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講堂》是作家王安憶的講義匯編集,收入了她在大學課堂上開設"小說課程"及在不同場合講座小說及文學課程時的18篇講稿。
講稿內容都是緊緊圍繞著"小說"話題來展開:有對具體小說名篇的解讀和分析,如《解讀〈悲慘世界〉》《圣女娜塔莎——講述〈戰爭與和平〉》;有對小說作家風格特質的專門賞析,如《虛構——談蘇童小說》《喧嘩與靜默——談莫言小說》;更多的則是對小說創作環節中諸多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論述,關于小說與電影、小說的情節、小說的異質性、經驗性寫作,等等。
這些話題所涉及的問題都很專門,但由王安憶講來,則風格輕松、感受細膩、論述嚴謹,這要得益于作為小說家的作者對于小說文體的深刻理解和多年創作實踐的積累。
如果說,文學家都是以感性為主的,那么同樣的,王安憶對小說的評論及分析,也是感性色彩濃重的,重在體驗和感受,而非理論歸納。這種體驗式和賞析式為主的分析是非學院化的。
閱讀這本書,的樂趣和所得就在于,你會從一個小說家的眼中來重新定位這個文體,發掘和重塑小說的核心與構成,理解小說中現實與虛構相互依存的謎一樣的關系,增進閱讀小說的樂趣,產生創作小說的欲望……我甚至想,對王老師在復旦大學這門課的好的考試就是讓學生寫一篇小說來作學業匯報,可能讀者們看完本書,也會有此感受并躍躍欲試呢。
小說是這樣一種文體,感性、復雜、神秘莫測:可宏大,可精巧;既能塑造一個不同的世界,又與你所身處的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虛構中展現著真實,令人驚嘆!
王安憶是這樣一位作家,她不是那種天馬行空的作家,作為小說家,她構思的故事是深深植根于現實世界中的,有著明確的線索和邏輯。同時,她對小說的體驗和理解,也是扎實而嚴密的。
對于熱愛文學和有志創作的讀者朋友們,本書將帶來特別的閱讀體驗。
王安憶,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隨母親移居上海,""期間赴安徽插隊,于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王安憶是當代中國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中篇小說《荒山之戀》、《小鮑莊》、《我愛比爾》,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長恨歌》、《啟蒙時代》、《遍地梟雄》、《天香》等,以及短篇小說、非虛構作品多種,全部作品共計五百余萬字。王安憶曾多次獲得全國短篇、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長恨歌》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998年曾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2001年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杰出的華文作家"稱號,2011年獲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 1994年,王安憶受邀在復旦大學講授小說研究課程。2009年,復旦大學設立"創意寫作文學碩士點",王安憶為主要授課教師。
及時輯
解讀《悲慘世界》
圣女娜塔莎——講述《戰爭與和平》
第二輯
生逢1966》講稿
五妹妹的女兒房》講稿
么城市生活》講稿
租個男友回家過年》講稿
第三輯
小說與電影
小說的情節
小說的異質性
虛構——談蘇童小說
喧嘩與靜默——談莫言小說
經驗性寫作
第四輯
中華文化與中國出版
小說的當下處境
改編《金鎖記》
虛構與非虛構
小說的創作
張愛玲之于我
后記
所以能有這本書,要感謝段曉楣,不是她再三再四地攛掇,我是不會下決心將這些講課整理成文的。
這些講稿中,除去《解讀〈悲慘世界〉》一篇而外,都是二零零四年春季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之后,漸漸積累起來的。剛進校的一年,我在張新穎老師的現當代課程里加入三堂課,就是《小說的異質性》《經驗性寫作》《虛構》這三篇講稿,但這三篇如今根據內容和整理的先后順序,重新排列。然后2005年,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學寫作課,為提高學生的興趣,也為了突出小說寫作的現實性,專挑選當代上海作家寫上海的四部小說作分析對象,《生逢1966年》《五妹妹的女兒房》《城市生活》《租個男友回家過年》,是為四堂大課的內容。