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眾多的節日中選出21個節日,然后從節日的內在精神出發,分為堅韌的記憶、神圣的祭拜、世俗的狂歡、生產的節律、社會的維系、生命的禮贊、情愛的歌唱等七大主題進行書寫,在進行歷史的追溯的同時,更加著力于現狀的展呈,希望為讀者勾勒出當前中國節日文化的全貌。
中國是一個節日大國。在悠久的歷史、廣闊的疆域和多樣的生態下,中國各民族創造、傳承和發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這些節日,是中國文化集中呈現的舞臺和重要的組成部分。神話、傳說、信仰、儀式、戲曲、音樂、舞蹈、飲食、工藝等構成中國文化的各種因子都離不開節日。它們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文化創造、社會機制和生活情趣。從節日里,人們滿足著感觀之欲,強化著群體的認同,實現著族群的繁衍,尋找著精神的安頓和心靈的慰藉。
王學文,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博士,現為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節日志》編輯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節日文化、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出版有專著《規束與共享》,在《民俗曲藝》(臺灣)、《民俗研究》、《山東社會科學》等刊物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