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永恒的誘惑:宇宙之謎圖書
人氣:32

永恒的誘惑:宇宙之謎

2016年2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點30分,是一個在物理學界值得紀念的日子,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aserInterferometerGravitationalwaveObservatorg,LIGO)與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大學等各處的專家們,在華盛頓...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宇宙知識  
  • 作者:[張天蓉]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2446293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2
  • 印刷時間:2016-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人類對宇宙的想象始于神話而不限于神話。如今,廣義相對論和大量的天文觀測資料,已經構成現代宇宙學理論及實驗的牢固基石。特別是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出來并先后發射運行的天文探測衛星:COBE、WMAP、普朗克衛星等,使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手段如虎添翼。人類觀測宇宙的眼界大開。如果我們“巡天遙看”,已經遠遠不是“一千河”的境界,而是已經有了上千億個“河外星系”供我們觀測研究。中國這方面的發展也指日可待,2015年底,中國成功地發射了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便是一個例證。那么,如此浩瀚的茫茫宇宙,遵循怎樣的運動規律?宇宙如何隨時間演化?宇宙之未來與人類有何關系?本書之目的便是以通俗的語言,向大眾介紹現代高科技探測手段背后的科學知識,為讀者解讀若干“宇宙之謎”。 從太陽系開始,在章中介紹了行星、恒星、星系等天體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識。第二章介紹牛頓的宇宙圖景。第三章介紹無窮的概念引起的數學和物理中的佯謬,激發讀者對物理理論的哲學思考。第四章則用少的篇幅讓讀者認識兩個相對論的基本思想。第五章的目的是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2016年初探測到的引力波。作者從天文學中的距離測量談起,使讀者了解天文學中測量技術之困難,然后,介紹引力波強度之微弱,進一步將它的各種性質與電磁波相比較,使大家認識到探測引力波的困難和重大意義。第六章則對黑洞的基本物理性質及分類進行探討。第七章到第九章,將對現代宇宙學標準模型的基本原理、數學基礎、大爆炸理論、重要結論和疑難、暗物質暗能量、宇宙未來等有趣的問題略作探討。第十章簡單介紹作為標準模型補充的宇宙早期暴脹理論。

編輯推薦

2016央視中國好書入圍。

作者簡介

張天蓉,女,科普作家。美國得州奧斯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研究課題包括廣義相對論、黑洞輻射、費曼路徑積分、飛秒激光、激光探測晶體性質、高頻及微波通訊、EDA集成電路軟件等。發表專業論文三十余篇。2012年開始,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著作,其文風深入淺出,趣味盎然,亦保持科學的嚴謹性,深得讀者喜愛。代表書籍有:《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世紀幽靈:走近量子糾纏》《上帝如何設計世界:愛因斯坦的困惑》《愛因斯坦與萬物之理:統一路上人和事》等。

