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本書以全新的體系首次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論述,在當今世界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下的比較明確的定義并進行詮釋。可讀性強,知識價值和學術價值較高,可作為黨政干部普及生態文明建設知識的讀本。
一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必讀的書
一本已被多家省市黨校指定為黨員干部必讀的書
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從不同層面來考察,國際層面需要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倡導國際合作與全球伙伴關系,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加強溝通和協調;政府層面主要是管理區域生態環境,制訂相應的“游戲規則”;企業層面是嚴格貫徹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公眾層面主要是踐行低碳生活,實現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
生態公正——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生態安全——生態文明建設的基
新能源革命——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
經濟建設——加快生態產業建設的步伐
政治建設——總結、概括發展的經驗教訓,形成社會全體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法規、條例、規則等制度,指導社會成員的生活,規范人們行為,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
文化建設——在超越傳統工業文明觀的基礎上,使人類在經濟、科技、法律、倫理以及政治等領域建立起一種追求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對環境友好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并以生態規律來改革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社會建設——和諧地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環境建設——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同時做好對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建設適合于人類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書以全新的體系首次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論述,在當今世界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下了比較明確的定義并進行詮釋。已有多家黨校將本書列為干部生態文明的培訓教材
及時作者賈衛列是當代生態文明理論體系的構建者、中國生態文明學派——生態文明北京俱樂部(甦家)的創始人、當代世界生態文明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現任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生態文明北京俱樂部副主任、研究員。其出版的《生態文明觀:理念與轉折》把中國生態文明學派20年來的研究成果系統化,初步建立了生態文明的理論體系。
楊永崗,博士,研究員,環境保護部華東環境保護督查中心辦公室主任,曾任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科研處長。
導 論
一、生態文明產生的背景
二、生態文明研究的內容
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及時章 生態公正
及時節 生態公正的提出及其內涵
一、生態公正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生態公正的內容和原則
一、生態公正的基本理念
二、生態公正的內容
三、生態公正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實現生態公正的意義和路徑
一、實現生態公正的現實意義
二、實現生態公正的基本路徑
第二章 生態安全
及時節 生態安全的意義
一、生態安全的概念
二、生態安全的分類和地位
第二節 中國面臨的主要生態安全問題
一、中國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安全問題
二、中國面臨的區域性生態安全問題
第三節 應對區域性生態安全的基本對策
一、正視全球氣候變暖的現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二、重視地緣政治將發生的變化
三、提高警惕,嚴防綠色恐怖主義
四、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類公約及可能達成“全球生態安全公約”
第四節 應對全球性生態安全的基本對策
一、建立強有力的生態安全協調機構
二、注重GNP的增長,利用境外資源增加國民財富
三、關注周邊相鄰國家的生態安全問題
第三章 新能源革命
及時節 新能源革命的歷史機遇
一、世界能源發展歷程
二、傳統能源開發利用帶來的問題
第二節 新能源發展的狀況與趨勢
一、對新能源的基本認識
二、新能源的發展狀況
三、新能源的對比分析
四、新能源發展的趨勢
第三節 發展新能源的的意義和措施
一、發展新能源的意義
二、發展新能源的措施
第四章 生態文明的經濟建設
及時節 發展低碳經濟和建立循環經濟體系
一、資源枯竭
二、發展低碳經濟
三、建立循環經濟體系
第二節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的相關概念
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要內容
三、國土空間開發模式的國際借鑒
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可供選擇的路徑
五、開發海洋資源,建設海洋強國
第三節 生態文明的農業經濟建設
一、生態農業的含義及其發展
二、生態農業的特征及發展模式
三、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路徑
第四節 生態文明的工業經濟建設
一、生態工業經濟的含義及結構
二、生態工業經濟的共生性及其特征
第五節 生態文明的服務業經濟建設
一、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含義與特征
二、現代服務業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
三、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本路徑
第五章 生態文明的政治建設
及時節 制度建設的管理手段的創新
一、互聯網帶來信息范型轉變
二、智慧地球的誕生和云計算的出現
第二節 政治的生態轉型
一、生態問題是較大的政治
