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土地關系史稿 中國土地制度史》是陳守實先生史學作品的首次整理本,基本收錄了陳先生公開發表的全部著述,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明史稿考證。全書主題圍繞中國古代土地關系史的一些重要問題,運用嫻熟的馬克思唯物史觀,分析嚴密,持論深刻,文筆簡練,有著一代史學大家的風采,對歷史學研究有著典范意義。
中國古代土地關系史稿
中國土地制度史(1961年講授)
外編一:土地問題檢論
外編二: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運動
附錄
陳守實先生自傳(1968年撰寫)
求真守實、抉奧探幽的史學大家——陳守實先生學術述略
陳守實先生論著要目
荀悅和仲長統對于井田的條件說得較徹底,但都認為不能做到而主張限田,實際上則均為空想。不過,荀悅論井田必須在大亂后,人眾稀少,始可談說,卻較為近理。另外,荀悅、仲長統所發議論與前漢的董仲舒、師丹、何武、孔光乃至實行王田的王莽不同。他們的議論不專針對特殊人物的占田,而是指一般地主。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限田說雖有許多空想,但仲長統說"其地有草者盡日官田",這勝于土地國有論者遠甚。所謂"土廣民稀,中地未墾"云云,證明草地、官田實即無主荒地。盡管求墾者很多,但必須"力堪農事乃聽受之",勿"聽其自取","勿令過制"。限田、均田都包括在這幾句話里了。這與荀悅所論"宜以口數占田"實為異曲同調,并為后來曹魏屯田、課田以及西晉占田、課田的先行理論,亦即均田的先河。井田已不為荀悅、仲長統所拘執,而以限田、占田、課田、均田為封建主義下土地分配的常套,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三 東漢中晚期世家大族的占田
東漢政權系世族豪強政權。劉秀、劉經縯弟即是地方豪族,平素"交結天下雄俊"。王莽末年,劉績起兵反對王莽,即"自發舂陵子弟合七八干人,部署賓客,自稱柱天都部"。又分遣親信,"使鄧晨起新野,光武與李通、李軼起于宛"(《后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可見其力量的強大。建武十五年(三九年),劉秀下詔州郡檢核墾田,當時有"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之語。度田遭到豪強的阻撓與反對,不得推行。此后,豪族恃勢兼并,廣占土地。到了東漢中晚期,豪強占田遂成為土地關系上的嚴重問題。
……
包裝不錯 整體趕緊不錯
復旦經典文庫,內容精彩。
這本書很好,是全新正版,符合我的要求!當當自營就是不錯,下次有機會一定還來!
復旦是中國歷史研究的重鎮,百年的經典文庫有不少好東西挖掘,很不錯