目錄

引言 宇宙深處泛漣漪———從引力波談宇宙學/ / 1

Chapter 1 去宇宙逍遙/ / 8

1. 從地球出發/ / 9

2. 太陽的生命周期/ / 16

3. 群星燦爛也不燦爛/ / 22

4. 錢德拉塞卡極限/ / 28

5. 天上有個好萊塢/ / 34

6. 河外星系知多少/ / 43

Chapter 2 牛頓的宇宙/ / 50

1. 永恒而穩定的宇宙圖景/ / 51

2. 夜空為什么黑暗/ / 54

3. 引力佯繆/ / 61

4. 熱寂說佯謬/ / 64

Chapter 3 有關無限的數學悖論/ / 68

1. 悖論、佯謬知多少? / / 69

2. 芝諾帶你走向無窮小/ / 74

3. 希爾伯特旅館悖論/ / 77

4. 缸中之腦/ / 82

5. 無限猴子定理/ / 87

Chapter 4 學點相對論/ / 89

1. 狹義相對論/ / 90

2. 廣義相對論/ / 95

3. 引力場方程/ / 98

4. 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和應用/ / 101

5. 不同的內蘊幾何/ / 104

Chapter 5 探測引力波/ / 107

1. 宇宙學中的基本測量/ / 108

2. 探測引力波——時空的漣漪/ / 112

3. 電磁波和引力波/ / 115

4. 引力波速度為何等于光速/ / 123

5. 韋伯——探測引力波的先驅/ / 126

Chapter 6 黑洞物理/ / 132

1. 史瓦西解和黑洞/ / 134

2. 黑洞無毛/ / 137

3. 霍金輻射/ / 141

4. 宇宙中的恒星黑洞/ / 144

5. 超大黑洞和極小黑洞/ / 147

6. 雙黑洞和引力波/ / 150

Chapter 7 哈勃定律/ / 156

1. 欲上九霄攬銀河,浩瀚星海任遨游/ / 157

2. 光——探索宇宙的利器/ / 163

3. 膨脹的宇宙/ / 171

4. 超光速的困惑/ / 177

5. 宇宙的形狀/ / 183

Chapter 8 大爆炸模型/ / 190

1. 為宇宙膨脹建造模型/ / 191

2. 渾沌開竅宇宙誕生/ / 196

3. 霍伊爾的堅持/ / 201

4. 微觀世界的秘密/ / 204

5. 從夸克到宇宙/ / 209

6. 宇宙如何演化/ / 214

7. 探尋宇宙的及時束光/ / 223

8. 隱藏宇宙奧秘的古老之光/ / 230

Chapter 9 大爆炸的迷團和疑難/ / 237

1. 對大爆炸的誤解/ / 238

2. 視界疑難/ / 245

3. 平坦性疑難/ / 251

4. 磁單極子疑難/ / 258

5. 上窮碧落下黃泉,暗物詭異不露面/ / 263

6. 宇宙常數解疑難,捕風捉影論真空/ / 268

Chapter 10 暴脹的宇宙/ / 274

1. 超級暴脹補缺陷/ / 275

2. 對稱破缺,真空相變/ / 280

3. 平行宇宙似科幻/ / 284

參考文獻/ / 288

在線預覽

第三章

有關無限的數學悖論

牛頓宇宙學中的三個經典佯謬都和宇宙“無限”的概念聯系起來。實際上,“無限”包括無限大和無限小,都是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喜歡玩的游戲,并不一定對應任何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實在。不過,因為理論物理與數學的關系太密切,“無窮”這個“鬼”,已經隨著數學大搖大擺地進入到物理學的地盤,使得物理學家們不得不重視和研究它。據說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曾經說過一句警句式的名言: “盡管數學需要無窮大,但它在實際的物理宇宙中卻沒有立足之地。”那么,數學家們是如何理解“無窮”的?下面幾節中將從介紹幾個數學和邏輯中與“無窮”有關的典型佯謬開始。本章只有有趣的數學思想,并無公式,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閱讀第四章。1. 