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性別身體: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試圖從性別視角,審視女子體育與國家、社會文化的關系,跳出國家觀的體育史窠臼,兼采文字資料和圖像資料,呈現西方體育傳人后女子的新觀念和新行為,如何在公眾輿論、學校教育、學生生活、運動競賽、觀眾反映、大眾傳媒和視覺文化等層面產生意義。《超越性別身體: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試圖給近代中國的體育史一個性別的詮釋,豐富我們對近代中國女性歷史的認識,也讓體育史、婦女史和近代中國史得以互證互補。
游鑒明,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近史所口述史組召集人。著有《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等書,并參與主編了《中國婦女史讀本》。
中國社會文化史叢書》弁
簡體版序
自序
導
及時部 輿論、體育政策與校園文化
及時章 眾聲喧嘩的女子體育觀
及時節 以國家民族為中心的女子體育觀
第二節 從健康美出發的女子體育觀
第三節 就性別差異看女子體育
小結
第二章 學校政策與女子體育
及時節 各自為政的體育教學
第二節 求同存異的體育教學
第三節 培養專業人才的體育學校
小結
第三章 女學生的體育生活
及時節 體能運動走入學生生活
第二節 體能運動走向校外
第三節 從運動看女學生的反應
小結
第二部 媒體、社會大眾與女子運動競賽
第四章 新聞媒體與女子運動競賽
及時節 運動場上的形形色色
第二節 運動場外的花花絮絮
第三節 側寫明星女運動員
第四節 直擊觀眾百態
小結
第五章 廣告與藝術文化中的女子運動
及時節 廣告運動運動廣告
第二節 漫畫女子運動女子運動漫畫
第三節 電影、歌曲與女子運動
小結
第六章 社會大眾品評下的女子運動競賽
及時節 女性參與運動競賽的意義
第二節 運動員產生的問題
第三節 運動員的待遇、品德和形象
第四節 對觀眾的批判
第五節 擬男運動與男女共同運動的論辯
小結
結論
征引書目
圖片來源
索引
本書作者透過豐富的史料將近代中國學校、政府、媒體、社會如何聯手改造女性身體的歷史做了極好的分析。書中對于線性進步觀點、族群分立,或"女性自己的聲音"等研究取徑,都提出了批判性的檢討。為近代婦女史研究另辟蹊徑,值得重視。
——呂芳上
本書厘清了近代中國婦女史中的身體觀、教育制度、國族主義,以及現代性等各種復雜議題,對學界了解此一時代及其中的性別意涵貢獻良多。它所呈現的多元與復雜程度,早已跨出體育史此一專門領域的范疇。
——李貞德
學界較多探討"婦女運動"史,而較少關注婦女"運動"史。游教授將視角投向近代中國女子體育的發展演變及其所承載的國族命運與社會文化意涵,所呈現的,并非單一的女子體育史,而是從多層面描畫出的多姿多彩的女子"運動"圖像。
——王奇生
這本書選擇中國大陸輸入女子體育教育先行區之一的華東地區為研究對象,梳理該地區近代女子學校在近代女子體育教育領域的辦學實踐、示范的功能,再現近代中國女子體育初創期的成長印跡。
——羅蘇文
受益匪淺
裝幀紙張內頁和內容都好。
進行女性主義研究的重要資料。
這個商品不錯~
易讀的學術著作~~~
不錯
不錯!
好
打折優惠買的,價廉物美,想買很久了,送貨快,服務好。
好書,大家之作,低價入手,值得拜讀。感謝當當。
好奇買來一看
包裝最差是當當
全面介紹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運動,非常值得一讀!
該書內容較為豐富,突破國家觀體育史的研究窠臼,從性別史的角度,兼及社會史等方面,運動豐富的資料為我們呈現更多的關于研究女子體育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