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用甲骨文記載的歷書,現在已知最早的木刻歷書出現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當時,為了防止民間溢印歷書,唐文宗還下令今后歷書須由皇帝審定,官方印刷。因此,歷書也就被稱作皇歷。皇歷所記的歷法,一般是一年為限,第二年變更,所以每年年來歲尾,都會印行下—年的歷書。
"萬年歷"是歷書中的一種,最早見于1741年,流行于清朝民間,被清朝皇帝定為"御定萬年歷"。而現在所使用的萬年歷,實際上就是記錄一定時間范圍內的具體陽歷或陰歷的日明和年月。
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編者金志文對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萬年歷》進行重新編寫,增加了許多有關易經等各方面的知識,突出傳統文化特點。這本兼具傳統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萬年歷,極大地滿足了普通百姓工作和生活需要。
周易推算萬年歷》主要內容大致分為兩大部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用甲骨文記載的歷書,現在已知最早的木刻歷書出現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當時,為了防止民間溢印歷書,唐文宗還下令今后歷書須由皇帝審定,官方印刷。因此,歷書也就被稱作皇歷。皇歷所記的歷法,一般是一年為限,第二年變更,所以每年年來歲尾,都會印行下—年的歷書。
"萬年歷"是歷書中的一種,最早見于1741年,流行于清朝民間,被清朝皇帝定為"御定萬年歷"。而現在所使用的萬年歷,實際上就是記錄一定時間范圍內的具體陽歷或陰歷的日明和年月。
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編者金志文對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萬年歷》進行重新編寫,增加了許多有關易經等各方面的知識,突出傳統文化特點。這本兼具傳統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萬年歷,極大地滿足了普通百姓工作和生活需要。
《周易推算萬年歷》主要內容大致分為兩大部分:
第—部分:天文歷法,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周易八卦,二十八宿,風水建筑,起名改名,相術文化,生肖運程,周易掌故,周公解夢、 古訓賢文,健康養生,家政本草,生活寶典、人生預測;
第二部分:"萬年歷(1921-2020年)"詳細列出1921-2020年共100年的年歷。另在年歷表格下補充了驗方、偏方,在《周易推算萬年歷》的附有1921-2060年的簡表,方便讀者最快捷地查閱。
古代歷書通常被稱為"通書"、"皇歷"、"時憲書"等,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書,具有參謀生活、指導農事、選定良辰吉日的功效。這是因為歷書不僅清晰地顯示出年月日及節氣的具體數據,反映出自然界時間更替和氣象變化的客觀規律,還介紹了與農事、生活常識、婚喪嫁娶、傳統節日、各地民俗等相關的諸多內容。此次,編者金志文對千百年來深受民眾喜愛的《萬年歷》進行重編,加入周易知識、日常文書、對聯書寫等豐富內容,使其在滿足廣大百姓工作生活的需要外,更具知識性和時代特色。
及時編 周易起源
第二編 周易與古代天文學
第三編 天文歷法與傳統
第四編 周易與風水學
第五編 周易的掌故與佚聞趣事
第六編 周易占卜與決策
第七編 相術與生育秘籍
第八編 十二生肖與運程
第九編 起名學
第十編 婚喪禮儀與實用對聯
第十一編 家庭生活百科
第十二編 文書實用大全
第十三編 夫妻生活
第十四編 老人常見病癥與治療
第十五編 1921-2020年歷法詳表
附錄 2021-2060萬年歷簡表
很厚的書 印刷不錯 內容豐富
真的一般啦
這個商品不錯~
值得一讀!!!!!!!
書有白頁!內容也不全
好
內容不實用,想退,不能退,怎么回事?
不錯不錯
還不錯。
比較不錯,很好的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這本書相對厚道一點。。。只是一點。
這雖不是一本大眾的書,但卻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書。對西方政治學史介紹的經典之作,是反思和研究當前中國政治制度、政治生態、政治治理、政治民主的一部難得的參考書。
有內涵,可以買來看看。
不多說,好東西
民俗,周易。八卦,測子,風水,的大綱有講解,只是初步
還是比較實用的 寫的深了點 費力 價格稍微再打個折扣就更好了
花了好長的時間來看這本書,發現真的不錯,內容豐富!
老人家說這書不錯,還讓在買一本怎么沒貨了?
很好,非常實用!居家必備!當當的送貨很快,包裝也很好。
給別人買的, 內容沒法評論了。包裝和質量都不錯。
評價晚了,抱歉,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購買,5分好評!
書到手,順手翻至第396頁,即發現一處錯誤.1975年歲次應為乙卯,而印刷為已卯.這樣的錯誤出現在書中,會影響到推算結果.若是正版,請經銷商趕緊聯系版方趕緊更正.
總體不錯 有點籠統 不過也沒事兒 我也就是當歷法用
好是好~可惜沒有萬年歷的推算方法~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及節氣的具體數據,反I映出8自然界時間更替和氣象變化的客觀規律,還介紹了與農事、生活常識、婚喪嫁娶
周易推算萬年歷 非常好的一本傳統文化知識全本
以前看過一本周易的書,比較容易懂,這本書有些難懂,生活中的還不錯,還不錯吧,好大好厚的一本書,可以看很多年的萬年歷,不過覺得,不同的萬年歷,對同一件事物的觀點有所不同,看了覺得不知道該怎么樣做選擇,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