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演講經驗豐富的演講師黃瑞媚所撰寫,她將自己多年的演講心得集結成書,和讀者分享演講的技巧,希望幫助讀者展現演講的魅力,收獲成功的人生。書中列舉了大量演講案例,包括作者的親身經歷,相信能對希望掌握演講這一技能的朋友們有所啟發。
善于演講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個人魅力,更能為你的工作提供幫助。不懂演講,難混職場!閱讀本書,可以讓你輕松掌握公眾演講技巧,獲得好口才,贏得美好人生!
黃瑞媚,中國前沿金壇十佳人氣講師,著名演講口才培訓師,現代禮儀培訓師,國際禮儀培訓師,幸福婚姻家庭老師,傳統文化高級講師,中國演講協會理事,廣東演講學會理事,廣東善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講師,德者口才主講老師。
及時章 演說加速成功馬云:演講打造魅力王健林:演講展現成功董明珠:從普通女孩到商界女強人雷軍:演講解讀 “七字訣”羅永浩:演講的語言魅力比爾•蓋茨:用簡單闡釋復雜 第二章 不懂演講,難混職場八大溝通規則決勝職場如何與上司溝通如何與同事溝通如何與下屬溝通領導者講話要 “三性”
演講遵循的七個原則
演講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使演講獲得成功。生活中當眾演講需要遵循的七個原則,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勢、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用、言之有序、言之有趣。這些原則從不同側面體現了生活中當眾演講的某些特性,因此是必須掌握的。
1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就是演講要有事實根據或理論支撐,講出道理。
人們在進行自我表達時,常常因話語中存在大量漏洞而很容易被人反駁,甚至因為說話內容不切實際而不易得到他人的信任,這是言之無理的一種表現。要使演講言之有理,需要把握以下四點要求:
一是必須符合事物本身規律。在眾人面前或是重要人物面前,有的人為了表現自己知識的淵博和卓爾不凡的口才,竟把普通的事情大化、虛化,這樣做反倒會在智者面前降低水準,顯露出不可深挖的文化修養。所以,知道則言,不知則聽,如若需要表達,也應該說自己確實知道的部分,對于不懂之處當請教或不談,如此一來,定會在他人心中增加虛心好學的印象,而且不易暴露出自己某方面欠缺的問題。
二是必須有事實依據。當我們借用某種道理去說服他人時,除了不可缺少的理論部分外,好能夠結合真實可信的實例,如同做事需要“腳踏實地”一樣,踏實的感覺必然給人帶來信任感。人們往往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表示出關心和興趣,交談或發言時,只是講些空話、大話,勢必帶來哈欠連天的場面,如果不能引起聽眾的認同和共鳴,聽眾就無法進入語言環境,即使有再高的學識也是彰顯不出的。
三是要有嚴密的邏輯。說話顛三倒四讓人聽不明白就很難有繼續交談下去的欲望。中華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詞義在不同人的表達習慣下都會閃現出別樣的光芒,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尋找到一種適合于自己的表達方法,但要做到:慢著說,一邊說一邊想,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講話素材;想著說,把要表達的內容重新整合,使其邏輯嚴密,能說服自己;聽懂了說,交流時一定要聽懂對方的語意,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回答,否則會讓對方有不受尊重的感覺。
四是配合豐富的感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是較高的交談技巧。有理論和邏輯的支撐,如果能聲情并茂地說話,一定會更加引人入勝,通過豐富、恰當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讓人感受到的不僅是你強烈的表達欲望,還有你熱情的人格魅力。配合感情,重點突出,娓娓道來,從情緒方面調動聽者的感覺器官,加強感受力,可以提高語言的說服力。
2言之有勢
言之有勢,就是演講時要有氣勢,通過演講者特有的氣場感染聽眾。
古人云:“話須通達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演講氣勢是演講內容和表達形式相結合而顯露出來的一種氣度和神韻。它使演講體現出震人耳目的浩蕩氣勢和磁性力量,以此去打動聽眾,震撼聽眾的心靈,使其對演講所闡述的道理,認識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持不懈。
演講的氣勢來源于演講者對真理及時代精神的把握和對自我真理在握的自信心,它是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形式綜合表現出來的。如果想在演講中充分顯示氣勢的力量,起碼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理足氣壯。演講氣勢效應是一種力量的體現。其實質就是一種理性的力量,它源于深邃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所闡述的觀點是具有時代感、獨創性、深刻性和真理性的。即演講者站在時展的峰巔之上,充分展現時代的特點和氣息。在向人們心靈的深度和廣度的探究中,折射出嶄新的審美理想和道德情操,使人們從演講中聽到時代精神的回響,感受到生活光流的碰撞旋轉,體會到理想人格的價值。
