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之際,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與參考消息報社聯合策劃"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專欄,邀請28位將校級軍事名家分別從學術、制度建設、戰略戰術、文化等多種角度,從不同角度反思甲午戰爭的教訓與啟示,這些論述對我們重溫歷史,以及當代國家建設與國防軍隊建設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甲午殤思》將報紙刊發的27篇5000字刪節版文章恢復成萬字的完整版,新增3篇,并進行了嚴格的審定與修正,輔之以珍貴歷史和文物圖片。全書展現了當年甲午戰爭的歷史細節,展示并分析比較了戰爭雙方的國家制度、軍隊建設、戰略戰術、人物風貌、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等宏觀、微觀諸多方面,有助于讀者詳細了解整場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其對當時及眼下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1. 軍政領導高度關注。
"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專欄文章在發表之初就得到國家軍政領導的多次批示、關注與表揚,"可以匯集出版并向社會推薦"。
新聞局"新聞閱評小組"認為"甲午殤思"專欄文章振聾發聵,國殤如劍直指人心,"這些真知灼見既能幫助人們梳理歷史思緒,也能幫助人們增強時代擔當"。
總政宣傳部"軍事新聞閱評小組"則認為系列文章站在時代與全局的高度,對甲午戰爭進行客觀冷靜的反思,科學揭示失敗的原因,深刻總結血的教訓,激勵國人知恥而后勇,"是一組值得反復研讀的好文章"。
2. 具有陣容豪華的作者隊伍,聲望高,號召力強。
擁有包括空軍上將劉亞洲、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海軍副司令丁一平、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孟祥青、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在內的28位軍事名家,共計將軍13位、大校11位、上校3位、少校1位。
3. 內容具有極強的思辨性和可讀性。
作者中既有長期從事軍事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有軍隊的中高級領導干部,還有基層部隊的一線指揮員,其研究領域各不相同,反思重點也較為多樣——宏觀處從國家制度到軍隊建設,從文化力對比到海防思路分析;微觀處從戰略設置到戰術執行,從國際法運用對比到諜報戰后果,不僅讓人開卷即有收獲,同時對我國的國家建設和軍隊建設也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4. 普通讀者已經開始強烈反響。
截至3月25日,互聯網上的點擊率持續攀升,各類信息轉載、跟帖超過 4000 萬條,各類載體受眾超過5億人次。
5. 引領閱讀思潮。
本書對甲午海戰進行了立體解剖,豐富的歷史知識有助于拓寬閱讀者的視野,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在國人回歸硬漢情結的潮流下,本書也可激發青少年讀者的青春熱血和陽剛之氣,引領閱讀思潮。
劉亞洲 上將 國防大學政委
金一南 少將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 丁一平 中將 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 孟祥青 大校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肖裕聲 少將 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 羅援 少將 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郭鳳海 大校 國防大學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 皮明勇 少將 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 張煒 文職二級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劉杰 大校 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教授 徐焰 少將 國防大學教授 彭光謙 少將 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 李安民 大校 海軍指揮學院戰略系主任 邢廣梅 大校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舒健 大校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 姜春良 少將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尤永斌 上校 海軍潛艇學院政治教研室主任 方堃 大校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侯昂妤 上校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 丁偉杰 大校 山東省威海軍分區司令員 楊建立 大校 沈陽軍區65711部隊政治委員 蘇小東 大校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教授 劉化軍 上校 海軍陸戰學院訓練與管理教研室主任 張煌 少校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助理研究員 王曉彬 大校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肖天亮 少將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 余愛水 少將 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 靳明臣 上校 內蒙古軍事檢察院檢察長
策劃心語:我們無權不殤思/01
代序:制度 戰略?信仰 國運——由甲午戰爭談起劉亞洲/01
從一場戰爭看一支軍隊——北洋海軍甲午慘敗實屬必然金一南/01
對甲午海戰的再認識丁一平/21
三個甲午年:國命運的三大轉折孟祥青/33
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肖裕聲/49
甲午戰爭慘敗的十大教訓羅援/67
穿越無形歷史障壁的強國夢郭鳳海/78
甲午戰爭:"文化力"的比拼皮明勇/94
一場日本精心謀劃的侵華戰爭張煒/111
中日海軍戰略差異決定甲午戰局劉杰/130
甲午戰爭使中日關系易位的啟示徐焰/151
還北洋海軍將領公正評價丁一平/169
以堅強的國家意志應對新挑戰——甲午戰爭120周年祭彭光謙/189
日本在甲午海戰中粗暴踐踏國際法李安民/213
甲午戰爭:清廷同樣輸在了國際法運用上邢廣梅/231
大時代需要清晰完整的大戰略舒健/243
不斷提升打贏戰爭的戰略能力——甲午戰爭的戰略警示姜春良/265
李鴻章海防戰略思想與北洋海軍興亡張煒/279
甲午諜報戰讓日本占盡先機尤永斌/297
晚清國防轉型與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方堃/317
勝負快慢之間——對甲午戰爭的另一種觀察侯昂妤/333
以甲午為鑒,提升打勝仗能力丁偉杰/351
觀甲午戰場,議強軍目標楊建立/367
從海陸協同戰例反思甲午戰爭蘇小東/385
晚清海軍教育訓練得失評析劉化軍/403
從中日價值取向看甲午輪回靳明臣/417
從攻防不對稱律審視甲午戰爭張煌/427
晚清軍事改革的教訓和啟示王曉彬/441
戰略決策失誤與甲午慘敗肖天亮/453
走進甲午,是為了走出甲午——敗局遠去的沉思余愛水/469
出版后記/483
說,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甲午殤思,是為了規劃如今的復興藍圖。
——東方早報
國人心頭之痛
店家的服務和圖書質量都不錯,經常光顧的老粉必須要點個贊!
很好、值得購買!很不錯的一本書!
內容不用說,專家撰寫,值得一讀。包裝很好,整體感覺很好,印刷、紙張、排版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