二、政府的生態轉型
三、公民環境權利與公眾參與
第三節 完善的法律體系的建立
一、我國環境法律體系的現狀
二、法律體系的生態轉型
第四節 全球環境與生態合作機制的建立
一、環境問題的全球化、政治化、經濟化
二、國際環境合作
三、構建生態治理的全球一體化結構
第六章 生態文明的文化建設
及時節 傳統生態文化的承繼和發展
一、對道家“道法自然”生態觀的繼承
二、對佛家“尊重生命”博愛意識的承繼
三、對儒家“仁民愛物”生態智慧的承繼
四、對其他文化體系智慧的承繼
五、對傳統文化的揚棄——生態文明觀構建人類未來發展模式
第二節 區域文化的發展和生態文化的全球化
一、文化的區域化
二、區域文化的提升與發展
三、全球一體化是生態文化的內在特質
第三節 生態文明的教育與科技事業的發展
一、生態文明的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生態文明的科技事業的發展
第四節 現代傳媒業的崛起
一、平面傳媒的發展
二、廣電傳媒的發展
三、新興傳媒的崛起
第七章 生態文明的社會建設
及時節 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一、什么是節約型社會
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性
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具體路徑
第二節 生態小康社會建設
一、小康社會及其生態維度
二、建設生態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三、建設生態小康社會的具體路徑
第三節 生態社區建設
一、什么是生態社區
二、建設生態社區的重要意義
三、建設生態社區的具體路徑
第四節 生態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和諧社會及其生態維度
二、建設生態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三、建設生態和諧社會的具體路徑
第八章 生態文明的環境建設
及時節 生態保護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四、酸雨蔓延
五、城市熱島效應
第二節 自然資源保護
一、森林銳減
二、草地退化
三、濕地減少
四、土地荒漠化
五、水土流失
第三節 固態環境污染的防治
一、重金屬污染
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
三、土壤污染
四、垃圾泛濫和固體廢物污染
第四節 非固態環境污染的防治
一、大氣污染
二、水污染
三、噪聲污染
四、輻射污染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文明觀為指導,以生態倫理為價值取向,以工業文明為基礎,以信息文明為手段,把以當代人類為中心的發展調整到以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為中心的發展上來,從根本上確保當代人類的發展及其后代可持續發展的權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以生態公正為目標、以生態安全為基礎、以新能源革命為基石的全球性生態現代化運動。
生態公正體現了人們在適應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對其權利和義務、所得與投入的一種公正評價。生態安全是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安全需求,與國防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是國防軍事、政治和經濟安全的基礎和載體。在此基礎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是簡單的污染治理,而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以新能源革命和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基礎,改變人的行為模式、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通過資源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結構生態化,降低人類活動的環境壓力,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目的,這就是在全球范圍內推進生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工業革命引發的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是人類社會的次現代化,人類正在經歷著由知識革命、信息革命、生態革命引發的工業社會向生態社會、工業經濟向生態經濟轉變的第二次現代化——生態現代化。
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從不同層面來考察,國際層面需要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倡導國際合作與全球伙伴關系,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加強溝通和協調;政府層面主要是管理區域生態環境,制訂相應的“游戲規則”;企業層面是嚴格貫徹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公眾層面主要是踐行低碳生活,實現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具體說,生態文明建設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環境建設、國防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各個國家、地區乃至全球,要堅持維護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社會進步的平衡,強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人文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并通過生態文明指數來衡量生態文明建設的程度。
這個商品不錯~
買來了解中國最新的趨勢,生態文明建設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很新是正版,還會常來,希望優惠的力度再大些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不錯不錯不錯
挺好的,正品,喜歡
生態文明的基本教材,解析的好!
不錯的書
很理論,很高尚。概論也就是概論
整體感覺很好,包裝、價格、印刷、紙質、排版都很不錯。
不錯
速度快
正品 發貨快 服務號,以前從來不用去評價,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后積分可以抵現金了,才知道評論的重要性,積分的價值利用起來
快速,很好
還行吧。。。
非常不錯。
生態文明建設概論(一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必讀的書,一本已被多所黨校
不錯,作為一個對生態文明一竅不通的人來講,還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