二是德深技精。古人就非常重視氣勢方面的修養。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的語言表達,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搖曳多姿,清暢流利,跌宕有序,層層推進,其氣勢“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演講是演講者內心世界的表露和人格的再現。演講的氣勢是演講者思想、品格、文化、情感、藝術的綜合反映。要充分發揮演講的氣勢效應,演講者就必須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和磨煉,如雄厚的知識儲備、加強思想品格的修養、加強情感修養等。
三是把握分寸。演講的氣勢表達必須服從演講的整體需要,氣勢的真情表露,并不等于放肆,并不是一味地語調高昂,張揚聲威。在氣勢表達上應掌握好分寸,牢記表現主題這個宗旨,把好感情的閥門,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切不可為氣勢而氣勢,不加節制,使演講氣勢表現為“過分”狀態,引起聽眾的逆反心理,進而損傷演講的效果。
3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就是演講要帶著感情去“言”,真誠地傾訴心靈深處的情感、體驗。
古人曰:“感人之心,莫先于情。”“情”是做好演說的起點,是實現與聽眾互動的動力。在演說過程中,只有帶著感情,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聽眾;自己都感動不了,如何感動聽眾?只有讓語言富有人情味、感染力,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這樣才會撥動聽眾的心弦,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要想打動聽眾,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借景生情法。演說者在把握了演說的氛圍,確立了演說的題旨和感情基調之后,根據演說的時境,借渲染感情基調之景,生發開來,將獲得的激情傳導給聽眾,取得動之以情的效果。
二是托物寄情法。物,本來都是無情的,但人是有情的。在演說中,演說者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將自己的情感傾注于對物的講述之中,將自己的認識、感受和情感傳遞給聽眾,使聽眾聽了之后,不僅能如見其物,同時也能感同身受。
三是經歷體驗法。社會生活中,人們相近的經歷和遭遇,使人不僅有共同的語言,而且在情感上也有共鳴點。演說者可以用經歷喚起情感共鳴,也可以將遭遇使人同病相憐,還可以利用這種感情的溝通,來淡化演說者與聽眾感情的對立,取得“自己人”的效果。
四是目標激勵法。偉大的目標可以激發高尚的情感。目標的輝煌、價值的崇高是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的巨大動力。
五是詩詞感染法。詩詞對于感情的要求更集中、更強烈,演說中借助詩歌抒發情感往往能取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的效果。
4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就是演講要給聽眾傳遞豐富的知識和內容,讓聽眾有收獲。
演講言之有物,與知識的積累關系甚大。一個有著豐富知識儲備的演講者在演講時能夠信手拈來、出口成章,讓聽眾羨慕不已。因此,我們首先要加強知識記憶,增加知識儲備,為此應該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一是多記哲理名言。哲理名言大多是一個思想體系、一個整體結構中的精華;它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的,有一定的思想性、真理性、指導性的語言;是人類智慧的精練總結。詩有詩眼,書有書魂,演講有演講意境。一首詩有一聯名句就可稱為好詩;一本書有一句名言,就有閱讀的價值;同樣,一篇演講中,如有一句哲理名言,便能使聽眾受益匪淺,難以忘懷。因為無論演講者闡述的觀點多么標新立異或超凡脫俗,其實都是或多或少地被歷史上的名家論述過的。名人名言是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的,而名家所具有的影響力也是恒久存在的。因此,演講者應抓住聽眾內心深處的心理,恰當地引用哲理名言或人士的論述,讓它們服務于自己的理論觀點的論證,加強演講的說服力量。
二是多記詩詞歌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演講時,在平常生活中,適當地引用一些詩詞歌賦,不僅能產生美的意境,而且還能提高說話者的文學品位和藝術魅力。
三是多記動人故事。演講的目的是說明和鼓動,也就是說,演講不僅要以理服人,而且也要以情動人。演講產生效果的基礎是聽眾首先被演講的內容所感動,然后,使聽眾在“夾敘夾議”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演講者的思想和觀點。如果只講一些空洞的、毫無說服力的“大道理”就不可能增強演講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四是多記幽默笑話。在一般情況下,聽眾都渴望聽到輕松有趣的演講。那種基調過于嚴肅、內容過于單調的演講是難以得到聽眾好評的。所以善于在演講過程中穿插一些趣聞、逸事、幽默、笑話等,既可以使演講的觀點形象化、生動化,又能夠加深聽眾對觀點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增進演講者與聽眾的交流,調動演講氣氛,強化現場效果,消除聽眾的壓力,振作聽眾的精神,使聽眾的注意力集中于演講本身;同時還能給聽眾帶來歡樂,讓會場充滿笑聲,使聽眾更喜歡和信任演講者。