悖論、佯謬知多少佯謬和悖論在英語中是同一個詞: paradox,而在中文中這兩個詞的意思稍有不同,筆者喜歡中文中這兩個詞的微妙區別,用它表明物理佯謬與數學悖論之不同恰到好處,盡管許多時候這兩個詞被人們交叉使用。中文中的“悖論”,一般指因為數學定義不完善,或邏輯推理的漏洞而導出了互為矛盾的結果。比如著名的“理發師悖論”。傳說有一個理發師,將他的顧客集合定義為城中所有“不給自己理發之人”。但某24小時,當他想給自己理發時卻發現他的“顧客”定義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如果他不給自己理發,他自己就屬于“顧客”,就應該給自己理發; 但如果他給自己理發,他自己就不屬于“顧客”了,但他給自己理了發,又是顧客,到底自己算不算顧客?該不該給自己理發?這邏輯似乎怎么也理不清楚,由此而構成了“悖論”。理發師悖論實際上等同于羅素悖論。英國哲學家及數學家羅素(Bertrand William Russell,1872—1970年)提出的這個悖論當時在數學界引起軒然大波,或者稱之為引發了第三次數學危機,因為那時的數學家們正在慶幸康托(G.Cantor,1845—1918年)的“集合論”解決了數學的基礎問題,沒想到這個基礎之基礎自身卻裂了一條大口。數學的三次危機都可以說是與悖論聯系在一起的。及時次數學危機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的希帕索斯悖論,起因于研究某些三角形邊長比例時發現的無理數,泄漏這個“怪數”的學者希帕索斯(Hippasus,大約公元前500年)被他的同門弟子扔進大海處死。第二次危機則與芝諾悖論及貝克萊悖論有關,基于對無窮小量本質的研究,它的解決為牛頓、萊布尼茨創建的微積分學奠定了基礎。畢達哥拉斯學派在淹死了希帕索斯之后,對錯誤有所認識,被迫承認了無理數,并提出了“單子”,它有點類似“極小量”的概念。不過,這個做法卻遭到了詭辯數學家芝諾的嘲笑,他拋出一個快跑運動員阿格里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的“芝諾悖論”,令歷代數學家們反復糾結不已。牛頓發明微積分之后,雖然在實用上頗具優勢,但理論基礎尚未完善,貝克萊等人便用悖論來質疑牛頓的無窮小量,將其稱之為微積分中的“鬼魂”。因為前兩次數學危機的解決,建立了實數理論和極限理論,又因為有了康托的集合論,數學家們興奮激動,認為數學及時次有了“基礎牢靠”的理論。然而,當初康托的集合論對“集合”的定義太原始了,以為把任何一堆什么東西放在一起,只要它們具有某種簡單定義的相同性質,再加以數學抽象后,就可以叫做“集合”了。可沒有想到如此“樸素”的想法也會導致許多悖論,羅素悖論是其一。因此,這些悖論解決之后,人們便將康托原來的理論稱為“樸素集合論”。實際上,集合可以分為在邏輯上不相同的兩大類,一類(A)可以包括集合自身,另一類(B)不能包括自身。可以包括自身的,比如說,圖書館的集合仍然是圖書館; 不能包括自身的,比如說,全體自然數構成的集合并不是一個自然數。顯然一個集合不是A類就應該是B類,似乎沒有第三種可能。但是,羅素問: 由所有B類集合組成的集合X,是A類還是B類?如果你說X是A類,則X應該包括其自身,但是X是由B類組成,不應該包括其自身。如果你說X是B類,則X不包括其自身,但按照X的定義,X包括了所有的B類集合,當然也包括了其自身。總之,無論把X分為哪一類都是自相矛盾的,這就是羅素悖論(Russell Paradox),即理發師悖論的學術版。還有一個與樸素集合論有關的悖論,叫做“說謊者悖論” (Liar Paradox),由它引申出來許多版本的小故事。它的典型語言表達為: “我說的話都是假話”。為什么說它是悖論?因為如果你判定這句話是真話,便否定了話中的結論,自相矛盾; 如果你判定這句話是假話,那么引號中的結論又變成了一句真話,仍然產生矛盾。上述這兩個悖論導致了一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尷尬局面。說謊者悖論中的那句話,無論說它是真還是假,都有矛盾; 而羅素悖論中的集合X,包含自己或不包含自己,也都有矛盾。樸素集合論產生的另一個有趣悖論“Curry’s Paradox”,與上述兩個悖論有點不一樣,它導致的荒謬結論是“左也正確,右也正確”,永遠正確!我們也可以用自然語言來表述“Curry’s Paradox”。