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進入信息爆炸的年代,投資理財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沒有錢的人更需要理財,只有這樣才能加速資產的累積,達成一生各階段的財富目標。以往,很多人認為"投資"是男性的工作,認為他們接觸的信息更多,判斷力更好,女人們很自覺地就把理財的工作交給男人來決定。但是經過時代變遷,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及比例提高,女性就業機會增加,女性已具備了做好現代家庭投資理財所需要的素質,而且女性的某些特質,比如細心、思考周密,更是許多男性所不及的。
本書意在讓女性朋友們能最快地掌握賺取和積累財富的方法,清晰地確立自己的理財目標。本書是要告訴天下的女人們,天下沒有天生的窮人,只要你明確自己的目標,堅持,并持之以恒,你的財富就會滾滾上升。理財要靠方法,增加財富要靠策略,本書將提供女性理財的各種最有效方法。
學做有錢女人,就要學會有效打理自己的錢!靠智慧和膽識讓錢生錢!
案例一:
王女士剛買了房,20年固定利率貸款,年利率是6%,可以提前還貸。5年期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是4%。現在有兩個保險經紀人向王女士推銷壽險產品,產品A是20年期,每個月交100元,只要在這期間身亡就獲賠10萬元。產品B也是20年期,每個月存300元,只要在這期間身亡就獲賠10萬元,如果20年后依然健在,把本金共72000元全部返還。你會選哪個方案?
很多人會選方案A,因為王女士的固定利率貸款把她的資金成本提高到了6%。但是,如果王女士已經還清了貸款,而她在除了4%年利率的儲蓄外又沒有其他可行的和可以接受的投資渠道,則應該選方案B。因為在這一資金成本下,方案B相當于每月只交86元保費。
這即是說,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投資理財的選擇。同樣,這個例子也再一次說明,把資產和負債綜合管理在理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案例二:
李女士現在有1000萬元余錢,計劃20年后靠這筆錢退休安享晚年。另外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是2.5%。現在有兩個投資方案:一是投資在國債上,年利率是3.5%,二是投資在美國股票市場,預計長期的年收益率是9%,20年后這兩種投資的實際購買力的結果會相差多少?
方案1:扣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幣值是:1220萬元
方案2:扣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幣值是:3523萬元
方案2的實際價值是方案1的將近三倍。
這即是說,對于長期投資來說,年平均收益率的微小差別對未來的財富價值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即便你現在已經積累了可觀的財富,但要避免通貨膨脹吞噬你的財富的好辦法還是投資理財。
李麗,筆名美惠,相信女人的魅力永遠來自于自身的努力,不論歲月如何沉淀,都能做個可愛女人。
Lesson 1 明確你的理財目標。作出最合理的理財規劃
(一)理財不是簡單的財務管理
(二)女性應避免感性理財
(三)依據財務狀況來制定理財目標
(四)理財目標確定后要遵循的七個法則
(五)制定理財規劃
(六)不同階段的不同理財方案
(七)保險、基金的理財目標和規劃
(八)白領女性的理財目標和規劃
(九)未婚女性的理財目標和規劃
(十)低薪一族的理財目標與規劃
(十一)女性理財規劃的五大誤區
Lesson 2 激發你較大的理財潛力
(一)相信自己可以為錢做主
(二)廣泛涉獵理財相關知識
(三)無孔不入的創業機會
(四)切忌患得患失,找出最安全的投資渠道
(五)與其跟風,不如讓自己成為帶動者
(六)設立自己的獲利滿足點、止損點
(七)付諸行動是獲利的必然條件
(八)理財與生活的合理結合
(九)了解投資詳情,當機立斷
Lesson 3 你的理財風險有多大
(一)明確理財的機遇與風險并存
(二)預留應急準備金,維持日常費用
(三)保險,防范和降低不可預計的風險
(四)對自己或家庭進行風險評估
(五)投資理財的風險管理
(六)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分散風險
(七)單身女性宜從低風險做起
Lesson 4 女性理財的選擇
(一)選擇投資理財的項目需謹慎
(二)保險和定期儲蓄
(三)購買國債
(四)投資基金
(五)投資房地產
(六)投資股票
(七)外匯及期貨買賣
后記
Lesson 1 明確你的理財目標。作出最合理的理財規劃
(一)理財不是簡單的財務管理
財富管理是否就是財務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財的重要性越來越多地被大家提及。究竟什么是理財?是理財富還是理財務?這里是有微妙的區別的。
更多的人把理財看做是有余錢、有閑錢的階層才需要關心的問題。覺得理財就是理財富,也就是怎么用閑錢去繼續生錢,理財即是財富管理。而事實上,理財的核心是怎樣正確地管理個人財務,即通過對個人資產和負債的正確安排和管理,使財富較大化,更大化,這才是財務管理的概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財務管理比財富管理的概念要更廣。因為財富管理是對資產的管理,而財務管理是對資產和負債的綜合管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兩種思維的區別。
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很火熱,在很多大城市,通過投資房產獲利的人不少。財富的示范效應刺激了更多的人把錢投向房地產市場。可投資的時候,人們只看到了收益的一面,沒有看到負債的另一面。假設目前的20年期按揭貸款的年利率是5.56%左右,買一套100萬元的房子,首付30萬元,剩下70萬元做20年銀行按揭。在定額本息的計算下,每月還款是4832.28元。那如果每個月能夠以5000元出租(假設物業和其他相關居住費用都由租客來承擔),那不是相當于用30萬元買了一個100萬元的房子,而且20年后這價值100萬元的房子不就是自己的了?
