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同時也是一位好奇的哲學家,他對生命的意義、自由意志、存在的本質以及我們在這個他曾深入研究的宇宙中的地位這些問題,有著許多啟發性的想法。通過這些包含著壯觀的圖片的書頁,您將會在這個奇妙旅程中探索愛因斯坦的宇宙視野。這本令人振奮的書摘選了許多不同來源,包括散文、書籍、信件、采訪,以及各種罕見的材料中的語錄,揭示了愛因斯坦的倫理和哲學思想。這些著作涵蓋的主題包括我所看到的世界、宗教與科學、道德與價值觀、世界和平、藝術與創造力、想象力、好奇心、大自然等話題。愛因斯坦的語錄配上了精美的、令人驚嘆的空間照片,讓我們敬畏,提醒我們是這個壯觀宇宙的一分子。
總有那么一個時刻,人們能體會到作為人類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在這樣的時刻,人們會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小星球的一點上,驚訝地凝視著寒冷而深邃動人的無盡宇宙,一切都不可預測。生命和死亡匯聚到一起,那里沒有演化,也沒有命運,只有存在。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
作為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是如何看待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呢?本書通過他自己的論說,對其道德與哲學思想報以難能可貴的一瞥,輔以多彩動人的宇宙照片,從我們臨近的行星一直到時空的盡頭。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人類歷史上的思想家、理論物理學家,他發展了包括相對論在內的一系列科學理論。沃爾特 馬丁(Walt Martin)畢業于愛荷華州費爾菲爾德的馬來西亞國際大學(現為馬哈里斯大學管理學院),獲得跨學科學士學位,專注于教育。馬丁對二十一世紀的環境與社會問題充滿熱情,對當地的環保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美國環保署的贊譽,并導致了國家政策改革。馬格達 奧特(Magda Ott)在法蘭克福的J. W.歌德大學學習德語、斯拉夫語和美國印第安文學。她在華盛頓特區的馬哈里斯國際大學和愛荷華州費爾菲爾德完成了文學研究,目前的興趣包括社會研究和文化分析。
前言 ? x
愛因斯坦的遺產 ? xviii
及時章
宇宙宗教 ? 2
早期 ? 4
生命的意義 ? 8
自畫像 ? 10
我所看到的世界 ? 12
第二章
宗教與科學 ? 20
道德與價值觀 ? 28
道德衰落 ? 34
基督教和猶太教 ? 38
上帝 ? 42
禱告 ? 46
神秘主義 ? 48
第三章
個體 ? 52
道德與情感 ? 54
關于財富 ? 62
第四章
大規模毀滅性威脅 ? 66
世界和平 ? 72
科學與宗教 ? 74
科學與社會 ? 90
藝術與創造力 ? 98
想象力 ? 106
好奇心 ? 110
大自然 ? 112
永恒的奧秘 ? 114
人類存在的目標 ? 116
我的信條 ? 118
科學中的宗教精神 ? 122
后記 ? 我們已幸存了五十年 ? 124
附錄 ? 132
早年我年輕時相當早熟,我為大部分人鍥而不舍地努力追求希望卻一無所得而深深感動。不過,我很快就發現這種追求的殘酷,比起現在,當年這種追求被虛偽而華麗的辭藻精心掩飾過去了。每個人都被內心單純的欲望驅使去參與其中。雖然在名利追逐中欲望很好地得到了滿足,但是作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卻并無收獲。宗教是及時種出路,它通過傳統的教育機器把觀念植入到每個孩子心中。因此我—盡管生于無宗教信仰的(猶太人)家庭—成為虔誠的教徒,但這只是十二歲以前的我。閱讀了大量科普書籍后,我很快意識到《圣經》里的大部分故事應該不是真的。結果我徜徉在自由思想當中,夾雜著一個青年被國家編造的謊言欺騙的感覺;那是一種很深刻的感受。對所有的不信任由此滋生,在任何社會環境中都保持著懷疑一切的態度—這種態度始終伴我左右,僅在對因果關系有了更好的認知后才有所緩和。我很了解青年時心中那個宗教里的天堂,它只是我把自己的人性從充滿原始希冀情感的身體中解放出來的初次嘗試,我已不再信仰它了。我們面對的是這個龐大的世界,它是獨立于人類的存在,在我們面前,它像一個巨大的永恒的謎,但至少我們的探索和思考可以觸及它的一部分。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就像在召喚一次解放,我很快就發現我所尊重和仰慕的人都已經從對世界的思考中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平靜和安詳。在我們認知范圍內,思想所觸及的世界展現在我的頭腦中,有意無意間成為了探求的終極目標。古往今來具有同樣動機的人,連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我們不能失去的朋友。通往這個天堂的路不像宗教的天堂之路那樣舒適和誘人;但它已經證明自己是的,我從來沒有后悔選擇了它。
通俗易懂,觀點獨特,實用,封面精美
版式設計精美,配圖好贊。一位偉大科學家的道德與哲學思想,有趣而難得
沒有想到愛因斯坦居然還能這樣解讀,既有趣又漲知識,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以及所存在的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書的裝幀很漂亮,封面的愛因斯坦簡直萌萌噠,里面還配了很多漂亮的圖,讀起來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