比如,我說: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則馬云是外星人。”根據數學邏輯,似乎可以證明這句話永遠都是真的,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個條件語句,條件語句的形式為“如果A,則B”,其中包括了兩部分: 條件A和結論B。這個例子中,A=這句話是真的,B=馬云是外星人。如何證明一個條件語句成立?如果條件A滿足時,能夠導出結論B,這個條件語句即為“真”。那么現在,將上述的方法用于上面的那一句話,假設條件“這句話是真的”被滿足,“這句話”指的是引號中的整個敘述“如果A,則B”,也就是說,A被滿足意味著“如果A,則B”被滿足,亦即B成立。也就得到了B“馬云是外星人”的結論。所以,上面的說法證明了此條件語句成立。但是,我們知道事實上馬云并不是外星人,所以構成了悖論。此悖論的有趣之處并不在于馬云是不是外星人,而是在于我們可以用任何荒謬結論來替代B。那也就是說,通過這個悖論可以證明任何荒謬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如此看來,這個悖論實在太“悖”了!以上三個悖論都牽涉到“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的問題。理發師不知道該不該給“自己”理發?說謊者聲稱的是“我”說的話。“Curry’s Paradox”產生悖論的關鍵是“這句話”的語義表達中包括了條件和結論兩者。看起來,將自身包括在“集合”中不是好事,可能會產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那么,如果將自身排除在集合之外,悖論不就解決了嗎?也許問題并非那么簡單,但總而言之,這些悖論提醒數學家們重新考察集合的定義,為它制定了一些“公理”作為條條框框,從而使得康托的樸素集合論走向了現代的“公理集合論”。上面只是數學中的幾個簡單悖論,數學中的悖論只和理論自身的邏輯有關,修改理論便可解決。物理中的佯謬除了與理論自身的邏輯體系有關之外,還要符合實驗事實。打個比方,數學理論的高樓大廈自成一體,建立在自己設定的基礎結構之上。物理學中則有“實驗”和“理論”兩座高樓同時建造,彼此相通相連、不斷更新。理論大廈不僅僅要滿足自身的邏輯自洽,還要和旁邊的實驗大樓統一考慮,每一層都得建造在自身的下一層以及多層實驗樓的基礎之上。因此,在物理學發展的過程中,既有物理佯謬,也有數學悖論,可能還有一些未理清楚難以歸類的混合物產生出來,也許這可算是英語中使用同一個單詞表達兩者的優越性。前面提到過,數學史上的三次危機以及導致危機的悖論的根源,都與連續和無限有關,都是由無限進入到人的思維領域中而導致思考方法不同而產生的。及時次是從整數、分數擴展到實數,雖然整數和分數在數目上也有無限多,但本質上仍然有別于(小數點后數字)無限不循環的無理數。第二次危機中的微積分革命導致對“無限小”本質的探討,推導總結發展了極限理論。第三次危機涉及的“集合”,顯然需要更深究“無限”的概念。看來,的確如數學家外爾所說: “數學是無限的科學”。實際上“無限”的概念對物理學和其他科學也至關重要,宇宙有限還是無限?物質是否可以“無限”地分下去?存在“終極理論”嗎?人類思維有極限嗎?我們(細胞數目)有限的大腦,能真正想通“無限”這個問題嗎?就像小狗永遠也學不會微積分那樣,有些東西對我們人類的大腦來說,是不是也可能是永遠無法認知的?科學研究就是提出和解決悖論、佯謬的過程。正如數學史上悖論引發的三次危機,既是危機又是契機,有力地推動了數學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進步。2. 芝諾帶你走向無窮小無窮小極限思想的萌芽階段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希臘哲學家芝諾(約公元前490—430年)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論,就是古希臘極限萌芽意識的典型體現。而與之對應的是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亦有類似的見解。(圖321)

