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對全國12.6萬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為20.23%,心理問題已成為近年來導致大學生休學、退學的首要原因,大學生對心理輔導的需求日趨強烈。
個體心理輔導由于受其工作方式的制約,可以提供幫助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團體心理輔導的特殊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個體心理輔導"一對一"的不足,并且,在針對大學生的一些共性問題和共同需要等方面,團體心理輔導往往會取得比個體心理輔導更好的效果。
為了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廣泛、、有效地開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者采取了以團體心理輔導(以下簡稱"團輔")帶動、推進其他心理輔導及教育的方式來開展工作。
首先,作者從輔導員的團輔抓起,通過對輔導員的團輔達到促進其自身心理成長及提高對學生心理輔導能力的目的;繼而,作者從新生人手,通過團輔縮短新生入學適應的過程,使新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以及人際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從而預防、避免一些處于萌芽階段的心理問題到高年級進一步發展和加重;同時,我們還對其他年級有需求的學生開展了不同主題的團輔。在積累了一年多的實踐經驗以后,我們成立了學生團輔工作室,讓一批通過培訓而掌握了團輔操作技能的學生骨干參與實際工作。讓學生輔導學生,可以拉近團輔成員之間的距離,使其更大程度地開放自我,同時也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有條件得到心理輔導;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開展了對班級心理委員的團輔工作,通過班級心理委員這根紐帶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與學生聯系起來,本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指導思想,通過班級心理委員這一顆顆火種,燃起學校團輔的大火,從而讓更多的大學生感受到心理輔導的溫暖。
本書是作者兩年多來團輔工作的經驗總結。作者試圖把在團輔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及教訓總結并呈現出來,希望能給有意于從事團輔工作的讀者以啟發和借鑒。
前
上編
及時章 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及時節 什么是團體心理輔導
第二節 為什么要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第三節 團體心理輔導中的理論應用
第四節 大學團體心理輔導
第二章 領導者和參與者
及時節 領導者與領導行為
第二節 難以處理的參與者
附:團體形成階段如何篩選成員
第三章 大學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常用的技術(1)
及時節 反應技術
第二節 互動技術
第三節 行為技術
第四章 大學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常用的技術(2)
及時節 活動方案的設計技術
第二節 跟蹤和評估技術
附:評估表
第五章 大學團體心理輔導的籌劃和設置
及時節 開始前的籌劃工作
第二節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設置
下編
第六章 大學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
及時節 大學輔導員概述
第二節 為什么要開展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
第三節 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的設計方案
第四節 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的評價
第五節 對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的反思
附1:大學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心得體會
附2:大學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部分照片
第七章 大學新生團體心理輔導
及時節 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
第二節 大學新生團體心理輔導
附1:大學新生團體心理輔導心得
附2:2006級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部分照片
附3:2007、2008級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部分照片
第八章 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
及時節 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概述
第二節 為什么要成立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
第三節 怎樣建立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
第四節 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的工作開展
第五節 對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的評價
第六節 營造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的組織文化
第七節 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的發展
附1: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章程
附2:首屆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機構圖
附3: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成員之工作心得
附4: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室活動照片
第九章 大學心理委員團體心理輔導
主要參考文獻
上編
及時章 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及時節 什么是團體心理輔導
一、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
團體心理輔導是從英文group counselling翻譯而來的。group譯為小組、團體、集體,counselling較多地譯為咨詢、輔導。目前,在我國心理輔導界出現了團體咨詢、集體咨詢、小組輔導、團體心理輔導等多種概念,其含義基本相同。我們認為,在推行學校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團體心理輔導"的叫法更為通俗,更易讓教師們接受,故將group counselling譯為"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心理環境下為成員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輔導形式,即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或方法,通過團體內人際的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等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提高適應能力,以預防或解決問題并激發個體潛能的心理輔導過程。從定義上看,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對其加以理解:
及時,它是心理輔導的一種形式;
第二,它是通過"團體"的方式去輔導他人。
在團體中,個人實際上改變了平時的生活規則,轉而進入一個新的角色,發掘真實的自我,此時的交流是真實自我之間的交流。團體是社會的縮影或反射,被一些學者稱為"微型社會"。團體可作為社區、家庭或組織的臨時替代物。……
翻了一下,應該不錯
這本書還是可以的。。畢竟是實操指南,有實用性。。。。。。
一般般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下次還來買
書還可以,超級劃算。
的計劃發達國家哦評價過可能是案件發生就付款健康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