2008年,中文系的方法論課程中,分配我承擔其中的三堂課,我上的是《小說的情節》《喧嘩與靜默》《講述〈戰爭與和平〉》——這一講于2009年在上海圖書館"經典3.0"活動中又講了一次,講稿是在當時錄音基礎上整理,題目就也用的是當時的名字。其余兩篇也是根據整理的時間來排序。這一輯中基本由2004年和2008年兩次講課組成,將《戰爭與和平》的那篇移到及時輯,和講述《悲慘世界》為一輯。而這一輯中的《小說與電影》是在臺灣一個中學生文學夏令營里所講,因是針對于中學生,內容相對淺顯一些。書里面的第四輯,是一些零散的講課,分別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面向之下進行,相對雜蕪,但可能趣味性要強一點。總之,及時,書中的分輯和排序基本由內容和整理時間為準;第二,其中只有極少數有錄音,好在我的備課筆記很詳細,過了若干年,我都還能記得起所講內容,當然,整理過程中也會添加內容,但主旨不會有改變。
現在,一鼓作氣整頓出來,取名《小說課堂》,相距上一本講稿集《心靈世界》,也叫《小說家的十三堂課》,已有十五年時間,也算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做一個小結,希望能對文學教育有一點貢獻。
2011年5月17日 上海
我在復旦大學開了一門課,整個課程都用來說明我對小說的看法。
如我這樣的寫實主義者看小說的方法和閱讀的角度,一定有著自己非常主觀的立場.但我仍然要把我的閱讀經驗告訴給大家,或許能讓大家多少受些啟發。
我如何去想象這樣一位百年前的作家,他是如何來安排他的故事、他的
人物和這些不同的場景。
——解讀《悲慘世界》
小說寫的是物欲和幸福感如何賽跑,好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終是將尊嚴、感情、自信都傾囊而出.以至精神陷于赤貧。
——《城市生活》講稿
盡管小說是來自于現實,但當現實進入小說,無論量還是質,就都起了變化。
——小說的異質性
當我們詮釋張愛玲的時候,張愛玲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好就好在她的作品有那么寬裕的空間,夠我們走得很遠。
——改編《金鎖記》
寫作者值得購買
紙質很好,包裝我覺得氣泡墊更好
買了太多,都沒來得及讀呢,內容不做評價,其他方面都還好。
商品很好,包裝略有瑕疵
如果說,文學家都是以感性為主的,那么同樣的,王安憶對小說的評論及分析,也是感性色彩濃重的,重在體驗和感受,而非理論歸納。這種體驗式和賞析式為主的分析絕對是非學院化的。
我原本以為是一本關于寫作技法的書,原來又是關于理解的,仿佛又被拉回了高中課堂般的無奈。
她類似的書還出過《心靈的世界》,也是好書。有內涵,值得推薦。
不用多說,看守就知道...這里還要說一下,當當的物流也不錯,滿快的。
大約15年前,讀過王安憶的《心靈的世界》,感覺很不錯。這次又買了這一本,已經讀了其中的幾篇,有閱讀的愉悅,不錯。
出版社好,作者好,更方面都不錯。王安憶現在對當代文學的評論很值得一讀。
個人以為,王安憶女士對作品的解讀,總體不如格非那么深入有力,但對細部的感受還是不錯的。
可以看看作家是怎么樣想的,有意思。王安憶最為本世紀最為重要的小說家,七十二變,在哪里?
對王安憶老師帶有崇拜喜歡的色彩,所以買來讀一讀,就像是在王安憶老師的課堂上一樣。真心不錯。
一次買了好多,書的質量超級棒,正版無疑。印刷紙張都是可以信賴的。趕上活動買,值了!
對于熱愛文學和有志創作的讀者朋友們,本書將帶來特別的閱讀體驗。
書弄臟了 買了這么多書了 第一次碰見這種事 不開心
王安憶以前有本心靈世界,是在復旦講課時的講義整理出版的,感覺要比這一本還要好一些。
一口氣買了王安憶的好多本講小說 很值得認真看一看 學習一下大家的評價
王安憶老師的小說課堂讓我看到她是怎樣讀小說的,面對文學經典她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這本書讓我感到很平靜,研究文學,甚至讀小說,是會走入一種歧途,貪圖新異,想走走捷徑,但在讀第一章關于悲慘世界的時候,王老師就說,對于當代作品過度解釋,但對古典的東西我們不談,這樣其實我們損失了很多重要的東西。很平實,卻是大道理。
正在看!很喜歡王安憶,打開就停不下來了!內容很贊
了解小說究竟是什么,對于文學常識的理解很有幫助。
這本書挺好,感覺就像是上了一堂關于寫作和閱讀的課。前面幾張是作者深度講述一些著作,后面開始分析小說的特性。我看了一半了,認真思忖會有更多的收獲~
收到書了,很喜歡!向王安憶老師學寫小說!希望看完有所進步!
《小說課堂》比《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晚了15年,顯然成熟老道一些,適合有一定基礎的看。
不喜歡,不如馬原的小說密碼和格非的文學的邀約
小說家的小說課,對于文學愛好者很有幫助。推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