圖321芝諾悖論和莊子的早期極限概念

阿基里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人物,參與了特洛伊戰爭,被稱為“希臘及時勇士”。假設他跑步的速度為烏龜的10倍。比如說,阿基里斯每秒鐘跑10m,烏龜每秒鐘跑1m。出發時,烏龜在他前面100m處。按照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常識,阿基里斯很快就能追上并超過烏龜。我們可以簡單地計算一下20s之后他和它在哪里?20s之后,阿基里斯跑到了離他出發點200m的地方,而烏龜只在離它自己出發點20m處,也就是離阿基里斯最初出發點120m之處而已,阿基里斯顯然早就超過了它!但是,從古至今的哲學家們都喜歡狡辯,芝諾說: “不對,阿基里斯永遠都趕不上烏龜!”為什么呢?芝諾說,你看,開始的時候,烏龜超前阿基里斯100m; 當阿基里斯跑了100m到了烏龜開始的位置時,烏龜已經向前爬了10m,這時候,烏龜超前阿基里斯10m; 然后,我們就可以一直這樣說下去: 當阿基里斯又跑了10m后烏龜超前1m; 下一時刻,烏龜超前01m; 再下一刻,烏龜超前001m、0001m、00001m…不管這個數值變得多么小,烏龜永遠超前阿基里斯。所以,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烏龜!正如柏拉圖所言,芝諾編出這樣的悖論,或許是興之所至而開的小玩笑。芝諾當然知道阿基里斯能夠捉住烏龜,但他的狡辯聽起來也似乎頗有道理,怎樣才能反駁芝諾的悖論呢?再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將阿基里斯開始的位置設為零點,那時烏龜在阿基里斯前面100m,位置=100m。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在比賽開始100/9s之后阿基里斯及烏龜兩者的位置。阿基里斯跑了1000/9m,烏龜跑了100/9m,加上原來的100m,烏龜所在的位置=100/9 100=1000/9,與阿基里斯在同一個位置,說明這時候(100/9s)阿基里斯追上了烏龜。不過是11s加1/9s而已。但是,按照悖論的邏輯,將這11s加1/9s的時間間隔無限細分,給我們一種好像這段時間永遠也過不完的印象。就好比說,你有1h的時間,過了一半,還有1/2h; 又過了一半,還有1/4h; 又過了一半,你還有1/8h; 1/16h、1/32h…一直下去,好像這后面半小時永遠也過不完了。這當然與實際情況不符。事實上,無論你將這后半小時分成多少份,無限地分下去,時間總是均勻地流逝,與前半小時的流逝過程沒有什么區別。因此,阿基里斯一定追得上烏龜,芝諾悖論不成立。不過,從純數學的角度來看,芝諾悖論本身的邏輯并沒有錯,因為任何兩點之間都有無數個點,都可以分成無限多個小段。阿基里斯追烏龜是一個極限問題,即使從現代數學的觀點,對于潛無限而言,極限是個無限的、不可完成的動態進行過程。因而,仍然有人認為,僅從邏輯的角度,這個悖論始終沒有解決,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繼芝諾之后,阿基米德對此悖論進行了頗為詳細的研究。他把每次追趕的路程相加起來計算阿基里斯和烏龜到底跑了多遠,將這問題歸結為無窮級數求和的問題,證明了盡管路程可以無限分割,但整個追趕過程是在一個有限的長度中。當然,對我們而言,這個無窮等比級數求和已經不是個問題,高中數學中就有答案。但對2000多年前的阿基米德來說,還是極富挑戰性的。3. 希爾伯特旅館悖論牛頓的無限而又靜止、信息以無限大速度傳播的宇宙引出不少佯謬,比如之前所介紹的夜黑佯謬和引力佯謬。當這些有關宇宙是否無窮的問題令物理學家們頭疼的年代,數學家們卻正在欣賞“無窮”的美妙。古代與中世紀哲學著作中記載過關于無限的思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印度梵文書中說: “如果你從無限中移走或添加一部分,剩下的還是無限。”不久前才發現并解讀的古希臘羊皮書中的記載表明,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就已經進行了有關無窮大的計算。康托于1874年在他有關集合論的及時篇論文中提出的“無窮集合”概念,引起數學界的極大關注,震撼了學術界。康托還導出了關于數的本質的新思想模式,建立了處理數學中的“無限”的基本技巧。因此希爾伯特說: “沒有人能夠把我們從康托爾建立的樂園中趕出去。”

媒體評論

精彩評論宇宙,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先發生過什么?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霍金

宇宙令人費解的地方是她竟然可以被理解,試圖預言宇宙和自然會發生什么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愛因斯坦

這是一本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由淺入深地揭開宇宙之迷的科普讀物,關心和熱愛宇宙學的讀者閱讀本書是一種陶冶身心和精神飽餐!熱切地希望讀者能夠喜歡該書。——著名天文學家 李宗偉

重點強調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啟發人們思考宇宙間的“大問題”,滿足各個年齡階層人們的好奇心,吸引年輕人踏進科學的大門。——果殼網讀者 yangsir

宇宙到底有多大,長什么樣子?宇宙是否也有生有死,有開始有結束?宇宙的本質是什么?一場關于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物理學發現之旅。——知乎讀者 Kings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aluce**的評論:

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2017-11-24 16:01: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橫好的書啊,讀不太懂

2017-11-25 06:03:3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不錯,普及天文學知識非常有用。

2017-07-15 16:41:4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直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書,棒

2017-07-16 06:32: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這本書應該不錯!

