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七章,前三章描述的是共和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制度變遷和經濟發展,后三章描述的是共和圉改革開放時期的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一章是歷史的回顧及未來的展望。本書的特點之一。是時間跨度較大、覆蓋面較寬,即不僅淪述了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歷史,還涵蓋了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歷史;不僅論述了中國現代經濟發展歷史,還簡要回溯了中國古近代的經濟發展歷史。特點之二是試圖從世界經濟史視域來把握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因為,中國自古就與世界相連,即便是計劃經濟時期,世界經濟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種聯系越發緊密。當然,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正如古代中國對世界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本書配有教學課件,可以免費提供給任課教師使用。如需要,歡迎填寫書后的"教師反饋及課件申請表"索取。
蕭國亮
1988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敦育部重點編寫教材《中國經濟史》課題組首席專家,兼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副組長。目前主要從事用歷史方法研究當代的經濟問題。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學術刊物90多篇,出版專著3部,譯著、教材及點校古籍等共10余部。
導論
及時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的歷史遺產
及時節 古代中國與世界
第二節 近代中國與世界
第三節 現代中國的發展起點與內外環境
思考題
第二章 國民經濟恢復與工業化的起步(1949-1957年)
及時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與國民經濟的恢復
第二節 過渡時期總路線與"一五"計劃
第三節 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
思考題
第三章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濟發展與曲折(1958-1978年
及時節 "三面紅旗"下經濟的曲折發展與調整
第二節 ""與國民經濟的曲折發展
第三節 偉大轉折時期的政治與經濟
思考題
第四章 改革與開放:向市場轉軌(1978-1991年)
及時節 對國內外形勢的新判斷與新的發展戰略
第二節 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三節 改革開放的推進及經濟波動
思考題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1992-2001年
及時節 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環境
第二節 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發展
第三節 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駕馭
思考題
第六章 科學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02-2010年)
及時節 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思想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第三節 政府對就業、收入的調控和社會保障的發展
第四節 加強宏觀調控、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第五節 國民經濟高位穩定增長
思考題
第七章 歷史的回顧與未來的展望
及時節 制度變遷的回顧
第二節 港澳臺經濟發展
第三節 中國經濟的未來展望
思考題
后記
好書,很喜歡
內容詳實,而且排版較好,較客觀的一本書
熟悉中國國情的好作品。
值得一看,好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老師要求買的,每人一本,正版
這個商品真的很不錯啊,推薦
內容挺好的,值得看及推薦。
內容很詳實,條理清晰,學到很多東西!
書的質量很不錯,一如既往的好,很喜歡在當當上買書。大體上翻看了一下,高質量的書配上高質量的印刷,著實不錯。
書還可以 就是價格好高好高
下次還來買
老師推薦的 書不錯 好好看看
包裝完好,都是給公司采購的書,有助于員工管理層提升的好書。
很好用,貨真價實
非常滿意,正版。非常滿意,正版。
非常滿意,很喜歡,下次再買哈1
原來是經濟學教材
前30年還行,后30年估計是把人民日報和新聞聯播的內容拼湊了一下。
挺好的,我們同名課程的教科書。不過蕭老師上課不怎么樣。
寫東西時總是需要幾本基礎資料書的,這本書挺全面,還不錯啦。
該書的寫作思路與其說是“制度經濟學”,還不如說是“政策經濟學”,對于中央政府或高層統治者對于社會經濟的影響力作了不遺余力的強調,而幾乎完全忽略了背后的經濟規律。自夸功績固然屬于自我感覺良好,但承認錯誤又何嘗是“謙虛”的表現?把經濟民生搞得天昏地暗的“昏君”同樣也被視為舉足輕重的風云人物。正如某人所言:如果不能震撼天庭,那么他寧愿去統治地獄也不愿默默無聞……倘若要真正建立一門現代化的、有深度的經濟學,就應當深究總體的發展規律,而實在不宜將所謂個人或團體的“巨大影響力”作為考慮的重點。
內容比較流水賬,基本沒有深入一點的分析,完全就是講把歷史和能找到的數據一一列出來,不熟悉歷史的看看還好,想真正學到點什么,研究點什么基本只有參考工具書的價值
書我覺得還是不錯的,雖然有時候一大堆的數據,但是看起來更有真實性,有一個準確的印象。
好阿豪好阿豪啊哈哈哦啊啊啊啊啊 啊啊 啊 啊 啊啊啊
這個書是學校要求的教材,所以買的。看起來說的還算客觀,略帶現代經濟學對計劃經濟的鄙視,但是大體沒有太多問題。作為入門讀物足夠了。
這本書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的,質量是不用說,還有就是,這是一本中國人自己寫的經濟史學書,更和我們的國情。很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