其實,事情遠遠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如果把整個投資放在一個資產負債表中來看,會更加清晰。
首先,按揭貸款給你帶來了70萬元的負債,并使你的資產由30萬元(首付)變成了100萬元(房子)。你的凈資產還是30萬元。如果房價漲30%,到130萬元,你的凈資產就是60萬元,漲了100%;如果房價跌30%,到70萬元,你的凈資產就是0,也就是跌100%。為什么凈資產對資產的變化如此敏感?因為按揭貸款使你的投資行為杠桿化,你等于是在做Margin(保障金)。
其次,你必須使房子(資產)的收益率大于貸款(負債)的成本(利率)。以100萬元的房子和5.56%的貸款年利率為例,每年扣除物業和必要的維護費用后的凈收入至少要有5.56萬元。也就是每個月的凈租金收入必須大于4633元。如果貸款利率上升,則相應地要調整保本收益率。2000年以來的低利率可能已經讓大家忘記了僅僅在10年前,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0.98%,一年期貸款利率是12.90%。不要說12.90%,如果按揭年利率漲到8%,租金就必須上升到近7000元/月才能勉強保本。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個人財務管理引入資產負債綜合管理概念的重要性。
事實上,理財對富人和不富的人同樣有用。
再舉兩個例子給大家。
假設李女士現在有1000萬元余錢,計劃20年后靠這筆錢退休安享晚年。另外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是2.5%。現在有兩個投資方案:一是投資在國債上,年利率是3.5%,二是投資在美國股票市場,預計長期的年收益率是9%(標普500指數80年來的復合年平均收益率是9.5%)。20年后這兩種投資的實際購買力的結果會相差多少?
方案1:扣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幣值是:1220萬元
方案2:扣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幣值是:3523萬元
方案2的實際價值是方案1的將近三倍。
這即是說,對于長期投資來說,年平均收益率的微小差別對未來的財富價值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即便你現在已經積累了可觀的財富,但要避免通貨膨脹吞噬你的財富的好辦法還是投資理財。
再拿一個普通人來做例子。
假設王女士剛買了房,20年固定利率貸款,年利率是6%,可以提前還貸。5年期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是4%。現在有兩個保險經紀人向王女士推銷壽險產品,方案A是20年期,每個月交100元,只要在這期間身亡就獲賠10萬元。方案B也是20年期,每個月存300元,只要在這期間身亡就獲賠10萬元,如果20年后依然健在,把本金共72000元全部返還。你會選哪個方案?