2017-07-19 12:23: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太淺了不怎樣

2017-07-22 17:39: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算不錯,很好。

2017-07-25 08:30:40
來自b***4(**的評論:

孩子最近迷上了關于宇宙太空的書籍,搜索了一下,選擇了這本~讀后再做書評。

2017-08-05 10:04:25
來自書僧子**的評論:

永恒的誘惑:宇宙之謎 支持正版,支持當當。閱讀傳播正能量

2017-08-09 07:53:56
來自bioguid**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小朋友很喜歡,紙張和印刷都挺好的,以后還會購買類似的書籍!基本所有的書籍都是在當當上購買的,會一直支持哦!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優惠活動!

2017-08-21 10:49: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送貨快,買書就在當當買

2017-09-21 15:07: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豐滿,有趣,可讀性強,閱讀體驗好,值得一讀!

2017-10-24 14:36:32
來自獨立寒**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2017-11-04 18:35:58
來自伴讀老**的評論:

當天買第二天到書不錯,買到喜歡的就開心

2017-11-13 06:35: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兒子喜歡。物流快。

2017-11-16 09:27: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第一次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的書了,留個紀念吧,讀書真的有很多好處,希望我能堅持讀好書。

2016-12-01 10:00:01
來自白***(**的評論:

爸爸要求買的書,希望爸爸會喜歡,爸爸要求每個月給他沒有本書

2017-05-31 23:32:11
來自小***0(**的評論:

我自己看不了幾頁,但上初一的女兒卻看完了,雖然不太懂,長大點再看肯定會有更多的認識

2017-03-31 21:31:22
來自goldr**的評論:

文筆清新活潑,在前沿性、權威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結合的基礎上,力求激發讀者的知性、靈感與想像力。

2016-12-01 09:48: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紙張好,內容也好,只是看了前面幾章,后面的再也看不懂了。

2017-11-15 15:22: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使讀者能體驗到星系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

2016-12-01 10:02:31
來自哥倫布1**的評論:

宇宙是人類永恒的秘密,永恒的追求,永恒的永恒

2017-03-31 11:19:36
來自彤彤來**的評論:

關于宇宙的書很多,但大多是翻譯版,翻譯質量之蹩腳讓人不能忍。還是由華人科學家寫的語言生動接地氣兒

2016-12-01 10:05:54
來自利維坦**的評論:

直擊萬物本源,宇宙真相,世界面臨的最迫切問題和未來的方向。同事推薦的

2016-12-01 09:50: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女兒要求購買的書籍之一。開拓視野,探索宇宙之謎。

2016-12-10 10:30: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永恒的誘惑:宇宙之謎 用不一樣的眼界去看待世界,會發現不一樣的心境。這本書還是非常推薦的,畢竟有些內容是我們無法在生活中看到,體驗到的。一直相信,書能帶我走向更遠的地方。

2017-09-15 17:55:39
來自一直的**的評論:

華人世界著名科普作家張天蓉的新作,關于宇宙起源、引力波、相對論、黑洞、霍金輻射等。

2016-12-01 09:57:1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從小對宇宙充滿好奇!“吃”過了好多書了!宇宙之謎,會寫些什么呢?

2017-01-12 20:01:15
來自維拉風**的評論:

內容好多:宇宙起源 平行宇宙 思想實驗 引力波 相對論 哈勃 霍金 愛因斯坦 伽利略 牛頓 視界 引力佯謬 希爾伯特悖論 黑洞 蟲洞 暗物質 暗能量 紅移 大爆炸 大設計 量子力學 不確定原理 測不準 對稱破缺 從宇宙到夸克 標準模型 基本粒子

2016-12-01 10:05:0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探索諸多熱門話題:宇宙起源、引力波、相對論、哈勃定律、黑洞、霍金輻射、紅移、大爆炸、量子力學、對稱破缺、暗物質、暗能量、平行宇宙、星系、標準模型等,是孩子開拓視野,探索宇宙之謎的很好的科普讀物

2017-06-22 19:02:3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