5言之有用
言之有用,就是演講要有解決聽眾實際問題的作用。
為什么演講從古至今綿延不衰,方興未艾?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有著強烈而廣泛的社會作用,有著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和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正因如此,古往今來,從中到外,演講無不被人們所重視、所利用,發揮著它獨特的、巨大的作用。演講對聽眾的作用一般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真理的啟迪作用。即思想觀點上的理性教育作用。演講是要以理服人的,“理”(社會的、科學的、人生的)的真理性啟迪,是演講最主要的教育作用。
二是情感的激發作用。演講對理性的闡述總是伴隨著情感激發進行的,以情感人是演講不可缺少的情感作用。
三是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作用。向聽眾傳播它所包含的大量知識和近期的信息,是演講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是藝術美感作用。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表達藝術的綜合直觀作用,不僅能有效地表達內容,也能給聽眾以美感愉悅。演講藝術的表演性,有“以美娛人”的美感作用。
五是揚善祛邪的作用。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就是真、善、美與假、丑、惡的斗爭史。而這種斗爭不管多么曲折和復雜,總是以真、善、美的勝利而告終的。而這種斗爭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演講。古今中外所有正義的演講家,都是拿著演講這個工具和武器,宣傳真理、捍衛真理,向一切丑惡的勢力,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從而喚醒民眾,把社會一步一步推向前進的。演講家就是用演講這個工具,去啟迪人們獲得知識,認識真理,掌握真理,形成正確的輿論扶正祛邪,把人類社會推向最理想的境界的。
六是行動的導發作用。演講的較高宗旨在于最終能導發聽眾符合演講目的而行動。聽眾的行動是演講一切理想感性作用的最集中、最實際的體現。不能導發行動的演講,其作用是淺層的、微弱的,不會有更深遠的社會價值和歷史意義。
6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就是演講要有邏輯性,絕不能顛三倒四、丟三落四、前后矛盾、主次不分、沒有重點、啰里啰唆、沒有條理。
如何讓我們的講話能夠條理清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這就需要學會講好,做到言之有序,最終達到講得精彩、講得精練的水平。
一是注意講話的次序。次序也叫順序,是指安排事物的式樣、方式或方法。比如按照時間、地點、方位、流程、發展、歷史、結構、因果關系等次序來講話必然就有條理性了。
二是學會分類表述。按事物或事件和內容的所屬性質進行分類演講,按類別去演講,讓講話內容非常具有條理性。
三是提煉。提煉是講話概括性訓練的重點,就是運用最簡單的同類的字、詞、詞組來高度概括要表達的內容。
四是運用“三點”。所謂三點,即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初期、中期、后期,及時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地點(家中、公司、市場,上、中、下等)、人物(自己、對方、第三者,買方、賣方、中間人,上司、自己、下級等),其他方面如結果、因素、現象,生理、心理、情緒,準備、執行、檢討等。在講話過程中經常活學活用“三點”,可以避免思維混亂的情況發生。
7言之有趣
言之有趣,就是演講要風趣幽默,增強演講的效果。
臺上演講如何能做到言之有趣?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深奧的、復雜的講得簡單,把簡單的講得易懂,把易懂的講得有趣。這樣才能達到演講的效果。
一是動作表情是言之有趣的最主要的外在表現。講話時盡量多用一些肢體語言,多用對話來展現講話的內容,注重“演”的分量。
二是語言要做到抑揚頓挫,有張有弛,有快有慢,節奏感強,時而嚴肅,時而輕松,時而長句,時而短句,相得益彰。
三是在演講內容上多用一些格言、笑話、小品、故事、對聯、詩詞等。講話切忌千篇一律,必須有所調節,不斷地穿插一些笑話、格言、警句等,效果會非常理想。
四是演講過程中注意互動。經常運用提問、游戲等形式展開互動,使演講生動活潑。
作者獲贈學員文東(右一)、敏儀(左一)“師恩難忘”五是幽默。幽默是言之有趣最直接、好的工具。言之有趣要求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幽默技巧,這必須在生活當中反復地練習。記得有一次,學生文東和敏儀來拜訪我的時候,那時我孩子還小,身材偏瘦,我和他們說:“孩子身材像文東啊,比較瘦。”這時文東說:“黃老師,這種身材好?。∧幢葼?蓋茨、喬布斯、馬云他們都是這種身材,天才都比較偏瘦。”他既幽默風趣地回答了我的問題,又適得其所地使用了贊美手法。幽默的技巧有很多,比如,巧用同音字、錯別字,運用比喻,運用歇后語、順口溜,運用對比法,運用顛倒是非法,正話反說,刻意夸張,大詞小用,胡亂釋義,等等。
紙質一般,紙質一般
N次采購,這次快遞很給力,本以為要好幾天,沒想很晚下單第三天就到了,內容豐富,紙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