很多人會選方案A,因為王女士的固定利率貸款把她的資金成本提高到了6%。在這一資金成本下,方案B相當于每個月交145元保費。為什么用固定貸款利率來做資金成本?因為王女士可以把多出來的錢用來還貸款,而每月多還155元貸款,累計20年的結果在20年后就是72000元。
但是,如果王女士已經還清了貸款,而她在除了4%年利率的儲蓄外又沒有其他可行的和可以接受的投資渠道,則應該選方案B。因為在這一資金成本下,方案B相當于每月只交86元保費。
這即是說,每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投資理財的選擇。同樣,這個例子也再一次說明,把資產和負債綜合管理在理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女性應避免感性理財
與男性相比,女性具有嚴謹、細致、穩健、保守、感性的特點,不少女性在投資之前,往往會事先征求多人的意見,三思而后行。然而物極必反,如果這些特性發揮到了,將會演變成女性理財中的致命傷:"嚴謹"、"細致",可能造成"本末倒置",只重眼前蠅頭小利,而忽視在投資和理財上的長期規劃。"保守"讓女性過分尋求資金的"安全性",拒絕新嘗試;而過于"感性",優柔寡斷,則可能讓女性在投資中感情用事或盲目跟風。
25~30歲的年輕女性,主要需求是積累閱歷和充實自己,面對社會歷練所需的資本,或是準備步入家庭的儲備資金,在理財上應采取比較積極的態度。而開始步入青壯年的女性朋友(30~40歲)理財需求的重點則轉向購置房地產或儲備子女的教育經費,以追求穩定的生活為主。在理財心態上應較為保守、冷靜,尤其應設定預算系統,以安全及防護為主。進入40~50歲的中年女性,生活模式大致穩定,收入也相對較高,孩子已經成人,在此一階段投資心態應更為謹慎,逐步增加固定收益型投資的比重,但仍可用定期定額方式參與股市的投資。到了50歲之后進入安養期,理財需求以保本為主,應盡量避免積極性投資。
決定投資的女性朋友可以選擇到理財師那里,通過客觀專業的風險測試來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年齡、家庭、資產、投資經驗為自己劃定風險系數。通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可承受的風險遞減。一個粗略的估算是"可承擔風險比重=100-目前年齡"。如你的年齡是30歲,依公式計算,你可承擔的風險比重是70(100-30=70),代表你可以將閑置資產中70%投入風險較高的積極型投資(如股票),剩余的30%作保守型的投資操作(如定存),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風險系數還與婚姻、家庭及投資經驗等有關。
構筑兩道防火墻
長線投資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沒有任何保障下的風險投資。
兩道防火墻是風險投資的前提。及時,預留應急準備金,維持個人或家庭生活的日常費用。留出3~6個月的收入,作為應急準備金,一部分可活期儲蓄,另一部分投資貨幣市場或短債基金,這是為失業、生病或修理房子和汽車做金錢儲備。第二,購買保險,這種避險"防火墻"的構建,對不同生存階段、不同健康狀況、不同收入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消費預期的個人或家庭,有不同的要求。它的主體是健康險、意外傷害險、第三者責任險、養老保險等。其主要目的是應對個人或家庭的中遠期需求,防范和降低不可預計的風險。
在構筑好個人和家庭經濟生活的"防火墻"后,女性朋友才可運用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等工具根據自己的理財需求及風險偏好進行合理比例的風險投資。
定期定額選購基金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女性朋友的投資工具。這是一種每月自存款賬戶中撥出固定金額來投資基金的理財工具。
每月固定儲蓄投資,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投資者不必考慮進場時機,由于進場時點分散,風險也同時分散,并且平攤了投資成本。每個月在固定日期扣款,當證券市場牛市時,基金凈值上揚,當月購買的份額較少,達到逢高調節的效果;而當證券市場回調,基金凈值修正之際,當月購買的份額自然增多,達到了逢低加碼的策略。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為長線投資增加安全性。
(三)依據財務狀況來制定理財目標
確定理財目標是成功投資的及時步。確定理財目標,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來設定理財目標。
理財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具體情況的變化而上下浮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理財的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它還應該有長期、中期、短期之分。在設立具體目標時,有幾個原則必須遵循:一是要規定一個實現的期限;二是要量化目標,用實際數額來表示;三是將目標實體化,設想目標已達成的情景,為實現這個目標從心理上注入動力。
例如三種常見的理財目標:養老金儲備、教育儲備及應急儲備和其他短期目標。許多個人投資基金是出于長期理財目標,尤其是儲備養老金。如果個人退休后的生活質量要與退休前相差不大,那么其退休后收入至少應該有他退休前稅前收入的70%~80%。
……
不錯
書中可參考的東西不多,沒有購買的價值。
特惠品。。蠻便宜的,
性價比很高
感覺很值!
看不大懂,都是講投資的多。
很可愛的一本書
有助于自己的理財更科學,慢慢學會消費理性
有些了解,試著做,受到了效果
正在讀
這個商品不錯~
書到的速度非常快,書的質量也不錯,具體內容沒太看。大致看了下目錄,覺得有些空洞。不知道對自己的理財有多大幫助。
書中介紹的內容挺實用的,理論上增長了不少知識,期待真的能賺不少吧
全書基本上講的都是買基金和保險 沒有很實在的怎么存錢 怎么縮減開支
現在的社會女人本來就是個弱勢群體,這本書教會了女人自己保護自己,提升自己的一本好書
書里介紹了好多女人理財的方法,值得一看.不過有的內容較深,需要深看.目前還沒看完.
對于理財之類的問題本人不是很明白,更不懂怎么去理財,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相信我一定能學習到更多的好辦法,讓我的生活更美好!
女人自有是經濟獨立的自有 不依附的自由 更大的是觀念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