慣。如果英雄的主要品質是邪惡的,比如像阿基里斯對復仇強烈而執著的愿望,當然他的道德是有益的,又如我們得知在伊利亞特身上這種憤怒是有害的,那么這將給希臘民族帶來千倍的弊病。阿基里斯的勇氣是應該被模仿的,而他的傲慢,對將軍的不服從,對死去敵人的殘忍和冷酷,以及將自己的尸體送給自己的父親,這些都是不應被模仿的。我們在讀到這些行為的時候,對它們是痛恨的,而我們不會模仿我們痛恨的行為。詩人只是把它們展示給了我們,而這些就好比石頭和流沙,是應該避免的。
胡適先生稱《哈佛經典》為“奇書”:“奇書,指是日所送來的《五尺叢書》,又名《哈佛叢書》,是哈佛大學校長伊里鶚(Eliot)主編之叢書,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冊,長約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趙元任先生更加認同《哈佛經典》:“我瀏覽了《哈佛經典》,雖然我想不久離開芝加哥,我仍然買了一套《哈佛經典》。”
北京師范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陳會昌先生向學生推薦:“《哈佛經典》是美國哈佛大學所有學生必修的課程,是哈佛大學建校以來著名教授們經多年選擇確定的人類最重要的學術遺產清單。學習這些著名,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們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臘、羅馬以來人類歷史上影響的一些人文學術著作,包括歷史學、政治學、倫理學、宗教、文學、戲劇、經濟學等各方面內容。向我國大學生介紹這份清單,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國外的大學生接受什么教育,他們平時讀什么書,可能具備什么人文知識,他們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念。”
很難買到。
物流贊,超級快!
讀了但丁的神曲,自然會對維吉爾感興趣。
好書不解釋,經得住考驗
好書
速度很快,隔天就到了,書的質量很好,是正版的,下次買書就**當了,快遞的服務也很好
嗯,耐心地看完,還是很不錯的。
好
不多說,好東西
經典史詩。
不錯噠
書很不錯,十分經典,很值得閱讀,印刷質量高,裝訂精美,快遞迅速,非常喜歡!
好書
買不到詩歌格式的,這個雖然不爽,聊勝于無了
基本上公司圖書館的書都是當當買的,很不錯,質量又好
666666666
偶然了解到這套書,值得買
這個商品不錯,與介紹一致。
很棒的一本書,準備送兒子!
送朋友的,如果真想好好體會內容,推薦去找下原版,不過很稀少.
朋友推薦的,買回來找時間看看。應該是一部不錯的書吧。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大家來購買,翻譯還是很優美的
人類對知識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從蘇格拉底到亞里士多德,從孔子到釋迦摩尼,人類先哲的思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無意間看到哈佛百年經典主編查爾斯·艾略特的這句話:作為一個20世紀的文化人,他不僅理所當然的要有開明的理念或思維方法,而且還必須擁有一座人類從蠻荒發展到文明的進程中所積累起來的、有文字記載的關于發現、經歷、以及思索的寶藏。不禁如醍醐灌頂般開闊,讀了兩本經典,一本史詩,再就是這本《埃涅阿斯紀》,雖然沒有把整套書全看完,也已經是覺得內心開闊了許多。前一本書是對中世紀等時期英雄人民的歌頌,后者便是一本羅馬頌歌了。正如其介紹所言,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征。大概每個民族每個時代都會有壯大恢弘的頌歌,那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最好表現,以文化和…
《埃涅阿斯紀》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史詩巨著,共分十二卷,“哈佛百年經典》將其收錄,呈獻給世人。 在《埃涅阿斯紀》開始之前,編者收錄了英國古典主義時期重要的批評家和戲劇家約翰?德萊頓對《埃涅阿斯紀》的長長的評論,這個評論全方位地評價了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雖然時隔這么久,今日看來,他的評論依然是中肯的,是指導我們閱讀《埃涅阿斯紀》或者對其作出自己評價的有力指導。 如果說中國的文言文難以讀懂的話,那么我想古羅馬時代的這種史詩巨著更是讓人難以讀懂。神人的心理、錯綜復雜的關系等等,很多時候讀一遍根本看不懂,必須回過頭多讀幾遍或許才…
維吉爾的主要作品之一,可以從中窺見羅馬發起的一段歷史。
哈佛百年經典系列書系一直非常喜歡,畢竟都是沉淀下來的經典,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寶貝。讀《埃涅阿斯紀》時,開始暑期了。南方高潮,蟬鳴不歇,還好朝南的陽臺微風送爽,盡可讀書,《埃涅阿斯紀》就成了暑期第一本讀物。 《埃涅阿斯紀》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羅馬文學的頂峰之作。作品取材于古羅馬神話傳說,敘述了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臘聯軍攻破后,率領眾人歷經千難萬險來到意大利拉丁姆地區,成為羅馬開國之君的過程,是一部羅馬帝國的“史記”。書的第一卷介紹維納斯之子埃涅阿斯在海上漂泊了七年,正準備離開西西里,向目的地意大利進發…
一部偉大的羅馬史詩——讀《埃涅阿斯紀》 編著:維吉爾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5-1 文、張衛榮 《埃涅阿斯紀》的作者維吉爾是奧古斯都時代的古羅馬詩人,《埃涅阿斯紀》是維吉爾的重要作品,它長達12卷本,代表著羅馬帝國文學成就的一部巨著。受維吉爾影響過的作家有羅馬詩人賀拉斯,意大利詩人但丁,英國作家斯賓塞等等很多人,所以,說維吉爾這部作品,是一部偉大的史詩,一點都不為過。 這部作品取材于古羅馬神話傳說,亦或者說基于《荷馬史詩》,它主敘述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臘聯軍攻破后,率眾來到意大利拉丁姆地區,成為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