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受到身心緊張困惑的人們而寫的。它通過19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說明受到壓抑或單方面過于突出了能力均是引發緊張和沖突的根源,能導致精神和身體方面的紊亂。而積極的心理治療是克服緊張的有效辦法。
緊張是如何產生的?真是每個抱怨緊張的人都確實處于緊張狀態嗎?
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誤會、麻煩與沖突。緊張狀態是由個性決定的,每個人對來自外界影響的反映各不相同。
人人都有能力、有可能、也會戰勝緊張,找到自我解脫的方法和途徑。
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博士。精神科專家,心理醫療醫師。1933年生于波斯,1954年以來定居德國,曾在德國、瑞士和美國接受過心理治療訓練,現任德國威斯巴登心理治療研究院主任。以基于跨文化研究的積極心理治療的創始人身份而著名,其工作涉及文化和疾病間聯系以及對25個
一、引
二、緊張與疾病
三、積極心理治療
四、"您要是早兒給我打電話就好了"
五、"我的兒子和很懶"
六、"我沒有通過考試"
七、"幸虧我辭了職"
八、"我有心事"
九、"我再承受不起擔負的責任了"
十、"我害怕去上班"
十一、"這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十二、"我的同事挑唆眾人攻擊我"
十三、"我覺得被騙去了20年的光陰"
十四、"我像個正在夢想著的孩子,睜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
十五、"我實在是沒法兒寬心"
十六、"我總是看錯了人"
十七、"我是如此寂寞"
十八、"我耳邊聽到的事太多了"
十九、"我是在尋找缺少的溫暖"
二十、"我才50歲就已喪失了工作能力"
二十一、"我會失去立足之地"
二十二、"我為自己的晚年擔憂"
結束語:打個比方
謝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